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三季度資金再配置優質A股吸引力增大

  • 發佈時間:2015-07-07 02:36:14  來源:新華網  作者:朱凱  責任編輯:楊菲

  杠桿資金的“負反饋”似乎並未結束,多重利好出臺後,昨日滬指雖有一定升幅,但截至收盤兩市仍有近2000隻個股下跌。在股市維穩基調下,三季度的市場關注點將轉向何處?

  毫無疑問,資金仍是市場當前及未來的頭等大事。無論是從近期證監會的“新股審核繼續、發行上市暫緩”,還是央行以多種形式給予中國證券金融公司流動性支援等來看,落腳點都在於減少對二級市場的資金衝擊,從穩定市場角度為市場注入新的“活水”。

  這些舉措的最終效果如何,我們還需拭目以待。不過,在此風雲變幻之際,投資者更應看到隱藏在表面現象背後的深層次的東西——伴隨著近半個月股市下跌而來的場外配資及兩融收益權的供需收縮,以及新股發行暫緩實施所帶來的“無風險資産”供給的突然消失,都可能引發部分金融機構的資産負債表收縮和資金配置行為轉向。中金公司甚至預計,繼2014年房地産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監管趨嚴帶來的第一波“資金再配置”之後,當前有望迎來上述轉變的第二波衝擊。

  這實際上涉及到對市場風險偏好以及投資長短週期的認知問題。一般而言,我們若將投資風險與收益按照由高至低的順序排列,股票等權益類品種總是高於債券等固定收益類別,而排在此之前的還有投資于新興産業企業的股權風險投資,以及在此之後的銀行理財或者具備國家信用背書或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的銀行儲蓄等。

  毋庸置疑,金融機構的資金再配置並非上面敘述的那樣簡單。即便是風險與收益更高的股權投資,只要撇開短期市場波動風險不論,從10年乃至20年的長週期來加以考察,股權託管交易及新三板市場中仍有無數的優質資源可以挖掘;同樣,即便是在債券市場中,風險遜於股票但收益卻高於國債的信用類公司債、企業債等,也有望成為所謂第二波資金再配置過程中的受益者。

  再退一步來説,股票市場中的不同板塊之間,同樣存在風險溢價高低與投資週期的長短問題。據交易所公佈的數據及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的統計顯示,截至6月末,A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已降至20.92倍,雖仍無法與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9倍左右的市盈率以及20.59萬美元一股的價格相提並論,但A股市場中那些基本面良好、運作規範的上市公司,吸引力無疑正在日益增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