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監管層連夜出組合拳救市:券商自主決定兩融強平線

  • 發佈時間:2015-07-02 03:36:00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有週三尾盤的最後一小時再度經歷大跳水之後,滬指又回到了4000點附近。昨晚,管理層罕見地“連發三彈”,先後宣佈三大利好——先是滬深交易所同時宣佈下調A股交易經手費和交易過戶費;之後,證監會官方微網志公佈“兩融”管理新規,規定券商可自主確定強制平倉線;緊接著,證監會官微又通過答記者問的方式,表示允許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收益權資産證券化業務,進一步拓寬券商融資渠道,確保證券公司業務穩步展開。

  救市之心溢於言表。

  利好一

  8月1日起A股交易費率將降低

  上海證券交易所昨日晚間通過官方微網志發佈,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擬自8月1日起調低A股交易結算相關收費標準,其中滬深交易所收取的交易費率降低30%。

  在“上交所發佈”官方微網志的答記者問中,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結算公司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經研究,擬調低A股交易結算相關收費標準。

  其中,滬、深證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經手費由按成交金額0.0696‰雙邊收取調整為按成交金額0.0487‰雙邊收取,降幅為30%。在0.0487‰中,0.00974‰轉交投資者保護基金,0.03896‰為交易所收費。

  另外,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收取的A股交易過戶費由目前滬市按照成交面值0.3‰雙向收取、深市按照成交金額0.0255‰雙向收取,一律調整為按照成交金額0.02‰雙向收取。按照近兩年市場數據測算,降幅約為33%。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將抓緊完成相關準備工作,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

  券商可自主決定“兩融”強平線

  利好二

  昨日證監會公佈兩融管理辦法:券商可自主決定強平線,7月1日起開始實行。內容主要包括:業務規模不超凈資本四倍,不符合的可以維持現有合約規模,但不再新增;允許券商在客戶信用基礎上,和客戶商定展期次數;取消維持擔保低於130%兩個交易日內追加擔保比例不低於150%的規定,允許券商與客戶自行商定補充擔保物期限與比例的具體要求。

  近期,證券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就一些熱點問題接受媒體採訪。

  問:有媒體報道,最近市場大幅調整是因為場外配資賬戶被強制平倉所致。請問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答:2014年9月以來,股票市場快速上漲,場外配資活動較為活躍。證券業協會對場外配資活動持續關注,部分場外配資活動對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安全帶來較大風險,並涉嫌違反賬戶實名制、禁止出借證券賬戶等相關規定。我們通過對場外配資活動的調查摸排,初步了解掌握了場外配資活動的基本狀況和風險特徵。

  據調研了解,目前場外配資活動主要通過恒生公司HOMS系統、上海銘創和同花順系統接入證券公司進行。三個系統接入的客戶資産規模合計近5000億元,其中HOMS系統約4400億元,上海銘創約360億元,同花順約60億元。以恒生公司HOMS系統為例,近兩周以來強制平倉金額合計約150億元,佔市場交易量的比例很小。

  問:有媒體報道,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自查工作已基本結束,證券公司將按協會要求申請接受評估認證。請問此項工作具體是如何安排的?

  答:根據6月12日證監會發佈的《關於加強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證券業協會發佈了《證券公司外部接入資訊系統評估認證規範》。我們將按照證監會提出的“摸清底數、突出重點、疏堵結合、穩妥處理”的原則,推進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的評估認證工作。

  兩條措施擴大證券公司融資渠道

  利好三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1日晚間表示,證監會將進一步擴大證券公司融資渠道,具體措施包括擴大券商短期公司債券發行試點和允許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收益權資産證券化業務。

  張曉軍説,根據證監會《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規定,前期有20家證券公司開展了發行短期公司債券試點,效果較好,因此,證監會1日決定,試點擴大到所有證券公司,允許其通過滬深交易所、機構間私募産品報價與服務系統等交易場所發行與轉讓證券公司短期公司債券。

  他表示,根據證監會發佈的《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産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允許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收益權資産證券化業務,進一步拓寬證券公司融資渠道,確保證券公司業務穩步開展。

  ■點評

  政策底正在逐漸清晰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減低交易費用是重要的消息,這是一場及時雨。

  “這是一項救市措施,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態度明確,值得肯定,可以繼續加大救市力度,要使用組合拳才能更加要力。”李大霄説。

  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少君對此點評稱,從昨日兩大交易所及中國結算的舉動來看,表態或者以實際行動維護市場穩定的部門正在陸續增加。錢雖少,精神佳。這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李少君表示,政策底正逐漸清晰,“類平準基金”機構、機構投資者應當勇於維護市場穩定,防範風險蔓延。

  不過李少君同時表示,從政策底清晰到市場底夯實,可能還需要經歷反覆和震蕩,而縮短這一過程需要更多的部門採取更積極的舉措。

  西藏德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廣策認為,降印花稅需要總理簽字,需要多部委會簽,需要走繁瑣而正規的流程,降費自己就可以決定。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這個降費的動作顯示證監會比我們還著急,大盤在週四的表現很關鍵,跌下去就是連鎖反應萬丈深淵,A股就是政治市,誰能負得起這個責任?不要只看降費就那麼一點點,重要的是態度。

  7月行情並不值得過度悲觀

  廣州萬隆認為,從歷史走勢規律看,7月行情並不值得過度悲觀。統計顯示,A股24年曆史走勢中,7月份下跌的年份有2013年、上漲的2011年,基本持平;另外,除了2007年、2009、2014年因牛市而7月漲幅相對較大以外,其他年份7月大盤無大漲大跌,即使2008年大熊市、以及2013年年中錢荒之中,7月也能收出小陽線。因此,即使7月不能如股諺所言“七翻身”,但至少也是典型的平衡月。尤其在經歷六月罕見殺跌後,7月的修復性平衡特徵或更加明顯。

  除了歷史統計規律護航外,投資者可注意到,目前監管層“一行三會”也正聯手護盤;險資、中央匯金等國家級資金出手護盤,養老金、外資等也正待機入市;更重要的是,目前改革的邏輯並未發生根本改變,而10月份又面臨註冊制改革,無論是股市重要改革的托市之需,還是資本市場的本身任務,均需要一個健康的牛市。因此,盤面再度走弱,引發維穩升級、監管層再打出救市組合拳的概率較大,投資者不宜過於恐慌。

  ■連結

  2012年的三次

  降低交易費用

  1、2012年4月3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30日宣佈,降低A股交易的相關收費標準,總體降幅為25%。當時,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低A股交易相關收費,預計年度總額會達到約30億元,將明顯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減輕投資者負擔,有利於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2、2012年7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批准了中國證監會降低證券、期貨市場監管費收費標準的報告。從今年開始,以股票、期貨年交易額為基數收取的市場監管費收費標準降低50%;以證券投資基金年交易額和債券年交易額為基數收取的市場監管費全部減免。

  3、2012年8月2日,證監會宣佈滬深交易所、中登公司、四家期貨交易所再次大幅降低A股交易經手費、過戶費、期貨交易手續費,調整後的收費標准將從9月1日起施行。

  另外,在回應關於是否降低印花稅的問題時,該負責人表示,印花稅由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管,證監會會積極協調推動這項工作。

  綜合新華社消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