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華社七論股市:看好後市 提防“非理性泡沫”

  • 發佈時間:2015-04-21 07:44:3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受多重因素影響本週A股首個交易日上證綜指盤中觸及七年新高後突現“跳水”,尾盤與深證成指同步錄得1%以上的跌幅。兩市成交以18026億元創下歷史天量。其中滬市單日成交首度突破萬億元,甚至導致上交所行情系統中的成交量顯示直接“爆表”。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是一個信號:資金面、政策面雙輪驅動令股市後市繼續看好,但在短期估值過快提升的背景下,“非理性泡沫”加劇帶來的投資風險仍不得不防。

  【降準未能提振股市,滬深股指雙雙收跌】

  對於股民而言,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可謂大悲大喜。證監會重提規範兩融並出臺融券新規,一度導致投資者恐慌。此後證監會出面呼籲市場不要誤讀,令擔憂情緒獲得緩解。

  19日晚間央行又宣佈,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對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額外降準1個百分點。一些機構按照一般性存款餘額110萬億元規模測算,本次降準釋放的流動性至少在1萬億元以上,考慮到額外多降的部分則有望達到1.5萬億元。

  然而,降準並未給A股帶來預料之中的提振。20日A股寬幅震蕩,滬指盤中創下4356點的七年新高後大幅“跳水”,尾盤以4217.08點報收,與深證成指同步錄得1%以上的跌幅。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當日A股的表現,一方面或源自市場對於降準預期充分,並通過此前連續走高予以消化。另一方面,管理層出臺新規促進融券業務發展,令此前高漲的融資熱情出現阻滯。

  此外,20日恰逢《證券法》修訂草案上會初審。新股發行註冊制腳步漸近,強化了市場對於擴容壓力增大的預期。

  【資金驅動改革助力,流動性仍有釋放空間】

  始於“新國九條”頒布、發力於央行降息的本輪牛市,始終呈現資金面和政策面雙輪驅動的特徵。而在多數市場人士看來,A股這一格局並未因階段調整而發生改變。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財苑)表示,目前一般性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分別高達約110萬億元和50萬億元,未來還可保持10%左右的增速,並伴隨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分流。加上人口結構和庫存給房地産帶來的下行壓力,過去沉澱于房地産等傳統行業的居民財富勢必向資本市場轉移。

  大成基金也認為,降準進一步明確了貨幣政策取向。隨著房地産投資、固定收益類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下降,以居民大類資産重新配置為背景的增量資金入市趨勢並未改變。

  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統計顯示,4月7日至10日交易周內,滬深兩市新增股票開戶數高達168.41萬戶,連續三周維持在150萬戶以上水準。而伴隨13日起“一人一戶”限制全面放開,A股新開賬戶數短期內或出現“井噴”,從而帶動場外資金加快入市。

  除資金面外,作為本輪牛市另一大驅動因素的政策面也持續向好。本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高層透露,《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將於近期出臺。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改革重點明確將為資本市場提供持續的投資熱點和機會。

  【兩市估值上行,“非理性泡沫”仍需提防】

  經過近半年的震蕩上行,截至4月17日滬深股市平均市盈率已攀升至21.76倍和48.82倍,創業板更飆升至逾90倍。

  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收盤,滬深兩市有5隻個股動態市盈率超過萬倍,其中長百集團(24.91 +4.66%,諮詢)達到驚人的逾4.4萬倍。此外,85隻個股動態市盈率超千倍,200余只超500倍,超過100倍的個股也高達959隻。

  此外,目前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已高達近1.73萬億元,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借錢炒股”。部分市場人士表示,“高杠桿”帶來的風險正在增加。

  這種擔憂或許並非空穴來風。4月17日證監會重提規範“兩融”,並出臺新規促進融券業務發展,因被誤讀為“打壓股市”而導致海外A股衍生品大跌,新加坡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單日重挫近6%。20日當天A股劇烈震蕩後走低,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多空雙方的巨大分歧。

  正處於經濟結構轉型關鍵期的中國,的確需要來自資本市場的支援,但這種支援理應呈現為上市公司盈利水準改善帶來的“慢牛”“長牛”,更希望是一個“健康牛”。因此,在樂觀看待A股後市的同時,投資者仍需提防“非理性泡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