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融券新規旨在擠壓非理性泡沫 投資者驚出一身冷汗

  • 發佈時間:2015-04-19 08:51: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證監會:融券新政並非打壓股市

  監管層週末緊急辟謠 之前市場紛紛預測週一股市暴跌

  京華時報訊(記者敖曉波)就在股市一路上攻至4300點關口之際,四部門本週五聯合下發的融券新規卻讓投資者驚出一身冷汗,市場人士紛紛推測,這是管理層在鼓勵市場做空的節奏,牛市盛宴恐怕就此終結。昨天,證監會緊急澄清表示,融券業務新政並非打壓股市,市場不宜過分解讀。

  >>辟謠一

  融券新政不是鼓勵做空

  這個週末對於無數機構和散戶來説如同經歷了一場磨難。週五下午,證券業協會等四部門聯合下發融券新規,其中鼓勵機構融券等相關內容對目前一路衝高的股市而言無疑一個重磅炸彈,多數市場人士斷定股市必定暴跌,甚至各路股市“大仙”紛紛發出提示:下週一堅決賣出!

  然而,時隔僅一天,局面再現轉機。對於市場看空股市的解讀,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昨天緊急出面辟謠。

  鄧舸表示,近日,證券業協會、基金業協會、上交所、深交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融券業務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有聲音認為該通知是鼓勵賣空,打壓股市,這是誤解誤讀。

  鄧舸進一步解釋,融券交易是境外市場普遍採用的一種成熟的交易機制,它具有減緩市場波動、發現市場價格、對衝市場風險等作用。證監會2006年制定並於2011年修訂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就規範和發展融資融券業務提出了要求。近年來融資業務快速發展,而融券業務發展緩慢。2014年新“國九條”明確提出,要健全市場穩定機制,完善市場交易機制,豐富市場風險管理工具。

  因此,融券業務通知的發佈是落實新“國九條”要求的舉措,目的是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平衡發展,健全市場交易機制,維護市場穩定健康發展,不是所謂的鼓勵賣空,更非打壓股市,請正確理解,不要誤判誤信。

  >>辟謠二

  規範兩融並非限制做多

  除了大力發展融券業務之外,證監會還于週五通報了融資融券業務開展情況,並提出了七項要求,市場人士也將此解讀為未來要限制融資業務發展,即限制做多。

  對此,鄧舸表示,4月16日,證監會通報了近期檢查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這是證監會開展證券公司現場檢查後,按照程式進行的例行常規工作。《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對證券公司依法合規經營、加強風險控制、強化客戶適當性管理已有明確規定。通報所提出的七項要求,是對現有規定的重申和提醒,旨在促進融資融券業務規範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沒有新的政策要求,市場不宜過度解讀。

  ■專家解讀

  新政旨在擠壓“非理性”泡沫

  本週末證監會兩度表態對於市場將有怎樣的影響,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分析認為,監管措施的出臺大致符合監管方向的預期,其出臺的目的是擠壓“非理性”泡沫。目前市場已經進入了良性的自我迴圈的階段,預計市場仍將“任性”不改,市場普漲格局不會變化,若該事件造成低開,建議逢低買入。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證監會此番大力發展融券業務,實際上有利於促進目前市場的雙邊交易機制,有利於市場機制的完善。證監會及時出面否認打壓股市,無疑也減輕了市場的擔憂,對於下周市場走勢形成有力的影響,防止股市出現暴跌的行情,對投資者情緒也是一個安撫。

  ■背景連結

  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暴跌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4月17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近日在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通報會上對兩融業務提出七項要求,其中提出,券商做兩融業務不得開展場外配資、傘形信託等活動。同時,四部門宣佈下發《關於促進融券業務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將擴大融券交易和轉融券交易的標的證券至1100隻。

  通知發佈之後,A股已經收盤,但是作為A股重要的風向標之一的新加坡富時A50指數出現暴跌逾5%。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包含了中國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其總市值佔A股總市值的33%,是最能代表中國A股市場的指數。

  ■名詞解釋·融資融券

  融資融券交易(securitiesmargintrading)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或保證金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證券(融資交易)或借入證券並賣出(融券交易)的行為。具體來説,融資交易就是投資者以資金或證券作為質押,向券商借入資金用於證券買賣,並在約定的期限內償還借款本金和利息;融券交易是投資者以資金或證券作為質押,向券商借入證券賣出,在約定的期限內,買入相同數量和品種的證券歸還券商並支付相應的融券費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