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第一妖股全通教育 14億規模難轉為真實業績
- 發佈時間:2015-04-21 07:31:53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上市一年多,一度進入300元/股高價位的新股全通教育(300359.SZ),4月14日收盤時仍以266元的價格傲視“兩市”,與其最高點相比,雖然市值蒸發了近90億元,但其線上教育的核心業務模式著實在“網際網路+教育”的概念下火了一把。
2015年3月31日,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東區庫充大街上的全通教育客服中心。
上市一年多,一度進入300元/股高價位的新股全通教育(300359.SZ),4月14日收盤時仍以266元的價格傲視“兩市”,與其最高點相比,雖然市值蒸發了近90億元,但其線上教育的核心業務模式著實在“網際網路+教育”的概念下火了一把。
這只在投資者眼中的“妖股”究竟為什麼能夠在股市上翻雲覆雨?
市盈率618.3倍 滬深第一妖股
4月9日晚,全通教育披露了2014年年報,公司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11.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87.74萬元,同比增長6.87%;基本每股收益0.46元。當日,全通教育報收于252.4元/股,上漲6.31%,依然是兩市股價最高的公司之一。以此計算,全通教育總市值為245億元。
與此同時,全通教育也預告了2015年首季的業績:營收約4900萬元,同比增長30%,盈利預計為515.94萬~663.35萬元,比去年同期的737萬元下降10%~30%。
在外界看來,全通教育因“網際網路+”概念受益,而公司亦把這歸結于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公告顯示,2014年營業收入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拓展新區域,業務覆蓋新增山東、甘肅、河北、四川等省,全課網正式發佈並開展運營,實現公司用戶規模增長。
業務的擴張也被全通教育視作一季度凈利下滑的原因:前期在軟硬體教育基礎設施上有一定投入;同時,公司人工費用和市場推廣費用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全通教育宣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2股及派現0.67元(含稅),這也意味著全通教育將告別“股王”寶座,不再“搶眼”。
股民通常把那些股價走勢奇特、怪異的股票稱為“妖股”。2014年1月21日,全通教育上市。彼時市場還想像不到它這般勢如黑馬,僅一年有餘就取代貴州茅臺成為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股價一度從24.16元/股飆升至265元/股,漲幅高達996.70%,市盈率高達618.3倍。
四大風險 俞敏洪離場
頭頂“線上教育第一股”的光環,橫跨教育界和IT界,全通教育在資本市場備受青睞,但也因其SP(服務提供商)本質而極具爭議性。
站在資本風口的全通教育,在享受股價飛翔的同時,也體驗著凜冽的寒意。
3月25日,全通教育最高衝到348元,上漲近9個百分點,即將漲停之際,該股突然直線跳水,最後收盤下跌5個百分點,全天振幅超16%。該股隨後開啟震蕩下行。過山車的行情背後,是3月24日晚間公司發佈的風險公告,其中一份則提示,截至公告日,新東方總裁俞敏洪不再直接或間接持有全通教育股份。
公告同時提示四大風險—股價漲幅較大及市盈率偏高的風險,以3月24日收盤價計算,股票動態市盈率為748.20倍,偏離公司所處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行業平均動態市盈率125.12倍的幅度較大;本次重大資産重組事項(擬11.3億元收購繼教網、西安習悅各100%股權)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2014年度業績未大幅增長的風險—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257.3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8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87.7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87%;公司線上教育業務市場拓展可能存在不達預期的風險。
八成收入 運營商貢獻大
全通教育將自己定義為“中國首家家校互動資訊服務上市公司”,核心産品有“系統開發運維、業務推廣運營、閱讀資訊服務、家庭教育網站服務”四大類,主要是利用行動通訊技術為中小學校(或幼兒園)與學生家長提供溝通互動的服務。由此可看出,全通教育的業務鏈條上有四個主體—— SP(服務提供商)全通教育、基礎運營商、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
具體到如何運營,全通教育一位業務經理表示,“全通教育的核心業務包括家長短信箱、考勤短信、親情電話、成長幫手等,這些業務都被打包在中國移動的品牌業務‘校訊通’下面。學校教師登錄‘校訊通’平臺發送相關資訊,而家長是産品的最終買單者,每月向中國移動付費,通過短信的形式了解學生課堂作業、考試成績、在校(幼兒園)表現、教師評價、安全知識等資訊。中國移動則和全通教育分成。”
公開資訊顯示,偏安於廣東中山東區一隅的全通教育原本只是一家小公司,實際控制人陳熾昌佔有31.89%股份,其妻林小雅作為公司董事持有3.99%股份,林同時還是公司第二大股東中山市優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該公司持有全通教育12.03%股份。公司十大股東中,多數為個人股東,並無顯赫身份。股東中唯一亮眼的是持股5.14%的北京中澤嘉盟投資中心,俞敏洪、江南春、吳鷹等知名大佬潛伏其中。
公司官網顯示,成立10年,公司定位為立足校園、面向家庭的教育資訊服務,專注于基礎教育領域。
數據顯示,近3年來,全通教育超96%營收來自校訊通代表的“家校互動資訊服務”,運營商貢獻的收入超八成,高度依賴可見一斑。地域上,全通教育業務主要依賴於廣東,佔比超一半;其次是浙江和福建,大部分省份尚未涉及。
然而,近年來,微信等低成本社交工具已基本具備家校互動功能,這對全通教育造成巨大衝擊。更要命的是,諸如深圳等不少地方出臺規定,嚴禁向學生家長收取類似費用。
其實,早在全通教育IPO時,就有聲音質疑其核心産品的短命性。2014年7月開始,優勢漸失的全通教育通過並購走上轉型之路,先後全資收購繼教網和西安習悅,轉型線上教育,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14億的産業規模
轉化為真實業績不容易
“全通教育衝上神壇,靠的就是火熱的線上教育概念。”北京一家證券機構人士表示,目前線上教育和“網際網路+”概念是A股市場上最火的概念,再加上創業板的次新股,總股本不到一億股,流通股僅3673.54萬股,引發機構爭相爆炒,拉高了股價。
其實,全通教育上市以來,一直在通過重組營造概念,目前已匯聚了諸多線上教育標簽,如“全課網”、“涉足支付業務”、“教育産業並購基金”等。而每一次並購重組,就是全通教育股價暴漲之時。
不過,更多的研究人士則認為,全通教育的神話不可能演繹下去,其走勢嚴重超出市場預期,爆炒過後必定是價值回歸。而縱觀歷史上的高價股,每一個超過茅臺的股王,都在大牛市結束後沉淪。如2007年的中國船舶(600150.SH)衝上300元高位,後迅速回落至10多元。
國海證券曾發佈研報稱,教育是個10萬億規模的産業,預計到2017年,線上教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733.9億,用戶規模將達到1.27億人。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儘管教育産業十分龐大,全通教育佈局線上教育步子邁得也很快,但能否轉化為公司實實在在的業績,尚屬難料。
此外,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線上教育企業超過2000家,六七成是近兩年設立的。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尚德機構總裁歐蓬曾表示,教育的果子並不好摘。其原因在於,教育産品本身並不是能把用戶量做到非常極致的産品,能吸引大量客戶留存,不像旅遊、遊戲,除非是真正的剛需。至於網際網路教育市場,在他看來,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週期性會很長,最好的戰略是潛伏,先免費再收費,絕不要猛攻。
一名從事線上教育的人士表示,在中小學線上教育中,中小學老師的興趣較大,但學生及家長並未表現出濃厚興趣,業務推進有些緩慢,尤其是收益短期內難以實現。如今,面對面教育仍佔主導地位,幾乎所有的家長更願意相信面對面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