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皮海洲:“機構炒股像散戶”説明瞭什麼

  • 發佈時間:2015-11-16 02:30:55  來源:新京報  作者:皮海洲  責任編輯:張少雷

  日前在倫敦參加博鰲亞洲論壇金融合作會議的前證監會副主席高西慶,在接受有關媒體專訪時表示,我們不能怪中國散戶不成熟,現在管理模式下機構炒股都像散戶。高西慶所言一語中的。

  近20年來,尤其是自公募基金設立以來,中國股市的監管者一直都在致力於發展機構投資者。因為在監管者看來,個人投資者是導致股市不穩定的主要力量,所以,中國股市要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從近20年的發展來看,中國股市的機構投資者力量確實有了很大發展。如截至9月末,公募基金的規模達到了6.7萬億元之巨,公募基金公司也達到百家之多。令人遺憾的是,雖然機構投資者力量在中國股市有了大發展,但機構投資者穩定股市的作用並沒有得到發揮。

  高西慶的説法還是給機構投資者留了些許面子的。因為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機構投資者甚至連散戶都不如。在A股市場,散戶投資者可以説是股市裏的中流砥柱,不論是在股市上漲的時候,還是遇上股災的時候,散戶投資者都是市場上的中堅。

  一些機構投資者則真正構成市場上投機炒作的力量。比如在今年上半年的瘋牛行情中,暴炒安碩資訊全通教育這些高價股的,就是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又如,在今年股災行情中,拼命砸盤出貨的,仍然是機構投資者。包括最近被拿下的私募大佬徐翔,他所打理的私募基金在今年的股災中是堅決看空股市並大力出貨。內幕交易與股價操縱,這通常也都是機構投資者的傑作。哪怕是在IPO中製造高價發行的,也都是擁有詢價資格的機構投資者。可以説,在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真的沒有起到應有的好榜樣。

  那麼,為什麼機構投資者炒股會像散戶呢?或者説,機構炒股像散戶這説明瞭什麼問題呢?

  機構像散戶一樣炒股,表明A股市場投資價值及價值投資理念的缺失。這一方面説明A股市場是一個投機炒作市場,市場缺少價值投資理念,投資者不願意長線持股;另一方面表明A股本身是缺少投資價值的。對於A股市場來説,後者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也是投資者有目共睹的事實。在上市公司缺少投資價值、缺少投資回報的情況下,投資者只能依靠在二級市場博取差價來得以生存,賺取利潤。散戶如此,機構也是如此。

  此外,機構像散戶一樣炒股,甚至超越散戶來坐莊,進行內幕交易、操縱股價,這也暴露了市場監管上存在的問題。畢竟目前的《證券法》基本上是一部“豆腐法”,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較為寬鬆。而且從管理層執法的角度來看,也是時緊時松,不能對違法違規者構成震懾力。在這種背景下,機構投資者以身試法的情況經常出現。這是造成機構投資者甚至連散戶都不如的重要原因。就此而論,證監會今年開展的“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是很有必要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