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今日視點:上市公司任性更名需節制

  • 發佈時間:2015-10-27 03:50: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朱寶琛  責任編輯:楊菲

  俗話説,人靠衣裝馬靠鞍。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中就存在更名後,股價大漲的現象,甚至連續漲停,吸引了市場的眾多眼球。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有181家上市公司進行過股票更名,累計達186次。如果剔除因業績變動導致的上市公司ST“戴帽”和摘帽等被動更名外,主動更名的上市公司仍有133家之多。

  與往年對比,不難發現今年上市公司更名更加頻繁。Wind歷史數據顯示,2013年上市公司累計更名169次,其中僅三成屬於主動更名;在2014年發生的182次股票簡稱變更中,因ST帽子的變換被動更名的佔比不到一半。今年,僅上半年主動更名公司就已與去年全年的數量不相上下。

  筆者認為,有些上市公司的改名是因為重組後公司名稱或經營主體變更,這種改名無可厚非,但只是想借著改名而達到不為人知的目的,或者存在更名資訊披露不充分,涉嫌誤導投資者、甚至不乏內幕交易,那麼,對於這種行為就應該予以嚴厲打擊。

  那麼,上市公司緣何熱衷於改名?有分析人士認為,除去因正常的並購重組更名換業務外,上市公司更名一方面是 “趕時髦”,吸引投資者眼球;另一方面是“改頭換面”,欲將原來的不良記錄遮蓋。此外,更名成本很低,但更名後收益卻可能極高,這也是為什麼上市公司熱衷更名的主要原因。

  對於上市公司的“美顏”行為,有專家建議,股票簡稱具有一定的外部公共性,特別是在公司主營未發生任何變化的情況下,通過股票簡稱更名向投資者傳遞錯誤的價值取向,就會嚴重損害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因此,需要監管機構的介入和有效規範。建議交易所等相關部門有所作為,積極通過問詢函等強化資訊披露的手段介入。

  事實上,對於上市公司的這一行為,監管層也已經注意到。今年5月1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上市公司名稱帶有行業標識性,變更將對投資者辨別價值形成影響。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研究,打擊利用熱點炒作股票的行為。

  上市公司作為各行各業的代表,其主營業務應當具有一定穩定性。更名的無節制,不僅反映了公司治理和資訊披露機制方面的制度性缺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正是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操縱股價行為借機氾濫的表現之一。

  筆者體現,上市公司更名一定要謹慎,不要想著改成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就會給公司帶來大幅的業績增長。特別是在主業疲軟沒有主心骨的情況下,如果是為了趕時髦、吸引眼球、追逐熱點而任性更名,那麼,這種公司遲早會被打出原形。鋻於此,對上市公司任性改名,一定要堅決説“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