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送轉“爽約”,投資者要警惕陷阱
- 發佈時間:2015-10-26 16:00: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海波
因延遲實施中報送轉方案,佳都科技董事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出具監管關注函。一向炙手可熱的高送轉概念以另類視角引發市場關注。業內人士介紹,這是上交所對上市公司因延遲實施送轉方案出具的首份關注函。佳都此舉是延遲實施還是另有原因?高送轉“慷慨”的背後是餡餅還是陷阱?投資者應如何提防?
佳都科技高送轉“爽約”,監管發函認定其對投資者預期造成重大誤導
10月22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關於對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關注的決定》,涉及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等6位當事人。
這份監管函關注的是一個“爽約”的高送轉方案。
今年7月22日,佳都科技控股股東堆龍佳都科技有限公司向公司發出2015年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提議函,提議公司以6月30日為基準,實施每10股轉增15股的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
7月23日佳都科技披露這一股東提議事項之後,其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以漲停價位報收,第三個交易日漲幅也高達5%以上。
8月31日,公司披露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同意堆龍佳都的提議,但提議推遲至以12月31日為基準日實施。
面對上交所的問詢,公司董事會解釋稱,推遲實施分配方案的理由是“審計主體較多、業務類型較多、審計時間緊張”,以及“便於加快公司非公開發行事項審核進程”。而經過核實,所謂非公開發行事項在公司收到分配提議時已經存在。
上交所方面表示,上市公司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屬於公司重大事項。公司董事會在收到股東的有關提議時,即應從公司和全體股東利益出發,及時對相關提議的可行性作出審慎判斷,形成意見並對外披露,明確投資者預期。
上交所認為,佳都科技董事會在7月22日收到控股股東提議後,理應在合理的時間內儘快做出判斷,併發表明確意見。但公司僅將其對外披露,遲至8月31日才進行審議並形成將控股股東提議方案延至年底實施的意見。其行為對投資者預期造成重大誤導,上交所據此決定對相關當事人予以監管關注。
高送轉並非“真金白銀”現金回報,追捧風險不容忽視
上市公司分配方案中的高送轉,一般是指大比例送紅股或大比例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理論上來説,送紅股或轉增股本的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實施後公司股本總數擴大,但在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每股收益會被攤薄,股東權益不會因此增加。一般而言,高送轉對凈資産收益率沒有影響,也不代表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而在二級市場上,上市公司實施高送轉方案的當天,股價將被除權。由於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變,其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不會發生變化。
不過在實踐中,不少上市公司熱衷於高送轉。而一旦公佈高送轉預案,多數公司股價會迎來一波快速走高,其中部分公司在除權後還會出現一波“填權行情”,此類公司往往會成為眾多投資者追捧的對象。
最近幾個月,暴風科技、露笑科技、萬豐奧威等多只個股都曾在大比例送股分配方案實施前後出現大幅上漲。這正是投資者對高送轉概念股趨之若鶩的原因。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並非所有上市公司高送轉方案實施後都會走出填權行情,有的甚至出現大幅“貼權”。對於投資者來説,炒作高送轉概念股的風險不容忽視。
無業績支撐的高送轉成炒作工具,投資者需關注股價波動風險
有統計顯示,目前已有超過160家上市公司公佈了中期高送轉方案。而在市場屢現“掘金”熱潮的當下,上交所對佳都科技出具的監管關注函,無疑給熱衷高送轉的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敲了一記警鐘。
在多位市場人士看來,不排除有個別公司利用高送轉題材進行不當市值管理的情況。面對市場質疑。上交所及時回應並對上市公司不誠信行為採取監管措施,對規範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具有積極的警示意義,對市場高送轉炒作有一定的“降溫”作用。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上交所就發文警示,資本公積轉增行為“容易淪為上市公司假借市值管理名義實現其他特定目的的工具”。
文中稱,上市公司進行資本公積轉增具有一定積極意義,如降低股票價格、提高流動性等。特別是在IPO中超募資金較多的公司,由於積累了大量資本公積金,客觀上存在一定轉增需求。
“從長遠來看,流動性提升最終也會帶來企業估值的提升。但這種提升是相對有限的,與以業績增長為基礎的利潤分配形式的投資者回報有著較大差異。”該文還表示,失去業績支撐的資本公積轉增行為,容易與市場其他行為相互滲透,成為市場炒作的工具,如資産收購前發佈轉增公告以提升公司股價、降低收購成本,或限售股解禁前發佈轉增預案,借此提高減持收益等等。
從這個角度而言,面對看似誘人的高送轉,投資者不僅需要關注分配方案實施後的股價波動風險,更需警惕慷慨背後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