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紫砂壺成上市公司資本棋子

  • 發佈時間:2015-05-25 08: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盧揚 陳麗君  責任編輯:王文舉

  中超電纜日前發佈的一則有關“1.04億元收購顧景舟28把紫砂壺”的投資公告引起了輿論場的軒然大波,豪擲1.04億元的中超電纜底氣從何而來?是看重了藝術品強大的升值潛力,還是資本運作背後暗藏著什麼玄機?

  豪擲1億元遭深交所質疑

  上市公司中超電纜5月22日發佈的一則公告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根據公告內容顯示,中超電纜于當日接到控股子公司中超利永通知,中超利永于5月20日與自然人韓農生簽訂了《藝術品買賣合同》,擬收購後者持有的共計28把顧景舟紫砂壺,合同金額為1.04億元(不含稅)。

  昨日,這一事件又有最新進展,中超電纜收到深交所監管關注函,後者要求中超電纜對本次交易的決策程式、交易目的、交易定價依據及公允性和合理性分析,公司、公司的董監高(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及持股5%以上的股東是否與交易對手方存在關聯關係以及除關聯關係以外的其他任何關係,本次交易的風險、雙方履約能力以及交易對公司的影響等相關內容進行自查,儘快向深交所提交説明材料。隨後,中超電纜表示,儘快將自查結果報送深交所並在公司指定媒體對外披露。

  實際上,這並不是中超電纜第一次介入紫砂壺市場。今年1月21日,中超電纜就曾斥資1.4億元增資中超利永,資金將主要用於補充運營資金及陸續在全國各地開設紫砂會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中超利永的股東和簽約人中也出現包括呂堯臣、譚泉海、顧紹培等數十位在紫砂壺收藏拍賣界頗有名號的制壺大師。從一系列對紫砂壺市場的投資來看,中超電纜早已做好長遠投資紫砂壺的準備,那進行該項投資的原因是什麼呢?

  天價壺下市場泡沫大

  中超電纜用1.04億元投資紫砂壺,在外界看來其應資金雄厚且主營業務營收不錯。然而北京商報記者查閱中超電纜發佈的2014年年報發現,中超電纜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8.66億元,同比增長9.39%;實現凈利潤1.04億元,同比下降37.08%。這意味著,中超利永此筆交易金額相當於中超電纜去年全年的凈利潤。對於這筆交易,中超電纜表示,此項交易適應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增強公司競爭能力。

  那中超電纜豪擲1.04億元收購28把顧景舟紫砂壺是否值得呢?姑且不論顧景舟紫砂壺的真偽,“即使是同一個大師的不同作品,價格差距也很大”。從事宜興紫砂壺經營的薛先生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了近年來有關顧景舟作品的拍賣價,2003年,顧景舟和著名書畫家江寒汀、吳湖帆合作的作品石瓢壺曾拍出100多萬元人民幣的價格;2011年保利秋拍上,顧景舟的提璧組壺拍出了1782.5萬元的高價;而在近日剛落槌的北京東正拍賣會上,顧景舟製作、吳湖帆題書並珍藏的大石瓢壺以2817萬元成交。

  對此,薛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儘管顧景舟的單把壺最高成交了2000多萬元,但像徐漢棠、顧紹培等其他經典大師的拍賣價最多也就幾百萬元。其實,紫砂壺收藏是一個小市場,興起的時間並不長,因為作品沒有定價標準,市場存在著很大的泡沫。在如今藝術品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大筆投資紫砂壺或許不排除其做局炒作的可能。

  藝術品成做局融資工具

  紫砂壺收藏顧問張明強就在微網志中直言,“中超利永紫砂公司股東名單中出現了當今紫砂大師,全部是拍場上炙手可熱的人,可以説,中超公司是紫砂壺價格的製造者,中超公司將是紫砂推向億元時代的最強推手”。正如業內人士所言,中超電纜並不是看重紫砂壺的升值空間,而更多的用意是做局炒作紫砂壺。那麼,可以預見的是,中超電纜投資的這些制壺大師的作品在市場價位將會炒得更高,高漲的價格也勢必繼續催熱紫砂壺市場的泡沫。

  不僅是炒作,藝術評論人江因風也分析,不排除上市公司借藝術品投資融資的可能性。“因為藝術品沒有價格規範,也沒有相應的法律監管,可操作空間大,被很多上市公司作為套用銀行質押融資的工具。機構購買了藝術品後,通過各種手段把藝術品炒高數倍,再做成金融産品,就可以拿來做融資工具,而這類高價的藝術品實際上有價無市,也並不會有人接盤。”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在今年2月初,中超利永就曾與多家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首次面向市場推出紫砂藝術品質押融資服務。對此,江因風認為,“中超電纜及其子公司中超利永做局藝術品融資的模式和王耀輝借信託狂圈12億元事件的資本運作方式或許是一致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