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配資潮涌 銀行資金入市路徑生變
- 發佈時間:2015-08-07 02:09: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楊菲
A股市場大波動讓量化投資成為新的“風口”,銀行資金入市路徑發生改變。銀行人士表示,目前銀行資金對於量化投資機構的配資相當熱情,1:3—1:4的杠桿是量化配資的常態,這是因為量化投資通過分散投資以及股指期貨工具對衝,風險更低。
傘形遇冷 量化配資嶄露頭角
“現在各家銀行都在主推量化配資業務,説猛推都不過分,因為量化投資有對衝,對優先資金更有保障,收益通常在10%-20%之間,而且回撤小,而大量的銀行資金需要新的投資出口。”有銀行內部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銀行資金入市方向已經發生很大的轉變,銀行在股權質押和定增結構産品方面都在降低質押率和杠桿比例。市場人士表示,當前量化配資的規模在2000億元左右,成本比純二級市場要低,銀行資金和資管通道管理費合計在7.5%-7.9%。一般銀行配資以5000萬元起批,杠桿比例1:3-1:4,劣後資金至少1300萬元起,對於頂級投顧的配資則能夠做到1:5。
上述人士介紹,與原來簡單給配資客戶資金不同,銀行在提供量化配資時,一定要有專業的投顧做管理人,同時銀行還會對投顧的投資策略進行調查了解,並查看其賬戶凈值表現,而原來純二級市場的配資是不需要專門投顧的。6月以來A股市場屢現大波動,不少基金産品受到重創,但量化投資産品卻在這場大震蕩中顯現了優勢。據相關機構數據統計,超過半數的股票量化産品在6月實現正收益,而其他股票型産品中,實現正收益的産品數量佔比只有25%。
量化投資,即利用數學、統計學、資訊技術等量化投資辦法來管理投資組合。投資組合的構建注重對宏觀數據、市場行為、交易數據進行分析。量化投資技術幾乎覆蓋投資的全過程,包括量化選股、量化擇時、股指期貨套利、商品期貨套利、統計套利、演算法交易、資産配置、風險控制等。“量化投資在海外市場發展已經有幾十年曆史,穩定的投資業績使它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我們也非常看好量化投資在國內的發展,有好的機構我們也非常願意為它提供資金。”某商業銀行資管部門人士表示。
“在傘形配資方面,目前走傘形信託通道的配資基本上已經沒有了,除了極少數的銀行還有少量的額度。信託公司基本上對於新增的賬戶已經禁開,存量傘形也在慢慢退出。現在可以給客戶提供資金通過專戶做單一結構化産品,資金配比可以做到1:2,一般2500萬元起做,成本在8.5%左右,如果通過券商做收益權互換,成本可以做到8%。”某券商內部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事實上,銀行配資業務一直沒有停止,並不存在重啟一説,收縮和停止的只是通過傘形渠道入市的配資。通過其他結構化産品,銀行資金入市渠道有多種,包括一級市場的打新、一級半市場的定增、二級市場的交易等。
增持配資不旺 銀行資金尋求出海
6月底,A股市場持續暴跌後,相關部門接連頒布系列救市措施。在7月10日,監管部門宣佈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維護公司股價穩定的具體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大股東增持、董監高增持、公司回購股份、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等措施,不少銀行即時推出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增持配資業務。“有幾家銀行給我們提供了額度,不過我們到現在也沒有使用。公司正在做並購,一直在停牌之中。之前行情走勢不明朗,很多公司只是象徵性的增持,根本動用不了那麼多資金。”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當時順應政策推出配資業務,因為銀行資金需要新的出口進行投資。IPO暫停,打新基金基本撤出來了,加上暴跌期間被平倉撤出來的優先資金,都需要新的出口。”某商業銀行人士分析,但一個多月下來,由於A股行情走勢並未企穩,未來市場不明晰,大股東積極性並不高,增持配資業務並沒有出現預期中的火爆局面。
“由於二級市場的持續寬幅震蕩,機構對這塊業務也沒有什麼熱情了,大家都在持續觀望。落地的業務以主機板居多,對於創業板公司大家也比較謹慎。”上述銀行人士表示。據了解,已經有增持配資業務落地的銀行主要是少數股份銀行以及部分城商行,規模為幾十億元左右。包商銀行內部人士表示,一般城商行在此類業務中主要提供中間級資金,資金成本在10%-12%左右。
“銀行理財在權益類的投資上自2014年在逐步提升。在6月A股行情大逆轉後,巨量的銀行理財資金在尋找投資出口。”上述人士分析。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截至2015年上半年,銀行業類金融機構資管規模接近33萬億元,其中銀行理財規模已突破18.4萬億元。據了解,目前已經有銀行開始拓展海外權益市場。招商銀行在2015年初拓展“銀行理財資金對接境外可轉債”業務,即企業通過境外發行可轉債,銀行理財資金通過QDII方式繞道境外投資。“由於一些海外投資不是非標準化債券,相對來説量比較小,目前也就只有招行少數銀行有所涉及。而在購買主體上,主要以高凈值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通過購買基金、券商資管計劃和信託産品等進行投資。”民生銀行內部人士表示。
産品同質化 量化配資風險猶存
銀行資金火速進入量化配資領域,對産品策略的篩選以及收益是否可持續,業內人士也表示出擔憂。一股份銀行投行部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由於目前國內的衍生品數量有限,而這段時間內幾乎所有機構都在發行量化對衝産品。在衍生品有限的情況下,大部分機構的産品呈現出同質化的策略,這將使量化對衝的收益率下滑且套利空間也將被平抑。“隨著市場的逐步發展,各家機構的策略也在慢慢增多,市場容量上限還很高。”一位量化對衝資深人士説。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在投資策略上,量化投資並非萬能。由於量化投資注重歷史數據,在市場風格發生急劇轉變之時,所謂的絕對收益並不能夠得到保障。同時指標設置也很重要,一些模型的指標沒有設置好,獲利後也可能會回吐。現在機構一窩蜂去做量化,而且還存在大量同質化的現象,這就造成量化投資策略系統風險比較大,同質化模型易造成共振從而容易出現資金踩踏。因而,在選擇投顧上,相對於國內比較單一的同質化的産品,在量化對衝領域,由於程式化模式的完善以及能通過境內外跨市場進行套利,一些有華爾街等海外工作背景人士開發的産品會更有空間,銀行資金也更青睞于有海外背景的投顧。
在監管方面,日前量化投資以及他們的策略行為已經進入監管者的視野。上週末,滬深交易所連續發佈通知,對“近期存在異常交易行為”的賬戶予以暫停處罰。而涉及處罰的機構賬戶集中在幾家使用量化手段或量化策略的私募基金公司上。上述投行人士分析,“目前監管對準的是高頻交易的量化對衝,這會對一些程式化交易造成影響,但高頻交易在量化對衝模式中的交易佔比不大,大概在10%-20%左右,對整個量化投資的影響不大,銀行配資方面則沒受到影響。”如何在現有的監管體制中找尋到成功的交易策略,並使其處於交易合規邊界內是量化投資領域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對此,業內有觀點認為量化投資風險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市場劇烈的波動和單邊走勢使得在上半年的業績走勢中以不同形式的“低收益”屢現,比如前期極低收益而依靠單個交易日增長獲利,或是雖然前期收益較高但調整市道回撤兇猛等;二是在交易實施上,未來部分量化策略商可能面臨越來越嚴格的監管環境。“由於銀行主要是資金的提供方,在投資産品的設置和風險的規避上,相關風險的把控應該要保證資金的安全和市場的穩定,人才儲備也應該跟上。在分業監管環境下,如果資金單方面盲目涌入而沒有聯動的監管,銀行系統對二級市場容易引發的風險,沒有全局的認知及提前的防範,容易積聚風險,監管部門應該提前防控風險。”某券商內部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