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主力動向 > 正文

字號:  

76隻基金四季報加倉金融股超兩成 四公司最生猛

  • 發佈時間:2015-01-26 09: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宋雙  責任編輯:陳娟娟

  2014年四季度,A股風格突變,藍籌股集體暴漲,機構動向成為焦點。上周披露完畢的四季報,將公募基金操作清晰還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基金經理對於藍籌行情確實展開了一番猛烈“追求”,多達76隻基金主動加倉金融業超兩成,其中上投摩根、民生加銀、中銀和國海富蘭克林四家基金公司尤其激進。不過,由於多數基金原倉位已經非常高,因此免不了大張旗鼓地調倉——金融股被大幅吃進,製造業個股則成為出貨重點。

  不過,對於這波金融股領銜的藍籌行情,基金經理並非一味看多,多數仍表示下一步要保持倉位的靈活性,隨機應變。

  面對去年四季度末金融股颳起的暴漲旋風以及一年一度的排名壓力,部分基金經理難以保持淡定——瘋狂加倉便是應對表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統計發現,多達99隻基金去年四季度加倉單一行業凈值佔比超過20%,其中76隻更是將金融業作為第一大加倉行業。

  這76隻基金一共來自39家基金公司及一家券商。記者注意到,大型公司對於金融股的加倉反倒談不上瘋狂,如華夏、南方、嘉實、廣發旗下,均各只有1隻基金加倉金融股凈值佔比超過20%,分別是華夏大盤精選、嘉實量化阿爾法、南方積極配置和廣發小盤成長,加倉比例分別為27.18%、22.92%、21.33%和30.71%;博時有兩隻,易方達旗下則無任何基金加倉金融業超過20%。加倉金融股最瘋狂的當屬上投摩根、民生加銀、中銀和國海富蘭克林等4家基金公司,而富國、工銀瑞信[微網志]、華泰柏瑞、建信、泰達宏利也增持不少。

  由於這76隻基金無一例外均是主動權益類,因此除少數處於建倉期資金寬裕之外,絕大多數都需要通過買股來實現換倉。記者也注意到,製造業成為絕大多數基金經理拋售的對象,借此籌措資金追漲金融股。

  例如,融通旗下兩隻基金——融通通澤和融通動力先鋒是當之無愧加倉金融股的先鋒,二者去年四季度分別增持48.87%和48.74%,在76隻基金中排名第一和第二。其中,融通通澤成立於去年三季度,四季度仍處於建倉期,因此正好“順勢而為”,大筆吃進金融股,金融股持有凈值佔比達到54.92%,而其股票倉位為76.35%;融通動力先鋒則通過減持製造業比例高達32.23%而實現換倉。

  金融業也是融通係第一大持有行業,持有凈值佔比為32.24%。事實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去年四季度,包括融通在內共有14家基金公司將金融業作為第一大持有行業,按凈值佔比依次是信誠58.96%、申萬菱信[微網志]58.23%、匯豐晉信42.89%、華宸未來38.81%、萬家38.22%、國壽安保37.78%、華泰柏瑞35.95%、益民31.23%、信達澳銀27.54%、海富通26.15%、泰達宏利25.31%、中銀24.86%、中海23.52%。

  翻閱多份四季報之後,記者也留意到,儘管去年四季度金融股領銜的普漲行情使得多數基金收益不菲,尤其是成功捕捉藍籌行情的基金,但基金經理卻少了一份“篤定”,其對於“藍籌崛起”並不十分堅定,絕大多數基金經理仍表示要靈活控制倉位。通過去年四季度所展現的快進快出的調倉手法,或許有利於基金應對今年初的震蕩行情。

  《《《

  上投摩根:民生銀行為第一大增持股/

  上投摩根

  大幅增持基金數:5隻

  基金代表:上投摩根健康品質生活、上投摩根中小盤、上投摩根中國優勢、上投摩根核心優選、上投摩根核心成長

  四季度全係持倉變化:持有製造業佔比從57.98%降至37.95%,金融業從0.93%升至16.86%

  上投摩根旗下5隻基金去年四季度增持金融業比例十分驚人。上投摩根健康品質生活、上投摩根中小盤、上投摩根中國優勢、上投摩根核心優選、上投摩根核心成長分別增持36.96%、35.49%、32.77%、22.67%和20.26%。前三隻基金都由基金經理董紅波管理,其中,上投摩根健康品質生活是其與樂琪合管;後兩隻由基金經理孫芳管理,其中上投摩根核心成長由孫芳和李博共同管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董紅波對於其管理和合管的3隻基金採取了完全一致的操作:“重點增持券商、保險和銀行等金融藍籌股,同時選擇性買入鋼鐵、建築等週期性板塊公司以及網際網路應用相關的公司;相對應調整了食品飲料和醫藥等消費類行業公司配置結構。”不過,顯然這三隻基金風格類型並不相同,也並非投資藍籌的週期性産品,以上投摩根健康品質生活為例,其原本主要投資于 “有利於提升居民健康水準和生活品質的行業及公司”,但去年四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已經演變為東吳證券、吉林敖東、中國平安、神舟資訊、招商地産、萊茵置業、浦發銀行、招商證券、華泰證券和西南證券。是堅守基金風格,還是向市場趨勢“屈服”,始終是基金經理需要平衡的問題。

  孫芳的投資邏輯則頗具代表性,基本解釋了去年末基金經理對於金融股的追漲根源。孫芳稱,“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對市場影響最顯著的流動性指標方面的變化,不再是新股發行、準備金繳存等帶來的小幅度的忽緊忽松,而是由存量資金變為增量資金競爭優質標的的變化,這改變了市場的運作規律,性價比高的大盤藍籌股成為當然的選擇。大勢當前,我們也選擇了迅速跟進,在金融、地産、家電等行業增加了配置,相應地減少了高估值的品種。”

  上投摩根旗下5隻基金加倉的成本則無一例外來自於對製造業股票的集中拋售,且減持十分瘋狂:上投摩根中小盤、上投摩根核心成長減持製造業比例分別達到41.34%和40.3%,其餘3隻減持比例也在34%~39%之間。

  當然,如此“孤注一擲”的調倉在當季凈值收益上看是奏效的,上投摩根健康品質生活、上投摩根中小盤、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去年四季度凈值漲幅均超過20%,其餘兩隻漲幅也超過10%。

  當然,上述5隻基金只是上投摩根系去年四季度的一個投資縮影。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就上投摩根系投資情況來看,去年四季度持有製造業佔比從三季度末的57.98%降至37.95%,而金融業凈值佔比則從0.93%提升至16.86%,調倉主路線十分明確。按持股市值排序,全係前十大重倉股為中國平安[微網志]、長盈精密、金螳螂、長城汽車、信雅達、歌爾聲學、萬達資訊、眾合機電、民生銀行和東吳證券;而前十大新進個股為東吳證券、華泰證券、大北農、數字政通、招生地産、銀泰資源、東方國信、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和銀信科技;第一大增持股則是民生銀行,民生銀行一共進入上投摩根旗下11隻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之列,合計持有2918萬股,持股市值為3.17億元。

  《《《

  民生加銀:中國平安為第一大新進股/

  民生加銀

  大幅增持基金數:5隻

  基金代表:民生加銀策略精選、民生加銀紅利回報、民生加銀內需增長、民生加銀穩健成長、民生加銀精選

  四季度全係持倉變化:持有製造業佔比從27.08%降至14.29%,金融業從1.73%升至12.32%

  與上投摩根一樣,去年四季度民生加銀旗下5隻基金同樣採取“豁出去”加倉金融股的態度。民生加銀策略精選、民生加銀紅利回報、民生加銀內需增長、民生加銀穩健成長、民生加銀精選單季加倉金融股比例分別為31.33%、25.58%、24.26%、23.94%、21.55%。這5隻基金風格類型並不相同,但卻在去年四季度採取幾乎一致的操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也與基金經理配置有關,前兩隻由基金經理孫偉、宋磊合管,後3隻則都是基金經理蔡鋒亮一人管理。

  蔡鋒亮做出加倉判斷是 “基於利率走勢變化的可能性,我們適度配置了以金融為主的低估值股票”。以蔡鋒亮管理的民生加銀穩健成長為例,四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中就囊括了中國平安、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和華泰證券。

  當然,加倉金融股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上述5隻基金去年四季度凈值漲幅均超過10%,而其對於金融股加倉的資金,均來自對製造業個股的賣出,5隻基金減持製造業凈值佔比在23%~33%之間。

  不止上述5隻基金,民生加銀全係基金去年四季度主攻的方向就是減持製造業、加倉金融業。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民生加銀全係金融業持有比例從去年三季度末的1.73%大幅提升至四季度末的12.32%,製造業持有佔比則從27.08%降至14.29%,換倉路徑明確。

  按持股市值排序,民生加銀係前十大重倉股為中國平安、東華軟體、長安汽車、錦龍股份、華泰證券、中航飛機、恒瑞醫藥、招商地産[微網志]、中南建設和中國人壽。前十大新進個股為中國平安、錦龍股份、華泰證券、招商地産、中南建設、中國人壽、招商銀行、中國軟體、保利地産和平安銀行。也就是説,去年三季度民生加銀旗下尚無基金將中國平安列進前十大重倉股,而四季度末則多達9隻基金新進該股,合計持有市值為1.73億元,位列第一大重倉股。此外,前十大增持股則是中航飛機、恒瑞醫藥、巨輪股份、科士達、東華軟體、嘉事堂、達安基因、北方稀土、紫金礦業和五礦稀土。

  對於2015年投資,民生加銀策略精選和民生加銀紅利回報基金經理團隊表示,“將保持靈活多變的投資策略,主要關注四個方向的長期投機機會,一是藍籌板塊,比如券商、保險、銀行等金融,以及地産、有色、建築等;二是景氣行業和優秀成長型公司,如網際網路、電子、機械、軍工等産業;三是優質消費類板塊,如醫藥等;四是國企改革和相關改革的公司。”

  《《《

  中銀基金:金融業成第一大重倉行業/

  中銀基金

  大幅增持基金數:4隻

  基金代表:中銀增長、中銀優秀企業、中銀消費主題和中銀藍籌

  四季度全係持倉變化:持有製造業佔比從29.34%降至20.55%,金融業從6.13%升至24.86%

  中銀加倉勢頭同樣不容小覷,旗下共4隻基金去年四季度加倉金融業超過20%,分別是中銀增長、中銀優秀企業、中銀消費主題和中銀藍籌。其中,中銀增長增持金融業比例達到驚人的48.71%,中銀優秀企業也達到41.03%,另外兩隻分別為31.8%和22.95%。

  中銀增長去年四季度凈值漲幅為34.91%,這與其大幅加倉金融業顯然分不開。基金經理辜嵐指出,“基金根據市場變化適時提高了倉位和採取了更積極的投資策略。重點配置了金融尤其是券商行業以及“一帶一路”的股票,減持了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票,取得了較好的投資回報。”辜嵐管理的基金股票倉位達到92.3%,持有金融業佔比為54.91%,這直接導致前十大重倉股中除掌趣科技之外,其餘均是金融股,分別是中信證券、中國平安、華泰證券、民生銀行、海通證券、中國人壽、國金證券、中國太保和東吳證券。不過,持倉如此集中,也放大了投資風險,尤其是今年1月以來金融板塊震蕩劇烈的情況下。

  辜嵐表示,將“保持一定的金融股配置;逢低配置漲幅相對較小的煤炭和有色板塊;配置超跌的醫藥以及TMT股票;關注國企改革,環保以及體育等主題投資。”

  中銀優秀企業、中銀消費主題和中銀藍籌都是由基金經理甘霖單獨管理,因此上述3隻基金去年四季度在金融業和製造業上“同進同出”也就不足為奇了。甘霖判斷“短期市場因為快速上漲而有所震蕩,但隨著2015年改革創新推進以及投融資市場的改革措施推進,市場的結構性行情會演繹得更明顯。”3隻基金去年四季度凈值漲幅都超過1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共有14家基金公司將金融業作為第一大重倉行業,中銀便是其中之一。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中銀全係去年四季度末持有金融業凈值佔比高達24.86%,而三季度末為6.13%;而製造業自29.34%降至20.55%。這意味著,金融業已超越製造業,成為其第一大重倉行業。

  具體持股來看,按持股市值排序,中銀係前十大重倉股為掌趣科技、中信證券、中國平安、華泰證券、民生銀行、中工國際、樂普醫療、海通證券、漢得資訊和中國太保;前十大新進個股為華泰證券、中國太保、中國人壽、國金證券、東吳證券、森源電氣、國信證券、萬科A、上海機場和東方財富;前十大增持個股為民生銀行、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交通銀行、中國平安、漢得資訊、中國重工、浦發銀行、華誼嘉信和九州通。

  《《《

  國海富蘭克林:投資總監領銜“追漲”金融股/

  國海富蘭克林

  大幅增持基金數:4隻

  基金代表:國富研究精選、國富焦點驅動、國富中小盤和國富潛力組合

  四季度全係持倉變化:持有製造業佔比從61.28%降至40.91%,金融業從8.53%上升至26.7%

  去年四季度,國海富蘭克林旗下4隻基金加倉金融業凈值佔比超過20%,分別是國富研究精選、國富焦點驅動、國富中小盤和國富潛力組合,分別增持38.13%、30.39%、22.81%和22.31%。

  其中,國富研究精選、國富潛力組合是由國富投資總監徐荔蓉親自操盤,其中國富研究精選去年四季度凈值漲幅達到36.28%。徐荔蓉表示“四季度初根據市場情況大幅度增加了對金融類等藍籌公司的配置,同時大大降低了成長類公司的配置”,國富研究精選和國富潛力組合股票倉位均超過90%,而金融業持股佔比分別為53.71%和31.06%。國富研究精選前十大重倉股中招商地産和金種子酒之外,其餘8隻均是金融業個股,分別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微網志]、北京銀行、光大證券、華泰證券和浦發銀行。

  國富焦點驅動和國富中小盤則是由國富權益投資總監趙曉東單獨管理。國富中小盤投資目標是“具有較高成長性和良好基本面的中小盤股票”,但也“捲入”了去年四季度末的藍籌行情,大筆買入金融股,前十大重倉股中出現北京銀行、興業銀行和浦發銀行。國富焦點驅動前十大重倉股中除益佰制藥和瀘州老窖之外,其餘都是銀行和保險股。

  在重倉金融股的過程中,趙曉東還配置了白酒股,其表示這是“從長期投資的角度出發,依然積極配置了食品飲料的白酒板塊,並大幅加大了金融行業的配置,逐步降低創業板和中小市值的股票,使組合凸顯了大盤風格。”

  在投資總監和權益投資總監的帶動之下,國富係去年四季度整體持倉路徑也基本定型,全係製造業持有比例從去年三季度末的61.28%下降至四季度末的40.91%,而金融業從8.53%上升至26.7%。國富係前十大重倉股為恒瑞醫藥、北京銀行、森馬服飾、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國平安、招商地産、太極股份和保利地産[微網志]。前十大新進個股為北京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保利地産、老白幹酒、中國銀行、碧水源、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和華泰證券。記者注意到,國富係去年四季度持股以新進為主,加倉的僅9隻,分別為興業銀行、招商地産、五糧液、中國平安、海通證券、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森馬服飾和中信證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