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三板 > 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三板融資現降溫跡象 “多看少買”成主要策略

  • 發佈時間:2016-04-27 09:35:45  來源:河北青年報  作者:張艷  責任編輯:王穎

  新三板一級市場融資和二級市場交易“冰火兩重天”的特徵正在向新格局演進。機構人士指出,雖然目前來看,整個新三板市場的融資功能依然得到較充分發揮,但二級市場的流動性掣肘正向一級融資市場蔓延,導致整個市場的融資熱度開始初步顯現遇冷跡象。

  現象

  融資“輸血”功能彰顯

  全國股轉系統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中旬,新三板市場2016年累計發行股票951次,累計募資410億元,新三板對企業“輸血”功能進一步加強。

  中泰證券分析師指出,作為新三板核心功能之一的融資功能,正在持續踐行新三板市場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主旨。這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實質性的政策便利,無論是對企業內生式增長,還是外延式並購,新三板無疑都提供了便捷迅速的融資途徑。

  東侖傳媒日前剛剛完成掛牌後的首輪融資。公司相關人士介紹:“新三板市場制度靈活,不設置收入及凈利潤門檻,這為輕資産公司融資帶來諸多便利。”這種高效的融資模式也使不少企業嘗到甜頭。璧合科技相關負責人指出,正是借助在新三板市場得到的融資支援,公司在2015年才能夠推出核心産品,並且2015年凈利潤暴漲逾20倍,成功實現扭虧為盈。“部分公司融資也面臨一些問題。”有券商投行人士舉例説,如一些公司低價定增涉嫌利益輸送,還有一些公司定增由於沒有鎖定期限制,投機者在參與定增後短時間內拋售引發掛牌公司股價下跌。這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制度仍有待完善。

  分析

  “多看少買”成主要策略

  據中信證券(600030,股吧)胡雅麗研究團隊近期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三板整體融資市場出現萎縮跡象,市場資金對掛牌企業融資項目的承接力度明顯減弱,“多看少買”成為目前大多數投資者採取的主要策略。

  今年以來,新三板融資金額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統計數據顯示,截止今年3月,新三板企業擬募資金額從年初的每月706億元大幅下降至當前的107億元左右,幾乎回到了2015年初、投資者熱情點燃前的水準。另外一方面,實際融資金額也不樂觀,自3月中下旬開始,新三板每月完成的融資金額從180億持續下降至131億元。中信證券新三板投研團隊則表示:“考慮到新三板擬融資和實際完成融資的時滯,我們判斷這種趨勢在近期或將延續。”

  不過,一個相對樂觀的數字是實際融資的完成率,新三板融資完成率由去年年末的41%到當前的44%,穩中有升,顯示仍有四成企業順利完成融資。

  中信證券研究認為,新三板融資功能出現走弱的跡象,這是新三板融資市場和交易市場建設的不同步所致。投資者對分層之後制度推進的方向和力度並未形成較為明朗的預期,“多看少買”已成為大多數機構當前的主要策略。而分層後的制度推進將成為打破新三板融資、交易僵局的主要對策。

  私募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整個市場資金對掛牌企業融資項目的承接力度明顯減弱,“多看少買”成為目前大多數投資者採取的主要策略。隨著投資者預期新三板的退出渠道變少,新三板融資規模出現持續萎縮的可能性正在變大。“分層後的制度推進有望成為打破新三板融資、交易僵局的主要對策。”前述人士分析,新三板融資功能已出現走弱的跡象,這是新三板融資市場和交易市場建設不同步所致。從這個意義上説,新三板分層之後的制度推進格外值得期待。

  企業期望太高難談成

  與2015年的火爆情形相對,當前新三板融資市場或正持續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據滬上某知名券商投行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有400多家企業正在排隊等待融資。“企業太多了,我們根本忙不過來,而且我們對企業有非常嚴格的篩選標準。我們認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合理的估值應該是10-20倍左右,但是企業最初開始談的時候,往往期待很高,有的甚至開出了50、60倍的估值。去年融資成功與否,要看投資者誠意,而現在則要看企業的誠意了。”

  買方市場下,也出現了不同的玩法。據上述投行負責人透露,為了對接企業的融資需求,有些券商採取了分銷的模式,一級一級攤派下去,“總代甚至可以拿到5折”。而該負責人表示:“我們非常不看好這種模式。一方面是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敢於給折扣的往往都是有瑕疵的企業,一旦出事,最終受傷的還是企業和投資人。當然,券商的聲譽也會受損。”

  儘管市場對“分層”、“公募入市”等早有期望,但多位機構投資者將2016年定義為“監管年”。有接近股轉系統人士表示:“股轉曾組織談話,管理和規範三板企業融資行為。實際上,新三板自創立初就定位於服務中小企業,為創新創業的實體經濟引入資本活水。這一點,包括股轉、證監會的態度,始終是非常清晰明確的。”

  影響

  融資受損或處罰紅利落地

  Wind資訊統計顯示,去年末以來新三板市場融資額度已經扭轉上升趨勢,呈現出下滑的情形,本月以來市場完成融資金額僅有34億元,擬募集資金規模下降更快,3月定增預案募集總資金只及2月的一半,意味著融資額下降的趨勢將繼續延續。

  多位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新三板融資功能受損將會觸發政策紅利的落地,以支援中小企業資金需求。不過,周運南認為,市場抗風險程度也是政策能否及時落地的主要因素,目前新三板市場許多投資者對交易規則不熟悉,一些專業機構投資者甚至是做市商在交易中也暴露出不足。

  去年底到今年初,為了衝刺“創新層標準三”中6家做市商的要求,不少做市企業拋壓股價,在低位向新增做市商轉讓庫存股。但在這波“衝6”行情中,一部分低價股被個人投資者截獲,反映出企業和做市商還不能熟練掌握交易規則。“降低投資者門檻不是新三板流動性的解藥,只有把配套制度、企業規範、投資者教育做好,才能降門檻把投資者放進來,不然會欲速則不達。”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滿足開戶條件並且關注新三板的投資者不在少數,但是由於不懂市場,他們大多處於觀望狀態,需要有人教會他們如何避免風險。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