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新三板 > 正文

字號:  

金正食品10轉90背後:收購資産遭行業低谷拖累業績

  • 發佈時間:2015-06-03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今年春節,金正食品火了。先是在2月11日掛牌新三板,隨後在第二天便拋出超大送轉股紅包,以10轉90的分配方案在當時創下了新三板高送轉新紀錄。一般來説,金正食品此舉應與其2014年業績成正相關關係。但實際上,公司2014年凈利潤僅為811萬元,同比下滑了51.9%。究其原因,2013年末收購壽光海慧食品和鴨養殖行業週期性探底都給公司業績帶來影響。

  公司未來應該怎樣發展?什麼樣的規劃才能帶來業績的增長?對於這些,公司董事長單俊鳳有著自己的見解。用他的話説,“得對股東、朋友們有所交代。”

  今年春節前夕,濰坊金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正食品)剛剛掛牌新三板,旋即推出了令市場大跌眼鏡的高送轉方案,根據此前發佈的資本公積轉增股本預案,公司擬以500萬股本為基礎,每1股轉增9股(10轉90),共計轉增4500萬股,轉增後的股本變為5000萬股。這一分配方案,在當時創下了新三板高送轉新紀錄。

  往往業績增長是高送轉的基礎,但金正食品公佈的2014年報顯示,公司當年凈利潤僅為811萬元,同比下滑51.9%。《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3年末收購壽光海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慧食品)後,短期內增加了公司的財務費用及折舊費用,另外,鴨養殖行業週期性探底也令公司業績難以出現好轉。

  相較于高調的送轉方案,金正食品董事長單俊鳳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卻略顯低調,“光貪圖企業規模大,到時候人員管理跟不上趟也不行,我得在我的能力水準、能力範圍內(擴大規模),我得留有餘地,不能去搞那些攀比競爭,還是踏踏實實地做好事情,我是本著這麼一個心態。”單俊鳳説。

  凈利潤減半

  高送轉方案往往預示著管理層對公司的業績增長充滿信心,但是金正食品高送轉方案公佈後,投資者等來的卻並不是高業績,公司2014年報顯示,當年營業收入4.21億元,同比增長36.6%,但是凈利潤遭遇滑坡,僅為811萬元,同比下滑51.9%。

  金正食品採用的是“公司+基地+農戶”的商業模式,公司也形成了凍鴨、飼料、鴨苗和鴨毛四大主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為了擴大生産規模,同時替代公司原有加工廠能耗較高、使用時間較長的陳舊設備,公司在2013年底完成了對海慧食品的收購。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此次收購並不如意,金正食品在其股份轉讓説明書中也表示,因為收購所發行的1億元債券,票面利率9.8%,這導致公司每年需支付980萬元利息,並於今年6月支付1億元本金,公司的財務費用由此增長,另外,收購海慧食品的鴨産品生産線折舊費用自2014年起計入製造費用,生産成本大幅提升,導致凍品毛利率降幅較大。

  雖然這一併購在短期內對公司業績形成了衝擊,不過在單俊鳳看來,在接手新企業的一定時期內,肯定會對公司利潤造成影響,這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也屬於正常。“我剛接過來不能很快生産,人員還需要調整配備,有個適應階段,等生産經營環節跟上趟了,利潤肯定會提高。”他向記者表示。

  同行業公司業績已反彈

  如果放在行業層面來看,金正食品的業績下滑似乎也包含行業基本面的因素,在肉鴨養殖行業內有5年一個大週期的説法。

  2010年底到2011年,正值鴨養殖的上一個高峰期,市場行情的持續高漲吸引了大量補欄,使得市場供給充足。但是2012年以來,行業已經經歷了連續3年的較大幅度的虧損,從上游到下游,整個市場退出加劇。

  那麼,其餘養殖行業的公司近年表現如何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鴨養殖行業幾家比較大的同類企業的資料,數據顯示,華英農業2012-2014三年的凈利分別為430萬元、-1.27億元和1258萬元,而同在新三板掛牌的湘佳牧業同期的凈利潤分別為4289萬元、407萬元、6113萬元。

  記者注意到,面對行業的不利形勢,華英農業在産品調整上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通過飼料配方的改進降低了料肉比,提高了養殖的飼料報酬;通過內外銷鴨苗實行分廠制,提高了養殖戶所接鴨苗的品質,而這些都對業績的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另外公司還拓展了毛利率較高的熟食産品。但是,相比之下,金正食品在這方面做的似乎並不夠。

  單俊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華英農業是綜合性企業,而金正食品僅有鴨生産,現有業務包括種鴨、孵化、飼料到屠宰等,相對來説單一了一點。

  記者問及對未來企業規模有何規劃時,單俊鳳表示現在很難講要做到一個什麼樣的規模,還需根據企業自身能力是否足夠來判斷。

  不過金正食品公告稱,公司目前簽約農戶有400余戶,未來3-5年將繼續發展1500戶甚至更多的農戶,屆時公司原有實際屠宰産能將不能滿足養殖發展的需要,公司計劃繼續擴建屠宰加工櫻桃谷鴨項目以發揮規模優勢。

  《《《相關連結

  金正食品迎行業利好擬拓展高毛利産品

  ◎每經記者 劉燦邦 發自北京

  在經歷了連續3年的行業虧損後,機構普遍預計2015、2016年肉鴨養殖將迎來較好的週期。

  鴨養殖業有望迎來春天與行業內的兩個利好不無關係,一是豆粕、玉米等飼料主要成分連續豐産使其價格面臨下行壓力;另一項利好則是由於白羽肉鴨聯盟成立以及其他控制産能措施的出臺,今年以來肉鴨供應已經明顯下滑,這對鴨肉價格的回升有積極影響。

  在與金正食品董事長單俊鳳的交流過程中,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原先南方消費鴨比較多,而北方吃得少,但是隨著人的膳食結構的調整,北方也逐漸開始增加對鴨的消費,“感覺這個行業還不錯,應該在食品行業鴨(養殖)還是不錯的。”單俊鳳認為,市場對肉鴨産品的需求仍會保持增長。

  在行業即將迎來反轉之際,金正食品也在積極謀劃如何拓展業務範圍,尤其是毛利率較高的業務。按照公司規劃,未來兩年將工作重心偏向調理品生産業務,同時,公司也將繼續擴大鴨苗孵化項目。

  對於金正食品而言,毛利率不高一直是公司軟肋,2012-2014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11.74%、10.35%和7.5%,三年連續下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金正食品2014年報數據粗略估算公司凍品、飼料、鴨苗、鴨毛四項主業的毛利率分別為7.07%、0.63%、27.2%和7.58%。

  “2013年末並購海慧食品鴨生産線、雞生産線、調理品(具體如‘骨肉相連’、‘雞柳’)生産線、冷藏庫等固定資産,因調理品業務是毛利率相對較高的業務,故公司未來兩年的工作重心將偏向調理品生産業務,借助於此,公司可快速提升盈利水準。”在金正食品2015年規劃中,公司似乎也意識到産品毛利率較低對業績造成的拖累,明確表示將拓展毛利率較高的業務。

  而對於金正食品登陸新三板之後未來的發展,單俊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道,“我現在不管其他,怎麼一心一意地把企業做好做強,産品品質做好,融資以後把企業做到一定規模,把産品加工好,把企業做穩當,也對股東、朋友們有所交代。”單俊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