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新股融資28億引出IPO新思路
- 發佈時間:2016-04-13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李喬宇
IPO金額並非越大越好,現在發行的新股普遍股本很小,例如最近招股的7家公司合計募集資金28億元,平均每家4億元。本欄認為,小盤股上市後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股價也會更高,此時大股東的持股價值也就更大,將來不管是減持或是增發,都能得到很高的股東價值。
以前的IPO企業,追求很高的募集資金,為了增加募集資金規模,可以虛構募投項目,可以擴大資金需求,總之,募集資金越高,企業獲得的收益也就越大。為了增加募集資金量,很多時候都要靠擴大招股數量來實現,但是隨著招股企業對於股市的認識逐漸成熟,這種一味追求招股數量的弊端已經開始顯現。
招股數量太多有兩個缺點,一是容易給投資者一個圈錢過多的看法,導致過會難度加大;二是由於上市股票數量太多,容易導致股價漲幅下降,一家流通盤4000萬股的股票和流通盤2億股的股票,炒作難度顯然是不同的,這也是招股企業自我瘦身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由於現在的股票已經實現了全流通,大股東也不再願意輕易稀釋自己的股權,在IPO定價不能過高的前提下,少招一些股份就能少稀釋一下自己的份額,故減少招股數量對於大股東也很有好處。
最重要的一點是,減少了股票發行數量,就能促進投資者追捧自己的股票,從而對股價構成強力支撐,股價越高,大股東的股東價值也就越高。譬如,某公司定下發行價格10元,如果發行2000萬股,那麼股價能夠上漲到30元,如果發行1億股,股價能夠上漲到20元,假如大股東持股1億股,少發行8000萬股,雖然少募集了8億元資金,但是大股東的價值卻能夠提高10億元,這對於大股東來説,怎麼算都是好事。
於是,這就有了IPO的新思路,即少發股票,堅挺股價,提高股東價值。不過這只是好處之一,此外少發股票並不會減慢上市公司的發展速度,只要其後配合定向增發,實際募集資金還會更多。
還以剛才的例子,招股公司只發行了2000萬股股票,股價上漲到30元,其後通過非公開發行,向特定的10名投資者發行8000萬股新股,鎖定期一年,發行價格20元,這樣的發行方案,一定能夠受到基金等投資者的認可,於是,該公司定向增發還能募集16億元,加上IPO募集的2億元,一共募集了18億元。假如採用IPO直接招股1億股的方法,募集資金只有10億元。
現在的招股企業已經明白,IPO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得上市資格,考慮到發行價制定普遍偏低,募集資金本身對於大股東並不太划算,於是在IPO的時候少招股,把獲得資金的時機推後到定向增發和減持股份,將能獲得更高的收益,雖然這樣的邏輯與投資者的普遍理解並不相同,但卻越來越接近成熟股市的價值判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