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2015年中概股心情:別了,華爾街!

  • 發佈時間:2015-12-25 04:18: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吳家明  責任編輯:楊菲

  2014年是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大年,誰會想到2015年就變成中概股“離開”的大年。如果用一句話形容2015年中概股市場,或許這句最為貼切:別了,華爾街!

  超30家中概股公司

  宣佈私有化計劃

  在前幾年誠信危機爆發之時,私有化退市一度成為中概股在華爾街的關鍵詞,但當時的私有化退市浪潮絕對無法與2015年相比。據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超過30家中概股公司宣佈了私有化計劃,總交易額為創紀錄的310億美元,高於此前六年的總和。

  儘管私有化之路並不好走,但中概股依然擠破頭回歸A股,美股估值偏低是這些中概股急於回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旨在A股求得高估值,同時也為一潭死水的股價覓得暴漲動力。此前A股市場上的暴風科技世紀遊輪的驚人表現,也在加速中概股私有化回歸A股的進程。

  在準備私有化回歸的中概股企業中,多數以中小盤股票為主,而像京東、百度、阿里巴巴等大型科技企業在美國市場擁有很強的融資能力,並且市值遠遠超過在國內上市,這些行業領頭公司暫時還沒有選擇回歸。不過世事難料,奇虎360上周宣佈由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鴻祎領銜的中資財團達成私有化交易協議。奇虎360的全現金私有化交易估值大約93億美元,每股美國存托股77美元的作價與6月17日收到的私有化要約價格一致,以交易總額計算,這是中概股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

  另據彭博數據,今年以來深證綜指已超越彭博中概股指數將近50%,兩者差額為六年來的最高水準。彭博中概股指數追蹤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表現。在2010年底到2014年9月期間,彭博中概股指數表現好于國內的股票指數,兩者差距一度高達97%。

  與私有化退市的熱度相比,2015年赴美上市卻顯得異常冷清,數量較去年銳減。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步伐明顯放緩,數量可能僅為6至9家,僅為2014年的一半左右,而且這些企業的IPO規模介於5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之間。今年首家赴美上市的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窩窩團,目前股價僅為5.5美元,遠低於發行價10美元。

  低價中概股

  掀炒作熱潮

  如今,中概股私有化回歸的熱潮還在繼續,多家中概股企業的私有化交易都受到了國內投資者的大力支援,華爾街炒家將目光瞄準那些有可能被私有化的小盤股,不時有中概股陷入私有化的傳聞。

  無獨有偶,今年年底市場掀起一輪低價中概股的炒作熱潮,許多“一夜暴富”的機會就此誕生。有多瘋狂?橡果國際在一天時間裏暴漲677%!

  在美股市場,投資者將股價長期低迷不振的股票戲稱為“僵屍股”。打開2015年中概股漲幅榜,許多“僵屍股”搖身一變,變成漲幅榜上的“名人”,例如橡果國際,該股在11月底之前一直徘徊在0.5美元附近,截至23日收盤報5.93美元,最高峰曾達到20.9美元,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52%,位列2015年中概股漲幅榜榜首。

  在漲幅榜前10名榜單中,不少股票過去都是“僵屍股”。富基融通在11月之前股價一直徘徊在3至6美元之間,截至23日收盤報10.6美元,最高曾達到18.3美元,累計漲幅達到150.8%。奧星藥業一直是低於1美元的“仙股”,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05.4%。從2013年開始,第九城市股價就在2至3美元之間掙扎,從2014年中開始經歷了長達近一年的陰跌過程。直到今年10月底前該股股價都在1美元以下,截至23日收盤報3.4美元,最高曾達到4.4美元,累計漲幅達到127.1%。航美傳媒的股價此前一直在1到2美元之間徘徊,截至23日收盤報5.59美元,最高曾達到7.7美元,累計漲幅達到118.3%。當然,漲幅榜上也有一些大盤股的身影,攜程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16%,網易今年以來也累計上漲86%。

  由於中概股企業私有化報價往往比現價高出一大截,如果能夠準確押中潛在私有化標的,在私有化公佈前提前佈局,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利潤空間。有“炒美族”預計,由於國內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以及可以享受到更高的估值,中概股回歸仍將成為趨勢和潮流,追逐私有化套利仍將成為2016年中概股市場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