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不再迷戀華爾街

  • 發佈時間:2015-12-24 00:31: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召開,國內網際網路大佬悉數出席。處在私有化浪尖上的奇虎360並沒有過多透露進展情況,反而是最早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搜狐頗為高調。

  大會期間,搜狐發佈公告,宣佈收到來自公司董事長及CEO張朝陽的6億美元回購要約。要約一旦執行,張朝陽將回購搜狐30%的股票和債券,加上現有的20.01%股份,張朝陽持有的搜狐股票將超過半數。

  儘管搜狐否認這與私有化無關,但高度集中的股權將為後續私有化提供便利。國內一主導中概股私有化的投行負責人透露,創始人的野心以及持股比例將是決定私有化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搜狐曾經是“四大門戶網站”之一,與新浪、網易等一大批海歸回國創辦的網際網路企業在2000年登陸納斯達克。而2000年也正是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之際,美國資本市場無疑給了搜狐、新浪等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亟需的資本支援。2000年全球網民只有2億,中國人也才開始認識網際網路,而網際網路輕資産、無持續盈利的情況使得其發展只能依賴來自華爾街的風投。

  但網際網路公司每次融資都是跟華爾街資本的一輪博弈。“公司每大規模發展一步,就面臨股權被進一步稀釋。”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馬雲只有阿里巴巴集團7.8%的股份,馬化騰只有騰訊不到10%的股份,劉強東持有京東的股權也不超過20%。

  更重要的是,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企業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華爾街投資者的評判。目前,華爾街對網際網路公司估值普遍不高,谷歌的市盈率為33倍,與百度的市盈率相當,百度的市盈率為35倍數左右。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是基於超過6億的網民群體。周鴻祎認為,2011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後,360更是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力量保持了高速增長,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0%。“公司以高速成長回報了投資人,然而我們當中很多人認為,360目前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公司的價值。”

  對於中美網際網路公司的盈利模式,華爾街也有不同的看法。美國投行人士介紹,華爾街通常是以矽谷的發展歷程對比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並且堅持將中國科技企業與美國相對應的企業對比,比如阿里巴巴上市前對比的標的企業是亞馬遜+eBey,其實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的商業模式有很大區別。

  面對中國網際網路産業的高速發展,張朝陽曾表示,之前過於看重市值,緊跟華爾街的意願,放棄了搜索和即時通訊兩條業務線,導致搜狐錯失了重要發展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