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早間,環能科技公告稱,公司子公司被納入安全生産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
公告顯示,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公告發佈《2018年第三批安全生産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單位名單》,環能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環能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環能”)因2017年9月29日發生一起較大生産安全責任事故,被納入聯合懲戒名單,聯合懲戒管理期限為自應急管理部公告之日起1年。
受此利空消息影響,環能科技股票自7月30日開盤便“一字跌停”,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收5元/股。
子公司對安全事故
負主要責任
根據環能科技做出的事故情況説明顯示,2017年9月29日傍晚,公司位於北京市順義區的花馬溝應急污水處理站發生有限空間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因為此次事故,北京環能與環能科技兩家公司,包括環能科技董事長倪明亮先後受到了數額不等的罰款。
據環能科技方面介紹,事故發生後,北京環能認真落實事故善後和整改措施,事發站點于2017年10月6日完成整改恢復運作。“目前,公司安全生産體系運作正常,生産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生産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儘管表態已經作出了整改,但此次性質惡劣的安全生産事故依然給企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國家應急管理部7月27日披露的《2018年第三批安全生産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單位名單》發現,此次“黑名單”中羅列了59家企業,北京環能赫然排在首位。名單指出:“該企業未將進入污泥池相關作業納入有限空間作業管理;未開展有限空間安全培訓教育,未向從業人員告知有限空間作業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未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預案,未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演練;未向作業人員配備有限空間作業通風設備、檢測設備、救援設備等勞動防護用品;現場未配備有限空間作業監護人員;未制定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操作規程。”
據悉,北京環能被認為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責任,公司因為“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發生性質惡劣、危害性嚴重、社會影響大的典型較大生産安全事故”而被納入了此次“黑名單”。
或影響重大項目申報
和資金支援
從北京環能被納入“黑名單”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來看,環能科技指出,此次被納入聯合懲戒名單的北京環能,主要承擔北京區域內的水處理市場領域裏的産品銷售、環境工程設計施工運營等業務。被納入“黑名單”後,將對北京環能重大項目申報、依法取得政府性資金支援、評級授信、信貸融資等方面造成一定影響。公司同時表示,這對公司“整體生産經營影響不大”,公司目前在北京還設有北京環能德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環能潤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開展相關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7年年報資訊來看,華北地區在環能科技全年營業收入中佔比達到21.01%,僅次於華東地區(營收佔比31.2%)和西南地區(營收佔比26.27%),是上市公司業務重點地區之一。那麼,北京環能入“黑名單”會否影響公司未來在北京乃至華北地區的業務規劃?環能科技提到的另外兩家北京子公司是否足夠肩負其在北京業務的運營呢?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于7月30日下午致電環能科技,公司公開聯繫電話的接聽人員表示:“環能科技在北京還有另外兩家子公司,此次事件暫時不會影響公司在當地的業務規劃。”至於兩家子公司是否足夠支撐當地業務運營,其表示,個人對於當地公司運營情況並不了解,無法給出準確回復。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公司7月30日當天開盤即告一字跌停,數據顯示,環能科技于30日以5元/股的跌停價開盤,截至收盤都未打開跌停板。
近期以來,新聞頻出的環能科技可謂“麻煩”不斷。除了此次因為子公司發生安全事故被國家應急管理部列入“黑名單”以外,今年6月份,公司被爆出大股東、二股東私下簽署“抽屜協議”並引發相互訴訟糾紛,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和投資者質疑。
7月中旬以來,公司又因為監事違規減持而收到了四川證監局的監管意見函。儘管環能科技隨後均作出積極表態,但有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上市公司,更應該注意企業規範治理與資訊披露合法合規的重要性,並且時刻敲響安全生産的警鐘。
子公司被列入安全生産失信“黑名單” 環能科技昨日一字跌停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