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間,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股份”)和紫光國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國芯”)分別發佈公告宣佈,董事長趙偉國辭任兩家公司的所有職務,但還會繼續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被業內熟知的很大原因就是負責了多起晶片業的並購,也帶領紫光實現了擴張,不過,目前紫光已經開始從晶片並購轉向自主創新和雲計算。
人事變動
紫光股份和紫光國芯分別發佈的公告顯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于2018年4月8日收到公司董事長趙偉國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趙偉國因工作繁忙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
同時,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關規定,趙偉國的辭職不會導致公司第七屆董事會低於法定最低人數,趙偉國的辭職自辭職報告送達公司董事會時生效。辭職後,趙偉國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不過,紫光集團方面表示,趙偉國兼任紫光集團旗下多個公司的董事長職務,為集中精力,更好地聚焦于紫光集團戰略性、全局性工作,特辭去紫光股份董事長職務,他仍然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
據了解,這是繼上月紫光集團宣佈李力遊因個人原因辭去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兼展訊董事長一職後的又一次人事大變動。
“買買買”模式
趙偉國于2009年就任紫光集團總經理,此後出任紫光集團董事長,之後執掌了一系列並購,紫光集團也實現了大規模擴張。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至今,紫光係共投資(包括並購)了近20家(不包括後期暫停或終止的)企業,斥資近千億元。其中涉及晶片相關領域的並購或者投資超過13家。其中知名的包括2013年7月耗資17.8億美元對展訊通信實施私有化並購;2014年1月,9.1億美元收購中概股銳迪科;2015年5月,25億美元並購惠普旗下公司新華三51%股權,這三次並購共耗資51.9億美元。
此後,紫光將並購重心轉向海外市場和企業,但進展並不順利,表現在對於有價值的晶片企業並購幾乎都以失敗告終。例如2015年7月,紫光擬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光科技被否決;同年9月,紫光集團與全球第二大硬碟生産商西部數據達成協定,由旗下香港全資子公司以38億美元買入美國上市公司西部數據15%股權,欲成為西部數據第一大股東,但該計劃最終流産,無奈之下,紫光集團和西部數據分別出資8058萬美元和7742萬美元成立合資公司——紫光西部數據有限公司;此外,傳聞中紫光欲對南韓SK海力士和中國台灣臺積電的並購和入股也均被拒絕。
轉舵雲計算
目前,快閃記憶體市場被三星與東芝聯合的ToggleDDR陣營和英特爾與鎂光為首的ONFI陣營把持,國外巨頭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目前,國産存儲晶片不僅市場比例小,而且在技術上和境外巨頭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國內消耗的80%存儲晶片都需要進口,儲存晶片市場基本被外資瓜分。
針對目前中國的晶片産業,趙偉國表示,“紫光計劃十年內在晶片製造領域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目前已經籌集到1800億元人民幣”,不僅如此,在具體的行動上,“紫光正在和重慶市政府、國家大基金髮起紫光國芯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億元人民幣,註冊地是重慶。希望通過1000億元公司合計籌集1900億元,總計3700億元,足夠五年的彈藥”。
儘管晶片才是紫光的主産業,近兩年紫光係公司對於晶片領域的並購力度不斷減少,並最終從瘋狂並購轉向自主創新和雲計算。
上個月,紫光宣佈投資120億元人民幣啟動“公有雲”戰略。有消息透露,趙偉國辭職後,現任紫光股份副董事長于英濤將成為紫光股份董事長,主要為推進紫光集團“雲服務”戰略的實施和紫光集團旗下“雲網”戰略的整合,以實現紫光集團構建“從芯到雲”的全資訊産業鏈的整體戰略。北京商報記者 石飛月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