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存量資産經營管理方向轉型的大方向是對的,但前景仍有待觀察。中小房企轉型物業,應把‘以人為本’作為取勝之道,將服務做得更到位、精緻,通過這種方式來贏得口碑,然後再進一步拓展市場”
在調控升級、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和利潤走低的市場環境下,大型房企與中小房企的分化正在加劇。2017年,碧桂園、萬科、恒大相繼衝破5000億元大關,千億也已成為很多規模房企的安全線。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與此同時,很多中小房企卻業績承壓、處境艱難。
3月15日,中航地産發佈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中航地産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8.93億元,同比下降6.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1億元,比2016年同期下降6.74%;其中,房地産開發業務營業收入為28.0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6.01%。
營收、凈利等多項指標下滑,2017年年報對於中航地産而言,顯然不是一張靚麗的成績單。致力於剝離房地産開發業務,全力投入物業資産管理業務的中航地産,是否遭遇了轉型期的陣痛?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中航地産自2015年來,連續第三年凈利潤出現下滑。就房企業績和企業未來發展計劃等相關問題,法治週末記者向中航地産相關負責人發送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凈利潤持續下滑
中航地産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為58.93億元,同比下降6.88%。對於營收的下滑,中航地産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因為房地産開發項目減少。
2017年,中航地産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1億元,同比下降6.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虧損3.83億元,虧損同比擴大。對於凈利潤下降的原因,財報當中並未解釋。
這已是中航地産連續第三年出現凈利潤下滑。2015年、2016年中航地産凈利潤分別為4.01億元、1.61億元,分別較上一年同比下降18.53%、59.77%。
法治週末記者就凈利潤持續下滑的原因採訪中航地産方面,但未得到回復。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盈利指標的下滑與中航地産整個地産業務規模不大有關。在嚴躍進看來,原因主要是中航地産正在對旗下非核心業務進行剝離,其本身在發展地産業務方面的支援力度正在減少,因而盈利指標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法治週末記者翻閱中航地産年報了解到,近年來,中航地産房地産開發業務佔企業總營收比重持續走低,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為65.08%、60.03%、47.65%。與此同時,2017年,房地産開發業務營收也較上年銳減26.01%。
據年報披露,較于2016年,2017年中航地産並沒有任何新增的房地産開發項目。截至2017年年底,中航地産僅有貴陽中航城、昆山九方城(A6地塊)、龍岩中航紫金雲熙、惠東中航元·嶼海、衡陽中航城市花園一期和天津九方城市廣場6個房地産開發項目。
在項目儲備方面,也僅有貴陽中航城和衡陽地塊兩項目,待開發土地面積約為64萬平方米,同比上一年減少約4.59%。
出售資産保業績
公開資料顯示,中航地産成立於1985年,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是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央企上市公司。同樣作為央企,在保利、華潤、招商局、華僑城等房企不斷做大做強之際,中航地産背靠中航工業集團的“大樹”,為何盈利指標不斷下滑?
很多業內分析都將原因指向房企最初的佈局失誤。
從2007年開始,中航地産正式宣佈從住宅地産開發向商業地産公司轉型,確立了圍繞“商業+酒店+中高檔住宅”的綜合體項目開發的方向,並大舉向二三線城市擴張。特別是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中航地産先後進入贛州、九江、衡陽、岳陽、貴陽和昆山等多個城市,除上海中航太盛廣場、天津九方城市廣場外,中航地産的很多項目都位於三四線城市。
然而,在城市分化嚴重的情況下,國家加大樓市調控,去庫存政策貫穿2016年,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市場需求乏力,去庫存壓力巨大。
在2016年年報中,中航地産也承認,公司主要項目分佈在三四線城市,未來繼續保持房地産開發業務的快速增長難度很大。
面對銷售壓力,中航地産決定出售房地産開發業務。2016年,中航地産將包括成都航逸科技、成都航逸置業、江蘇中航地産、九江中航城、新疆中航投資等公司的100%股權,及贛州中航置業79.17%股權、贛州中航房地産100%股權、南昌中航國際廣場二期項目等資産打包出售給保利地産,交易對價20.3億元。
數據顯示,2016年,中航地産凈利潤1.3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68億元。以此計算,如果不是出售資産,中航地産在2016年會陷入虧損。
面對盈利指標下滑的陣痛,中航地産“賣賣賣”的腳步並未停止,2017年,中航地産又完成了中航城置業(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權和深圳市深越聯合投資有限公司27%股權的轉讓,這兩次交易的對價分別為10.64億元、2700萬元。
轉型機遇與挑戰並存
事實上,中航地産從2016年開始大手筆出售房地産開發業務,除業績需求外,也與其戰略轉型密切相關。
中航地産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房地産開發業務實現營收約38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60.03%;物業管理業務共實現營收約23億元,佔比36.25%。然而,地産業務雖佔據營收大頭,凈利潤卻僅有3302萬元;物業管理業務雖營收較少,但凈利潤高達11877萬元,約佔據當年1.61億元凈利潤的四分之三。
因此,中航地産稱,未來公司戰略將聚焦物業資産管理業務,圍繞機構類物業資産的管理,重點發展物業及設備設施管理、資産經營以及客戶一體化服務外包三項核心業務,堅持輕資産化發展模式。
中航地産在未來的企業發展計劃中,會將房地産開發業務徹底剝離出去嗎?中航地産相關負責人並未就此問題進行回復。
同策諮詢研究部對此分析認為,賣掉房地産開發業務資産包的中航地産進入了自身發展的下半場,未來將集中資源發展物業資産管理業務,這或許是“滿血回歸”的一個轉機。
2017年年報顯示,中航地産物業管理業務發展勢頭良好,在2017年實現營收28.67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4.76%。
對於中航地産而言,轉型可能也會遇到一些挑戰。“地産開發業務的力量被削弱後,可能會對存量資産運營造成一定衝擊。”在嚴躍進看來,房企需要拓展市場佔有率,因為物業管理業務盈利空間不大,如果擴張乏力,高管業務難以創新,甚至會讓轉型重新面臨質疑。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認為,還有一方面的挑戰是在市場競爭當中,目前,很多大型房企都有物業管理業務,而且水準也很高,較于大型房企的競爭優勢,如果中小房企沒有足夠的經驗、人才、資金量以及良好的市場口碑,即便向物業管理業務方向傾斜,也會面臨未來發展的重重挑戰。
“向存量資産經營管理方向轉型的大方向是對的,但前景仍有待觀察。”宋丁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中小房企轉型物業,應把‘以人為本’作為取勝之道,將服務做得更到位、精緻,通過這種方式來贏得口碑,然後再進一步拓展市場。”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