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綜藝股份百億收購標的利潤疑注水 應收賬款激增

  • 發佈時間:2016-05-16 16:22:57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霽晨

  日前, 綜藝股份 公告稱,擬以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的方式,總計作價101億元收購中星技術全部股權。因為中星技術係中星微子公司,後者曾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也令此次收購披上了“中概股回歸”的意味。

  然而,在不菲的溢價背後,中星技術的財務狀況也遭到質疑。據報道,中星技術業績增長迅猛。但同期公司應收賬款增速遠超營收,其利潤有注水之嫌。

  財務數據顯示,中星技術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遠超同行。根據預案,2014-2015年,中星技術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別為5.5億元和12.12億元,2015年同比增長120.36%,明顯高於營收增速。

  記者了解到,中星微是2005年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但此次綜藝股份收購的標的中星技術,僅是中星微的安防資産。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外界對中星微的印象更多在其晶片業務,安防業務在業內並不突出,從營收來看屬於小型企業。而在行業裏,早就形成了 海康威視 一家獨大, 大華股份 等多強追趕的局面。目前,安防行業國內市場增長速度已明顯下降。

  記者注意到,自5月4日,綜藝股份復牌後,其股價便一路震蕩下跌,其中復牌當天便下跌4.11%。截止5月13日,與停牌前股價相比,綜藝股份累計下跌32%。

  應收賬款激增被疑注水利潤

  從交易預案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無論是中星技術的營收還是凈利都讓人眼前一亮。

  其中,2014年,中星技術實現營業收入7.6億元,歸屬凈利潤1.12億元。2015年,中星技術實現營業收入10.98億元,同比增長44.53%,歸屬凈利潤約為2.8億元,同比增長150.74%。

  既便與同行相比,中星技術也毫不遜色。2014-2015年,中星技術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9.92%和38.45%,凈利潤率分別為16.21%和29.04%。同期,海康威視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4.42%和40.1%,凈利潤率分別為27.16%和23.28%。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中星技術凈利潤同比增速遠超同期營收增速。但在這令人眼前一亮的業績背後,非經常性損益“功不可沒”,據悉,2014年和2015年,中星技術非經常性損益分別為3439.26萬元和13403.34萬元,佔同期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30.82%和47.91%;2014、2015年,中星技術扣非後的凈利潤分別為7774.05萬元和1.31億元。

  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中星技術的非經常性損益佔凈利潤比重明顯偏高。2015年,海康威視非經常性損益佔凈利潤的比例約為4.5%,大華股份約為1.6%。

  5月11日,據報道,中星技術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遠超同行。根據預案,2014-2015年,中星技術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別為5.5億元和12.12億元,2015年同比增長120.36%,明顯高於營收增速。

  2014-2015年,中星技術應收賬款賬面餘額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46%和110.38%,而海康威視分別為24.85%和32.16%,大華股份分別為37.63%和49.1%。

  對此,《證券市場週刊》質疑其利潤有注水之嫌。

  不過,綜藝股份卻在相關公告中表示,中星技術業務結構主要以安防系統整合業務為主,公司安防系統整合業務收入佔比超過80%;安防系統整合業務具有項目施工時間長、付款時間跨度長、應收賬款回款週期長的特點,因此應收賬款收入佔比較高。

  中概股光環下的中新技術:高利潤增長率底氣不足?

  長期以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後,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數股價處於“低迷”狀態,估值不高,成交不振,相比在A股上市大有東邊日出西邊雨的落差。為此,很多中概股就産生了實行私有化,從美股退市,然後尋求路徑回歸A股上市的想法。

  據悉,中星微是2005年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借綜藝股份之殼上市的僅是其分拆的安防資産——子公司中星技術。

 記者注意到,僅是中星微其中一塊業務的中星技術估值便高達百億元,與中星微私有化退市時的作價,及公司凈資産相比出現了較大溢價。

  中星微在2015年底完成私有化退市時,其整體對應的人民幣估值為29.34億元,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其分拆的部分資産回歸A股時的估值便已經是其斯時整體估值的近4倍。此外,中星技術2015年凈資産賬面價值僅為4.7億元,預估增值96.3億元,增值率2055.57%,溢價高達近21倍。

  記者了解到,中星技術主營業務涵蓋視頻監控前端産品、後端産品、平臺産品、解決方案、運營服務等領域。

  “標的資産是目前國內既掌握SVAC國家標準同時又具備完整産業鏈的優秀安防監控企業,提供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産品+解決方案+運營’的安防産業服務。”綜藝股份表示。

  華北某券商安防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外界對中星微的印象更多在其晶片業務,安防業務在行業內並不突出,從營收來看屬於小型企業。

  “而且在行業裏,早就形成了海康威視一家獨大,大華股份等多強追趕的局面。由於安防行業這幾年滲透的比較完全,國內市場增長速度已經明顯下降,行業營收增長率一般在(百分之)十幾,盈利增長率則為20%。”上述分析師表示。

  由此他認為,儘管安防行業中的小型公司市盈率確實普遍更高,但對於行業而言,未來主要市場將集中于國際領域,中星技術年均90%以上的凈利潤增長率因此需要打個問號。

  而根據《中國安防》刊發的《2015年中國視頻監控市場發展特點及未來展望》顯示,行業未來三年增速將有所下降至14%,且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一超(海康威視)多強(大華股份等三家)”競爭格局愈加凸顯,小型企業會面臨更加艱難的生存境地。

  業績承諾曾爽約 綜藝股份愛講故事

  事實上,縱觀綜藝股份的發展進程便不難發現,綜藝股份的歷次資本運作中,很多都有著不錯的“故事”。

  2014年之前,這家公司是圍繞著新能源新材料和資訊科技所展開佈局的綜合性企業,其産品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站、晶片設計及應用、軟體及網路服務等。此外,公司的股權投資也是風生水起,投資標的覆蓋保險、食品、消費品等多個行業。至此,公司手上就已經有了不少“故事素材”——光伏概念、新能源概念、量子通信、雲計算電子商務等。

  不過,綜藝股份的“多元化”之路還沒有停止。2014年其先後收購手機遊戲、網際網路彩票的相關企業股權為其再添看點。2015年9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又出資9600萬元受讓大唐智慧卡60%股權,與“金融IC”概念牽線。此外,2015年12月和今年4月,其控股子公司北京掌聲明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益能達金融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掛牌新三板

  據報道,如果算上收購中星技術成為安防概念股,綜藝股份目前已經集超過10個炒作概念于一身。可現實是,當綜藝股份故事越講越多,其每股收益卻直線下滑,2015年的業績虧損預計也會給公司的每股收益帶來上市以來的第二次負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綜藝股份在收購的標的資産未達到業績承諾這方面有過“前科”。

  2014年,公司先後收購了多家公司的股權,完成了網際網路彩票與手機遊戲的産業鏈佈局。在網際網路彩票方面,公司累計支付3.43億元收購包括北京盈彩暢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好炫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四家從事網際網路彩票業務的公司股權。而為了進入手機遊戲領域,公司也不惜斥資3.3億元受讓掌上飛訊68.24%的股權。然而,上述標的中有一半的企業未能達到2014年度業績承諾金額。

  北京盈彩2014年應完成業績承諾為不少於2548.26萬元,但實際實現額度僅為793.71萬元,完成度為31.15%;上海好炫2014年應完成業績承諾不少於462.66萬元,實際完成308.66萬元,完成度為66.71%;掌上飛訊在2014年應完成業績承諾不少於5176.6萬元,實則扣非凈利潤為4018.89萬元,完成度為77.64%。

  對於諸多疑問,記者曾致電綜藝股份董秘辦,對方表示董秘正在開會。此後,記者又向綜藝股份發去採訪郵件,但截至發稿前,並未獲得回復。

綜藝股份(600770)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