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青青稞酒固態釀造法存疑 兩款産品違規添加紐甜

  • 發佈時間:2016-05-03 07:12:3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旗下兩款産品違規添加甜味劑,當地企業稱青稞酒確有“勾調”環節。

  一貫宣稱健康生態的青青稞酒,旗下兩款産品最近被國家食藥監部門檢出違規添加紐甜。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紐甜”是一種功能性甜味劑,甜度較高,國家允許酒企在生産過程中合理使用紐甜,但在純糧釀造酒中則不允許使用。

  不過,對於産品中出現的“紐甜”的來源各説不一。

  青海省海東市市場監管局在事後現場檢查中,未發現其購買、使用和添加“紐甜”狀況,青海省食藥監局在公告裏專家分析稱是包裝及運輸中的二次污染。

  不過,白酒專家蔡學飛此前對媒體表示,上述兩款産品價格在40-80元區間,這樣低的單價不可能是純糧釀造。

  4月27日,長江商報記者輾轉聯繫到青青稞酒當地一位酒企中層人士,他告訴記者,其實他所在的酒廠也被查了,這個東西(添加劑)哪家廠都有,但政府監管力度加大,對企業是好事情。

  在2013年3月,青青稞酒生産的青稞酒及所屬種植基地就獲得有機産品認證,此次違規添加事件無疑給企業蒙上陰影。

  4月27日,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青稞白酒的自身屬性是它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有力武器,但市場認知度低和消費體驗缺乏,需要長週期來改善,其未來發展前景還是看好的。

  兩款産品違規添加“紐甜”

  4月21日,青青稞酒旗下兩款産品被檢出違規添加“紐甜”,青海省食藥監局要求生産經營企業所在地監管部門查明不合格産品的批次、數量和發生問題的原因,並依法處理。

  據國家食藥監局官網4月21日發佈的資訊公告顯示,被抽查的屬於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神仙釀酒(窖藏)和青稞王酒,規格型號分別為500ml/瓶42%vol和500ml/瓶43%vol.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抽樣編號為GC1663110007、取樣地為在西寧市城中區的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第一分公司,在此處抽檢的為“42度神仙釀酒(窖藏)”,生産于2015年8月17日,抽檢結果為紐甜超標,為不得添加類,抽檢不合格産品;另外,“43度青稞王酒”在位於樂都縣碾伯鎮的樂都縣華東精品生活超市被抽檢,抽樣編號為GC1663110013,生産于2015年8月29日,也為紐甜不得添加。上述兩款産品均為抽檢不合格樣品。

  據了解,“紐甜”是一種化學合成的功能性甜味劑,在白酒中可以增加白酒口感和香醇度,紐甜在我國也適用於各類食品生産,在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有著明確規定,發酵酒的“紐甜”最大使用量為0.033g/kg.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專家指出,國家規定允許酒企在液態法釀造過程中合理使用紐甜,但是在固態法白酒中,也就是純糧釀造酒中並不允許添加,青青稞酒被點名便屬於此類情況。

  據了解,神仙釀酒(窖藏)和青稞王酒是青青稞酒的低端産品,主要在青海省內銷售。

  4月25-26日,針對紐甜超標及添加的原因、自查進展以及召回等相關事宜,長江商報記者向青青稞酒董秘、公司證券部以及投資者關係北京辦公室致電求證,均被拒絕。

  4月26日,公司證券部一男士在電話裏告訴記者,目前還不太清楚狀況,讓記者留意“公司公告”。

  然而截至記者發稿,青青稞酒並未針對此事發佈公告。

  4月27日,長江商報記者輾轉接觸到一位要求匿名的互助縣當地某青稞酒業公司中層,他所屬公司也在互助縣威遠鎮內,他稱之前與青青稞酒有過供應原材料的合作,並表示這東西(添加劑)在好多酒廠都有,當地就有10多家青稞酒廠。

  不過,他認為,加大監管力度是對大家是好事,因為青稞品牌價值在提升。

  “紐甜”從何而來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2760-2014)中顯示,“紐甜”屬於食品添加劑,但不得在固態法釀造白酒産品中檢出。

  而被查的神仙釀酒(窖藏)標注為古井水、青稞和豌豆,業內專家表示,從標注的資訊來看,應該是固態法釀造。

  那麼“紐甜”,到底從何而來?

  4月27日,青海省食藥監局綜合協調與應急管理處發佈公告顯示,“海東市市場監管局經對涉查企業原料庫、食品添加劑專庫、原料採購記錄、生産臺賬記錄的檢查,未發現企業購買、使用、存放‘紐甜’的行為和記錄,也未發現人為因素添加的情況”。

  在公告末尾,針對“紐甜”的來源,專家分析認為,“檢出的‘紐甜’可能出現在自製純水設備定期清洗過程中使用檸檬酸或加工助劑(活性炭、硅藻土)在包裝及運輸過程中可能産生二次污染,帶入了微量的‘紐甜’成分,導致該批次産品中檢出紐甜”。

  青海省食藥監局提出處置具體措施,一是要求企業進一步分析原因,自查生産過程,進行整改;二是責令企業立即召回檢出問題産品。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上述專家的分析將“紐甜”的來源,指向於清洗設備時帶來的“二次污染”。

  然而,兩款被查産品的釀造法依然受到市場廣泛質疑。據悉,目前神仙釀酒(窖藏)單價在40元左右,青稞王酒單價在80元左右。白酒專家蔡學飛此前對媒體表示,神仙釀40元的售價,除去分給渠道和終端的利潤,成本非常低,不可能是純糧釀造,基本上是固液法或液態法勾兌而成。

  4月26日至28日,長江商報記者以擬經銷青稞酒為由向西寧、互助兩家青稞酒企諮詢,兩家企業工作人員均對記者表示,青稞酒確實有“勾調”的環節,不可能有那麼多原漿酒。

  4月26日,互助縣當地某大型青稞酒公司高管向記者暗示,當地企業基本是以優級酒(純糧酒)“勾調”,但至於添加“哪些東西”則在與記者的通話中十分謹慎。

  業績承壓多元化拓展剛開始

  青青稞酒的上市,推動了青稞品牌價值提升,在青海當地有大大小小數十家以打青稞牌的白酒企業,青青稞酒是青稞酒的龍頭企業。

  2013年6月,青青稞酒被青海省商務廳授予“中國青稞酒之源”稱號。

  儘管此次被查,青青稞酒並未對外公開詳細資訊,不過,這在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看來,卻是隱含另一層含義。

  4月27日,梁銘宣接受長江商報記者專訪時認為,這實質上反映的是青稞白酒企業近年來業績增長乏力的尷尬處境。

  正如梁銘宣所言,青青稞酒最近幾年的業績呈現疲軟狀況。

  最近,青青稞酒發佈2015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達約13.63億元,同比上一年度僅上漲0.63%。在利潤方面呈現下降趨勢明顯,在2015年,其利潤達約2.31億元,2014年利潤為3.17億元,同比下降27.19%。

  青青稞酒將利潤下滑解釋為受到網際網路産品品類和線上推廣成本影響。

  去年6月,青青稞酒耗資1.44億元收購中酒時代酒業(北京)有限公司90.55%股權,意在借助網際網路佈局線上,增加企業營利點。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中酒時代公司運營主體主要是中酒網,中酒網一直虧損。

  公開資訊顯示,中酒網2014年也在虧損,2014年實現營收1.68億元,凈虧6565.01萬元。2015年下半年實現營收8319.56萬元,凈虧4162.96萬元。

  曾經被作為青海省政府指定用酒,隨著“三公消費”嚴控,青青稞酒此前借此進入年銷售10億元白酒企業陣營後,在白酒類上業績有所抬升不太容易。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髮現,就在去年,青青稞酒在市場上動作不斷。

  去年上半年,青青稞酒旗下天佑德青稞酒獲得進入美國烈酒市場準入認證,公開資訊顯示,當年公司簽下一筆大訂單,僅出口就會給公司帶來4000萬元左右的業績。

  另外,該公司還斥鉅資在美國收購佔地6000畝的馬克斯威酒莊,公開資訊顯示,酒莊擁有建築面積為23662平方英尺的酒廠及14995平方英尺的地下酒窖。

  另外,青青稞酒斥資1.25億元在西藏設立的工廠,青稞酒年生産能力達3000噸,主要輻射西藏等市場區域。

  青稞酒在白酒業內屬於細分市場,梁銘宣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國內白酒産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青稞白酒的自身屬性給予了實現差異化競爭的優勢,未來發展前景還是看好的。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青稞白酒“走出去”必然也會面臨各種風險,國內外飲酒文化上存在差異,白酒企業在開拓國外市場的過程中面臨本土化難題。

青青稞酒(002646)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