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年報七成報喜 上市藥企擬定今年業績增長“配方”

  • 發佈時間:2016-04-20 08:52:4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霽晨

  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延續了增長的主基調,已披露業績公司中近七成“報喜”。在憑藉新産品、新技術及新業務獲得好成績後,眾多醫藥上市公司又馬不停蹄地配置其2016年的“高增長良方”。

  2015年年報披露漸近尾聲,各行業的景氣狀況也已冷暖分明。其中,作為重要的抗週期板塊,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依然延續了增長的主基調,近七成已披露業績公司“報喜”,其中又有約四分之一的公司增速在50%以上。回顧2015年,“網際網路+”激活網際網路醫療、“藥審改革”打開創新藥市場,“健康中國”戰略助推醫療服務掘金熱潮……這些積極因素在2016年仍然構成行業增長動力,而醫藥類上市公司自身的轉型意向及戰略規劃,則將決定其能否獲得超額“紅利”,實現領跑。

  創新驅動業績高增長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4月19日,滬深兩市已有192家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披露2015年年報及業績快報,其中近七成公司實現業績增長。從增速看,業績增長在50%以上的公司有35家,約佔“報喜”公司總數的26.12%;而海翔藥業西藏藥業哈藥股份等14家公司2015年業績均迎來翻倍式高增長。另一方面,還有58家公司去年業績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天目藥業東北制藥華神集團*ST明膠等6家公司則出現虧損。

  從細分行業來看,醫療服務和醫藥商業公司幾乎呈現全線增長。與之相比,擁有龐大收入基數的中藥、化藥及生物製劑企業則業績分化明顯,有凈利潤增長近八倍的,也有業績首虧超過千萬元的。

  而細究藥企高增長“秘方”,創新是其中關鍵的“一味藥”。隨著新産品、新技術、新業務進入回報期,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往往呈現爆髮式增長。

  如哈藥股份,其高增長的背後正是創新研發驅動。2015年,公司進一步強化新藥研發體系建設,報告期內申報專利40件,其中發明專利29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鹽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治療腸癌)生産批件獲批,進一步擴大了扛腫瘤産品線,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2015年,哈藥股份實現凈利潤5.80億元,增長134.77%。

  此外,有拳頭産品在握,輔之以創新的行銷模式,也是一些公司高增長的“秘方”。如啟迪古漢就借此“脫貧致富”,在穩固公司拳頭産品“古漢養生精”市場的基礎上,通過行銷體系和銷售模式優化調整,逐步培育新市場和新的消費群體。2015年,公司中成藥産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95億元,增長45.09%;凈利潤2237.23萬元,實現扭虧為盈,由此“脫星摘帽”。

  而在重組後的“起步年”,海翔藥業2015年在醫藥和染料兩大主營板塊全面發力,保持業績高速增長。據公司年報披露,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64億元,增長86.83%,實現凈利潤5.16億元,增長865.24%。其中,醫藥板塊實現營收12.3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50.03%。海翔藥業表示,通過優化産品結構,加大國際定制合作,公司醫藥業務盈利大幅增長。

  同樣,受益新型業務順利推廣,爾康制藥2015年業績頗具看點。報告期內,公司澱粉及澱粉囊系列産品實現銷售收入突破6億元,為業績作出較大貢獻。公司2015年實現凈利潤6.05億元,增長109.71%。爾康制藥進一步透露,公司阿莫西林(澱粉膠囊)預計將在2016年上半年投入市場,産業鏈進一步得到延伸。

  至於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這兩個細分行業,探索其全線增長動因,網際網路醫療等新興市場“造富”的能力不容小覷。如通策醫療去年實現凈利潤1.92億元,增長74.79%。高增長不僅依靠公司口腔醫療服務收入,還得益於其積極拓展創新醫療服務市場。

  藥企“對症下藥”配“良方”

  在憑藉新産品、新技術及新業務獲得好成績後,眾多醫藥上市公司又馬不停蹄地配置其2016年的“高增長良方”。而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十九屆中國醫藥産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醫藥行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特別為藥企掘金“十三五”開出四味“良藥”:走國際化之路、發展生物技術、面向大健康、運用“網際網路+”。

  在於明德看來,藥企的國際化是大勢所趨,尤其在藥品創新生産方面。“企業要用國際最先進的技術標準把我國藥品品質水準提上去,把中國的産品送到國際市場,並用國外巨大的市場資源發展醫藥産業,以産業升級解決産能過剩的問題,加快使中國由醫藥大國向醫藥強國轉型。”于明德表示。

  而上市藥企對接國際市場最便捷的手段便是海外並購。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藥企並購金額達到1000億元,增長約80%,公開披露的並購案例多達260起,其中約有10%為海外並購。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相對於國內資産,海外資産估值較為合理,並購海外資産不僅可拓展國際市場,更有利於優化公司業績指標。

  于明德還進一步指出,生物技術將成為國家未來發展重點。以精準醫療、基因檢測、細胞免疫、單抗等為首的創新生物技術産業正受到國家政策及産業資本的雙重扶持。近兩年來,中源協和安科生物千山藥機達安基因等上市公司均已成為掘金基因檢測及細胞診療的主力軍。

  其中,千山藥機不僅在2015年度加大在精準醫療領域的投資,還在2016年經營規劃中表示,公司今年將重點搭建集“基因檢測+遠端醫療+實時監測+私人定制健康管理綜合解決方案”為一體的有特色的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平臺。公司將以高血壓作為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業務的出發點,將公司在該領域的佈局協同化、産業化,探索實施公司慢病精準管理與服務業務的新模式,形成公司新的競爭優勢。

  此外,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積極推進,市場規模達8萬億元的大健康産業和“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正進入産業發展“快車道”,上市藥企也紛紛瞄準網際網路醫療及健康服務産業。

  整體來看,中藥、化藥企業對掘金大健康産業熱忱普遍高漲。如啟迪古漢就表示,將做大做強以古漢養生精為核心的中藥保健産業,豐富養生保健品的層次和範圍,逐步延伸産業鏈條,尤其是在通過非公開發行引入戰略投資者後,公司將加大對大健康産業的佈局。吉林敖東也坦言,2016年將加大對大健康産品的投入,圍繞“酵素、人參、梅花鹿”資源,開發出具有保健功能的系列産品,同時對現有産品進行升級。

  而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公司則更願意投身網際網路醫療,以新興業態和商業模式為公司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2015年,樂普醫療就積極拓展移動醫療助力主業發展,公司希望通過心血管及家用智慧醫療設備研發及並購,打造智慧移動醫療設備産能。同時,在國家大力推進分級診療的背景下,樂普醫療的心血管遠端網路醫院平臺也發展得如火如荼。據公司2015年報透露,報告期內,公司已簽約開業200余家基層診所,每週為2000余位患者提供免費(暫時)遠端就診服務。

  此外,華潤萬東魚躍醫療等上市公司也均將遠端慢病管理、遠端醫學診斷為主的網際網路醫療,列入其2016年經營“配方”之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