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恒大欲私有化回歸A股 或同時借殼嘉凱城與廊坊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4-15 07:08: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 崢  責任編輯:閻明煒

  “恒大肯定是想回歸A股,嘉凱城廊坊發展都可能成為被借殼的對象。相比于同樣希望登陸A股市場的萬達,恒大這次無疑是搶佔了先機。”針對近日恒大舉牌廊坊發展並將入主嘉凱城的消息,有知情人士這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同時,《證券日報》記者獨家獲悉,恒大在回歸A股前,很可能進行私有化,從而實現在A股市場的整體上市。由於此前恒大曾連續回購股票,目前集團大股東持股比例已高達74.3%,倘若私有化,可以説毫無阻力。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龍頭房企回歸A股市場是大勢所趨,央行持續的降息降準,使得資金成本大幅下降,同時國內融資較為便利,尤其是公司債方面,規模也較大。此外,顯著高於海外市場的估值,也是恒大等公司選擇回歸A股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悉,目前除恒大與萬達外,同樣在香港上市的富力此前也宣佈已重新啟動發行A股計劃。而主要從事房地産經濟業務的搜房,則拋出了借殼萬里股份的方案。

  舉牌廊坊發展

  4月14日,廊坊發展公告稱,因籌劃可能涉及資産重組事項即日起停牌。

  同時,當日的公告還顯示,就在公司停牌前兩日,即4月11日和4月12日,恒大通過大宗交易及集中競價累計買入公司1902.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005%,構成舉牌。涉及資金約2.91億元,成交均價為15.30元/股。

  公開資料顯示,廊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電子産品銷售、技術服務業務、房地産諮詢、租賃等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廊坊發展的第一大股東廊坊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廊坊投資”)持有廊坊發展5048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3.28%。廊坊投資作為廊坊市土地儲備交易中心唯一一家下屬公司,手中握有較多優質資産,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廊坊市國資委。

  不過,廊坊發展近些年的業績並不理想,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73.95萬元,但是由於資産計提減值5829.40萬元等原因,公司全年虧損6448.20萬元。

  恒大方面則表示,此次舉牌是出於對廊坊發展未來業務發展前景的看好,其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並結合廊坊發展的業務發展及其股票價格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繼續增持或減持。而恒大地産通過這兩天的增持,已成為廊坊發展的第二大股東。

  對於恒大的舉牌,有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的主要概念股,廊坊發展確實有一些獨有的優勢資源,如何能夠和廊坊投資緊密合作,無疑可以更好的分享京津冀一體化進程帶來的紅利。但相比較而言,恒大更為看重的,是廊坊發展的殼資源,作為一隻小盤股,截至停牌前,公司的總市值僅63.23億元。“畢竟,對於收購方來説,標的公司的市值和股本越少,其購買的成本越低,且收購後容易控股。同時,一般盈利水準低,負債較高的企業股東也更願意脫手轉讓手中的股份”。

  同時相中嘉凱城?

  在舉牌廊坊發展的同時,有消息稱,恒大還有意入主嘉凱城。

  4月14日,嘉凱城發佈公告稱,公司國有股東浙商集團、杭鋼集團和國大集團以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以不低於3.79元/股的價格聯合協議轉讓9.52億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2.78%。3.79元/股的價格較公司停牌前股價折價約17.25%,初步估算本次股權轉讓價格合計約36.09億元。

  根據嘉凱城2015年三季報顯示,浙商集團、杭鋼集團和國大集團分別持有嘉凱城28.46%、15.02%和18.96%的股份。轉讓成功後,除國大集團保留9.66%的股份,浙商集團、杭鋼集團都將從公司徹底退出。

  不過,相比于上述三大國資股東的退居幕後,更讓人關注的是嘉凱城對擬受讓方資格的限制條件。

  根據照嘉凱城的公告,此次股份轉讓的擬受讓方或其所屬集團公司主營業務須為房地産開發業務,2015年度房地産銷售金額不低於2000億元且銷售面積不低於1500萬平方米,擁有不少於300個正在開發建設及待開發建設的項目。

  而按照這個標準,國內同時符合上述三個條件的房地産企業,僅有萬科、恒大和綠地。由於萬科、綠地已經在A股上市,且萬科深陷股權之爭自顧不暇,所以市場普遍認為,嘉凱城的這個轉讓條件可以説是為恒大“量身訂制”。

  資料顯示,嘉凱城以上海為核心開展住宅開發業務,重點發展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其三大業務板塊分別為住宅地産、城鎮生活服務平臺以及房地産金融業務。截至2015年6月底,嘉凱城住宅業務在建項目8個,在建面積152.3萬平方米。有知情人士也指出,恒大對嘉凱城在江浙的土地資産也頗為中意。

  不過,根據公司的業績快報顯示,嘉凱城2015年虧損23.43億元。原因為房地産項目銷售規模大幅下降,一線城市交付項目數量下降更為突出,毛利空間縮減顯著;公司戰略性城鎮化建設投入進一步上升,尚未進入産出階段。

  恒大距私有化僅一步之遙

  那麼,如果恒大同時收購兩家A股公司,會不會造成同業競爭呢?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恒大目前除了地産主業外,已完成金融、網際網路、健康、文化旅遊等産業的佈局,成為一家綜合性企業集團。即便同時收購兩家A股公司,恒大的選擇注入的資産上,餘地很大。

  實際上,恒大地産集團主席許家印在2015年全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恒大地産”應該更名,可以更名為恒大控股、恒大投資或其他更能反映其産業綜合性的名稱。

  知情人士也指出,“以‘地産’名義上市的恒大,目前市場更多是以地産公司的標準去衡量其價值,明顯不夠客觀,要一舉扭轉這局面,更名並重新上市無疑是一條不錯的路子,而目前,火熱的A股市場則是最佳的選擇”。

  據悉,去年恒大連續回購股票,共回購約19.23億股,涉及資金102.99億港元,而在前年恒大同樣實施了鉅資回購,以約58.50億港元回購了17.63億股。期間雖曾增發股票,但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已高達74.3%,逼近大股東持股的最大限值75%,距離私有化僅一步之遙。“在回歸A股這件事情上,應該説許家印是早有謀劃,提前做了戰略佈局,從目前的情況看,許老闆這步棋走的還是很漂亮的”,有券商分析師指出,“現在A股融資增發都非常方便,且成本很低,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援,同時就房地産公司來説,同量級的A股公司市盈率普遍高出H股數倍,回歸A股也有助於恒大估值的修復”。

嘉凱城(000918) 詳細

*ST坊展(60014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