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大佬激辯2016三大難題 中小基金公司發展滯後
- 發佈時間:2016-01-15 09: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2015年是基金髮行史上最輝煌的一年,公募基金總規模達到了8.4萬億,創歷年新高,較2014年上漲了85%。然而在繁榮發展的外表下,公募基金行業仍存在諸多難題,一些新的行業困局也涌現出來,在最新召開的第十屆財經風雲榜基金分論壇上,多家基金公司大佬暢談2016年公募基金正面臨的三大難題,同時也為公募基金的未來指明方向。
中小基金公司發展滯後
中小基金公司的代表,方正富邦基金總經理鄒牧認為,在市場激烈震蕩中,中小基金公司依然困難。投研能力薄弱、隊伍穩定性差、市場投入不足,都是中小基金公司不得不面對的難題。鄒牧坦言,面對這樣的困境,他也曾感到困惑。回顧接手方正富邦基金的這幾年,鄒牧認為基金公司的本源就是創造業績和品牌功能,今年方正富邦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産品的收益都比較不錯,這也是公司堅持投資管理的結果。
另外,今年方正富邦首次提出了基金公司對商業銀行的一站式服務,即公募的定向、專戶的定制和子公司的定投。
事實上,正如鄒牧所説,近兩年逐步成長起來的中小基金公司前海開源、財通基金等都是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化發展路線,在市場份額已被大公司瓜分所剩無幾的背景下,做好投研找準特色化發展路徑無疑是中小型基金公司突圍的關鍵。
主動管理型股基坐冷板凳“雖然公募基金主動管理型股基長期業績可觀,但多年以來基本沒有增長,究竟是産品問題還是客戶問題。”嘉實基金副總經理李松林在論壇上拋出了這個令公募基金業感到尷尬的話題。
數據顯示,2010年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為1.05萬億元,截止到2015年9月30日,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仍僅有1.06萬億元。具體來看,2011-2014年四年間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一直都在1.05萬億-1.06萬億元之間。惟獨去年最後一季度,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由1.06萬億元增長到1.2萬億元,增幅大概為15%。但去年整個公募基金卻由4.6萬億增長到8.4萬億,增長85%,這期間主動管理型股基的貢獻並不大。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李松林在論壇中表示,這需從投資者結構來分析。首先,今年83%的增長主要來自於貨幣基金、混合的打新基金以及分級基金,而這些投資者通常是機構。所以,多年以來我們看到公募基金的規模增長實際上是機構在做自己的配置,間接帶來公募基金規模的增長。因此,主要以散戶為投資標的的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這麼多年來基本沒有增長。
對此,李松林也給出解決方案,他認為,以普通投資者為標的的公募基金規模想要增長,投資者教育是關鍵。也許要在投顧方面多做一些工作,這個問題需要我們著重思考,只有把這個問題很好地解決了,整個公募基金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預期收益率或下行
2016年開年,A股市場動蕩不安,公募基金業內普遍認為今年的二級市場投資收益將遠不及去年。
中郵基金任澤松認為,“2016年肯定比前幾年難做,前幾年每年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但今年從宏觀上來講整個經濟環境卻並非有利,流動性寬鬆的邊際效應在遞減,流動性的寬鬆也是有限的,面臨匯率風險的情況下,我們覺得整個2016年股票市場的機會可能沒有前幾年那麼好,今年的預期收益能夠做到10%以上就已經不錯了”。
益民基金投資總監鄭研研表示,“2016年整體的收益情況肯定不會有前兩年那麼好,對於政策面、資金面,包括宏觀經濟方面確實也基本上都不如2015年。我覺得2016年可能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講他們更難把握住2016年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買QDII産品,買海外基金的預期回報率應該沒有國內基金高,現在國內A股的指數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吸引力正在增加。所以,在配置上為了規避人民幣貶值與美元升值,建議多配一些海外資産。但是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2016年A股的預期回報可能比海外基金的回報還要高一些。 ”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師楊德龍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