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年報暴露補貼亂象

  • 發佈時間:2016-04-14 03:34:11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霽晨

  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披露進入高潮,伴隨著“扭虧”“保殼”“業績衝刺”等關鍵詞的出現,政府補貼紅包也紛紛露臉。政府補貼多則幾十億,少則幾百萬,上市公司各取所需,有的公司實現了扭虧;有的公司扮靚了業績;有的雖然有補貼紅包助力,但仍無法“脫貧致富奔小康”。

  面對眼下存在的諸多政府補貼,市場分析認為,政府補貼雖然能起到緩解燃眉之急的作用,但上市公司不應對此形成一種依賴,或是上癮。要想在資本市場站穩腳跟,最終還要在主營業務上下功夫。

  背景

  九成企業獲政府補貼

  每到年報披露季,政府紅包就滿天飛,成為A股市場的一齣大戲。企業收到的紅包金額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公佈2015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2015年獲得政府補貼款的公司近九成。整體來看,政府補貼的金額多則幾十億,少則也有幾百萬。這其中大手筆紅包不在少數,政府出手毫不吝嗇,多家上市公司2015年紅包金額同比實現翻番。

  例如,一直靠政府補貼屢屢渡過難關的中國遠洋,2015年收到政府補貼款高達42.57億元,同比前一年大幅增加了25.14億元,接近翻番。

  2014年的“虧損王”中國鋁業收到的政府紅包金額也不遜色。公告顯示,中國鋁業2015年的政府補貼金額高達17億。與前一年的8.23億相比實現翻番。

  從上市公司公告的內容看,政府補貼的理由繁多,其中包括政策支援資金、政府發展資金、技術改造補助、企業獎勵、産業轉型升級引導資金等,也有打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中央補助資金、課題專項經費口號的。

  但歸根結底,政府在關鍵時刻的慷慨解囊,多半出於兩種理由:一是幫助上市公司順利扭虧,實現保殼;二是為公司扮靚業績添磚加瓦。

  類型一

  救命稻草

  事實上,收到政府補貼紅包已成為很多徘徊在連續虧損邊緣的上市公司保殼主要渠道之一。一些昔日的明星企業也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明星公司*ST夏利就是典型代表。

  4月1日,*ST夏利發佈年報,公司2015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34.04億元,同比增長5.34%,汽車整車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4.72%,公司本季度營業收入環比上季度增長21.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05萬元,同比增長101.09%,至此,*ST夏利成功擺脫了連虧三年,股票被暫停上市的命運。在此前的2013年和2014年,公司已連虧兩年。如果2015年繼續虧損,公司股票將被交易所實施暫停上市。

  然而,伴隨著*ST夏利在2015年的成功“脫貧”,其幕後的推手也浮出水面。*ST夏利年報顯示,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高達5.63億元。至此,市場人士才恍然大悟,關鍵時刻,還得靠政府出手相救,*ST夏利才得以起死回生。

  如同*ST夏利一般憑藉政府財政補貼眨眼變成金鳳凰的公司不在少數。例如ST宜紙報告期內的營業外收入高達3173萬元,其中的3172.40萬元均為政府補助。因此,公司在2015年實現凈利888萬元。

  淩鋼股份2015年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0.48億元,同比扭虧。而在扭虧背後,卻是2015年公司收到政府研發費用補助2.4億元、科技成果轉化産業化補助0.42億元、引進域外資金獎勵0.60億元以及用電補貼4.5億元,合計增厚營業外收入7.92億元。

  類型二

  扮靚業績

  這邊上市公司依靠政府補貼渡難關,另一邊一些上市公司依靠政府紅包扮靚公司業績。

  貝因美比亞迪去年業績現大幅增長,這其中政府補貼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中,貝因美2015年營業收入為45.34億元,同比下降10.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50.45%。而計入貝因美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1.24億元,較2014年增加了逾40%。

  另據比亞迪年報,公司在去年凈利潤達到了28.23億元,同比增長551.28%。而比亞迪業績飛漲的背後政府補貼功不可沒,對新能源汽車提供的政府補貼,每輛達8500美元。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達5.81億元。

  網宿科技也是扮靚業績的典型代表。公司3月31日發佈公告,公司收到上海市嘉定區國庫收付中心撥付的補助資金2832.40萬元。公司預計2016年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盈利18341.79萬元-22272.18萬元,上調為盈利20962.05萬元-24892.43萬元。

  鴻利光電4月11日晚間公告稱,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西鴻利收到由南昌臨空經濟區財政局下發的企業扶持資金540萬元。上述資金佔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5.75%,佔2015年度業績快報未經審計凈利潤的3.31%。該筆扶持資金被確認為2016年第二季度營業外收入。該項政府扶持資金將對公司2016年凈利潤産生積極影響。

  類型三

  杯水車薪

  對於多數上市公司而言,政府補貼是救命稻草、靈丹妙藥,也成就了不少烏鴉變鳳凰的案例,但也有例外,有些公司即便收到政府紅包,仍無法“脫貧致富”,政府補貼的那點銀子顯得杯水車薪。

  杯水車薪的現象在上市鋼鐵公司的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多家鋼鐵公司雖然獲得了政府動輒幾億的慷慨解囊,但仍無法實現“脫貧致富”,2015年的虧損幅度仍不小。

  以重慶鋼鐵為例,公司3月30日發佈年報,公司2015年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虧損59.87億,同比下滑11741%。而2015年公司還曾獲得政府補助達9.69億。在近60億巨虧的壓力之下,不足10億元的政府補貼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與重慶鋼鐵同病相憐的還包括馬鋼股份鞍鋼股份華菱鋼鐵等公司。其中馬鋼股份2015年年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8.04億元,同比下降2277.67%,而公司在2015年獲得政府補助也超過2億元。

  華菱鋼鐵和鞍鋼股份獲得政府補助款均超過1億,但相比于兩家公司29.59億元和46億元的巨虧,1億元顯然無力回天。其中,鞍鋼股份還創出了1997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金額。

  觀點

  莫過多依賴補貼做好業務是根本

  政府對於上市公司的補貼行為本應該是一種獎勵機制,但目前在A股市場上出現的政府補貼現象,似乎已經成為上市公司依靠其達到脫貧致富等目的的代名詞,味道已經變了。對於上市公司中存在的諸多政府補貼亂象,108度資本創始人葉峰分析認為,政府補貼是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為了維護稅收收入和企業發展的平衡所做出的妥協。靠政府補貼可以解決上市公司短期財務數據難看的問題,但無法解決企業長期績效持續增長的問題,這種缺少頂層設計的補貼行為是一種戰略上的短視行為,上市公司如果一味地靠補貼來掩蓋業績上的短板,在資本層面等於是對投資者的一種戰術欺騙,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極為不利,值得投資者警惕。

  在企業發展的特殊時期,對優秀企業進行財政補貼,可以理解為一種雪中送炭的行為,但無序地進行補貼卻不對上市公司遭遇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客觀分析,最終的補貼不但無效,反而助長企業的不良習氣,並有可能導致其走向衰敗。

  葉峰強調,政府補貼只能在短時間內緩解燃眉之急,上市公司不應該對其形成一種依賴,或是上癮。要想在資本市場站穩腳跟,最終還要在主營業務上下功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