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億級市場在招手 亞太股份12億押寶無人駕駛
- 發佈時間:2016-02-23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李喬宇
中國汽車制動系統龍頭供應商亞太股份(002284,收盤價18.15元)未來發展重心已開始轉向“無人駕駛”領域。
日前,亞太股份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已經明確將智慧駕駛作為自身戰略方向之一。“智慧駕駛確實已成為公司戰略發展方向”,對此,2月22日,亞太股份董秘辦相關人士在電話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
“無人駕駛”是汽車智慧化和網際網路化的大勢所趨,市場預計2020年國內泛智慧駕駛市場空間達2300億元。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包括亞太股份、金固股份(002488,收盤 價18.53元)、均勝電子(600699,收盤價31.25元)等等在內的上市公司紛紛佈局該領域,而業內有分析認為,該領域的風險主要來自智慧駕駛技術發展低於預期、市場推廣及應用低於預期等。
重心轉向“無人駕駛”
1月21日,亞太股份在其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已經明確將智慧駕駛作為自身戰略方向之一,這是亞太股份首次對外明確其未來的發展重心,目前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汽車制動系統的設計、生産和銷售。
早在去年5月份,亞太股份曾公告稱,其與深圳前向啟創數位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向啟創)簽訂了《投資意向協議》,以增資的方式參股投資2790萬元,獲得增資後前向啟創15%的股權。據此,亞太股份踏出了佈局無人駕駛的第一步,緊接著,去年6月19日晚間,亞太股份再發公告,公司與鈦馬資訊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鈦馬資訊)簽署增資協議,以增資方式參股投資8200萬元,增資後佔鈦馬資訊11.88%的股權。據介紹,鈦馬資訊是一家定位於車載移動互聯網服務運營商。
此外,今年1月22日,亞太股份又與奇瑞汽車簽署《智慧駕駛技術合作協議》,前者將為奇瑞汽車提供智慧駕駛技術線控制動系統和控制模組的研發,産品供貨,整車安裝調試及技術服務等。此舉也被外界視為亞太股份切實推進了智慧駕駛産業化的發展。
與此同時,2月15日,亞太股份與北京汽車研究員總院、北京亞太汽車底盤系統有限公司簽署了《智慧網聯汽車合作開發戰略協議》。長江證券對此認為,本次協議是亞太股份與北汽智慧駕駛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將加速公司智慧網聯戰略的進程。
就在今年1月19日晚間,亞太股份發佈增發預案,擬募資22億元打造智慧汽車生態圈。其中,年産15萬套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驅動底盤模組技術改造項目(擬投入9.8億元)和年産15萬套智慧網聯汽車主動安全模組技術改造項目(擬投入1.5億元),是公司迎合智慧駕駛的發展、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突破發展的戰略佈局。
據此,算上投資2790萬元參股深圳前向啟創、8200萬元參股鈦馬資訊以及今年1月14日出資500萬元參股蘇州安智汽車、再加上定增項目所涉及到11.3億元投資,亞太股份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投資已經超過12億元。該公司2015年年報還未公佈,而2015三季報凈利潤為1.18億元。
從上述舉動不難看出,亞太股份在佈局“無人駕駛”領域的決心。而其業務轉型調整的背後則是傳統汽車市場的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5年1~6月我國汽車産銷量分別為1209.50萬輛和1185.03萬輛,同比回落6.96個百分點和6.93個百分點。
汽車産業鏈廠商競相佈局
智慧駕駛的興起,正在引發産業鏈各廠商的爭相佈局,不少上市公司或以參股、或者定增融資的方式紛紛進入該領域。
“我們汽車制動系統ABS是國內品牌第一家,另外公司的ESC産品是無人駕駛的最主要基礎模組”,對於佈局“無人駕駛”領域,亞太股份前述董秘辦人士稱,這些投資與公司主業也有聯繫。
總部位於浙江寧波的均勝電子也有意佈局“無人駕駛”領域。近日,該公司公告稱,擬募資86億元,用於合併美國KSS公司(9.2億美元)、對KSS增資(1億美元)、收購德國TS道恩的汽車資訊板塊業務(1.8億歐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6.6億人民幣)。
均勝電子對此表示,其與上述標的在業務、市場和資源等方面有良好互補和協同效應,並購後公司將成為汽車電子、汽車安全,特別是主被動安全、HMI、自動駕駛、汽車資訊和車聯網領域的全球頂級供應商。
此外,就在2月中旬,有投資者在全景網互動平臺上向金固股份求證,公司是否有無人駕駛業務?金固股份回應:公司參股公司蘇州智華專注于智慧駕駛的研發,集軟體、硬體的研發及生産于一體。
2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金固股份獲悉,“蘇州智華這項投資屬於公司的智慧駕駛投資,投資額為2000萬元,目前只是嘗試“。公告資料顯示,金固股份是國內滾型鋼制車輪最大的生産企業,主要從事汽車鋼制車輪的研發、製造、銷售。
據了解,智慧駕駛的行業發展路徑分三個階段:第一步,輔助駕駛;第二步,半自動駕駛;最後才是無人駕駛。市場預計2020年國內泛智慧駕駛市場空間達2300億元。
不過,有業內分析認為,“無人駕駛”市場風險包括汽車市場景氣度或持續走低、自主和網聯式智慧駕駛技術發展低於預期;市場推廣及應用低於預期;相關法規推出速度低於預期等。
“完全替代駕駛者的是無人駕駛汽車裏的智慧駕駛系統裝置,仍是由廠家生産供應,這對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技術、成本要求,就目前技術狀態而言,要在公共道路上做到完全替代駕駛者還有一定距離,相關技術難點突破將至關重要。“東吳證券研報亦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