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復盤寶萬之爭:前海人壽尚有約55億可增持萬科

  • 發佈時間:2016-01-28 09: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喬宇

  寶能、萬科股權之爭似已偃旗息鼓,但暗流涌動。

  1月23日,萬科發佈公告稱,已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一份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作意向書,還在與其他潛在對手方進行談判和協商。公司A股股票將繼續停牌。

  “寶萬之爭”這部年度資本大戲的上半場,在金融機構的支援下,寶能係通過令人眼花繚亂的交易結構完成了對萬科24.26%股權的收購。寶能係晉級第一大股東,萬科停牌而“上半場”告終。

  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下半場將懸念更大,寶能係選項之一的減持離場概率較小。“寶萬之爭”的下半場,資金仍將是關鍵。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粗略測算,寶能係能夠增持萬科的資金或仍有百億規模。

  寶能係資金騰挪“遊戲”還原

  去年12月24日,萬科A停牌,“寶萬之爭”上半場收場。

  自去年7月,前海人壽開始大舉買入萬科A股票,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最重磅的股權爭奪戰拉開序幕。

  去年7月、8月,前海人壽耗資約100億元買入萬科A股票。

  截至2015年中,寶能係旗下前海人壽總資産約999.46億元。按照“投資單一藍籌股票的餘額佔上季度末總資産10%”規定,前海人壽可用資金約100億元。相對應的是,去年7月-8月,前海人壽買入萬科A共計7.36億股,耗資約100億元,剛好觸及前述比例限制。

  前海人壽一份債券信用評級報告中指出,前海人壽2014年末投資資産久期3.39年,負債資産久期4.69年。從資産配置角度而言,前海人壽需要尋找長久期資産。

  前海人壽100億資金“彈藥”耗盡後,鉅盛華登場。去年7月、8月間,鉅盛華買入萬科A約9.26億股,耗資約110億元。

  但是,買入萬科股票前,鉅盛華資金並不充裕。鉅盛華的一份交易所公司債申報稿顯示,截至2015年6月末,鉅盛華手握約7.16億元現金,25億元寶能控股償還的委貸,17.23億元銀行未提用信貸額度,11.48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産,共計約60億元資金。

  60億元資金,與耗資約110億的股權收購相比,缺口巨大。這一資金缺口,被收益權互換和股票快速分批質押填補。

  鉅盛華于去年6月-8月與華泰、銀河、中信、國信四家券商簽訂收益互換協議。在進行現金質押後,向上述機構配資逐步買入8.87億股萬科A,鉅盛華再分次回購。在10月14日至10月20日之間,鉅盛華回購其中3.32億股,10月27日到11月17日回購5.57億股。其間鉅盛華還通過融資融券等方式零星買入,截至11月10日,共計持有9.26億股。

  同時,鉅盛華去年10月15日到11月9日將所持7.28億股萬科股權質押給鵬華資産。

  一位大型金融機構人士分析稱,“鵬華資産實為通道,某國有大行向鉅盛華提供了約80億融資。正是通過股權質押獲得的資金,鉅盛華完成了收益互換股權的回購”。不過,該國有大行拒絕就此事進行正面回應。

  同時,在前海人壽買入萬科股票後,鉅盛華謀劃完全控股前海人壽。

  2015年9月,前海人壽完成股權變更,在45億註冊資本不變的情況下,鉅盛華持股比例由20%上升至51%。

  浙商銀行登場,開始幫助鉅盛華完成對前海人壽的控股。去年11月30日,寶能控股將鉅盛華30.98億股質押給華福證券。這筆質押此後被證實為浙商銀行理財資金借道向鉅盛華融資。其中浙商銀行理財資金132.9億元,認購華福證券資管計劃優先級,寶能控股67億元認購劣後級。此後,浙商銀行回應優先級資金無法投資二級市場,只用來完成對前海人壽的控股和增資。但並未提及劣後級資金使用限制。

  截至2015年末,前海人壽實收資本增加40億元,資本公積增加20億元,鉅盛華從前海人壽原股東處購買13.95億股股權,而9月末,前海人壽每股凈資産約2.5元。

  去年12月初,鉅盛華七大資管計劃亮相,總規模187.5億元,按照3倍杠桿計算,鉅盛華出資約62.5億元。增持萬科A耗資96.5億元,持股5.49億股。上述資管計劃剩餘資金在91億元左右。12月7日至12月24日,鉅盛華又累計買入4.7億股。耗資80億左右。

  截至去年12月24日萬科停牌,通過鉅盛華(持有萬科股權17.6%)、前海人壽(持股萬科股權6.66%),寶能係共持有萬科股權的24.26%,為第一大股東。

  難以流動的萬科股權

  “寶萬之爭”下半場,寶能係是“進”,還是“退”?

  有大宗交易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證監會收緊大股東減持的背景下,寶能係資金短時間內退出變得十分困難”。某金融機構人士認為,現在整個交易最大的風險點正是流動性問題。

  由上述交易結構推斷,寶能係共動用資金合計400億元左右。

  “按照7%左右資金成本計算,每年財務費用約28億元;單純按照萬科2014年每股0.5元分紅計算,每年寶能係獲得分紅約15億元。”上述金融界人士如此分析。

  萬科作為一家擁有427.34億元現金、5700億元總資産的房地産標桿企業,在當前資本市場變化較大的情況下,復牌後股價走勢尚難預料。萬科A仍在停牌,已經復牌的萬科H股——萬科企業,截至1月27日,已從停牌前的24.1港元高位跌去了24.63%。

  如果萬科復牌後股價下跌,則寶能係有可能抹去之前的交易浮盈,甚至劣後理財資金出現虧損。

  “對於並購萬科這麼大規模的交易來説,完全退出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最終還款來源不可能依靠變賣股份來獲得。因此,不能用市場風險管理的模式來控制風險。安全墊、質押率都有可能失效。必須依靠借款主體的還款實力來退出,應該用非標資産的審查模式來進行風險評估。”有金融機構人士分析。

  主要還款來源方面,以寶能係主要資産之一前海人壽為例,其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顯示,截至2015年末前海人壽利潤總額高達30.98億。凈利潤同比增長2247%。而鉅盛華持有前海人壽51%股權。同時,寶能控股手中還有大量深圳地區的自持物業。

  不過,局勢也並非對寶能係十分不利。

  由於寶能係擁有萬科24.26%股權,為第一大股東,萬科重組計劃想要在股東大會獲得66.66%贊成票,需要股東大會的投票率至少在90%以上,且除寶能係外其他股東均投出贊成票。

  而簡單估算,前海人壽尚有約55億元資金可用來增持萬科股票。

  這是由於,截至2015年末,前海人壽未經審計的總資産為1553.56億元,可以用於權益類的投資為466億元,對單只藍籌股的投資額為155.35億元。截至2015年9月末,前海人壽可供出售金融資産中,權益類投資120.87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産中,權益類投資195.64億元;二者合計,權益類投資總額316.51億元。

  此外,鉅盛華發行的兩款資管計劃,合計總規模45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獨家報道,“南方資本廣鉅2號資産管理計劃”于2015年12月14日完成備案,初始規模30億元,其在投資者數量、管理人、託管人、投資範圍等項目上,均與此前的“廣鉅1號”相同。去年12月18日,“安信基金信心增持1號”資管計劃完成備案,起始規模15億元,明確投資于萬科A二級市場流通的普通股。

  公司債方面,鉅盛華準備發行的30億元小公募和15億元私募債,均于2015年11月20日獲得交易所反饋。不過,記者尚無法獲悉寶能係是否還有其他融資計劃等資金來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