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雞類上市公司轉型“自救”行業復蘇指日可待
- 發佈時間:2016-01-07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閻明煒
受經濟環境、消費者對白羽肉雞認知等因素影響,我國的白羽肉雞産業近幾年走的並不順暢。然而,隨著白羽肉雞行業週期漸進尾聲,行業內企業的不斷努力創新,我國的白羽肉雞産業復蘇的腳步漸行漸近。
轉型“自救”
一組統計數據顯示,在畜禽類中,曾經佔據霸主地位的豬肉受國內牛羊肉、雞肉産品的增長,其份額不斷下滑。而近20年來,我國雞肉産量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持續增長,雞肉成為僅次於豬肉的第二大肉類消費品,白羽雞肉佔比達到13.11%,其規模化程度在行業內已屬最高。
雖然我國的肉雞産業增速較快,但近幾年來,白羽肉雞行業攤上那些本不是事的事。這個被專家譽為“蛋白質最高、脂肪最低”的優質營養品,在“速生雞”、“藥殘雞”、“禽流感”、“六腿八翅”等事件影響下,不僅給消費者傳遞了錯誤認知,也讓這個行業飽受重創。
據記者統計顯示,A股市場中僅有益生股份、民和股份、聖農發展和仙壇股份4家白羽肉雞類上市公司,從業績表現來看,近幾年的行業低迷對公司業績産生較大的影響,而持續走低的雞肉價格成為拖累公司業績的主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4年來,雞肉價格都在低位運作,白羽肉雞類上市公司為了走出低谷,應對行業嚴冬,也在積極的努力著。試圖通過“自救”來改變業績下滑的頹勢,用創新來推動行業的發展,目前來看,企業的自救效果已經逐漸體現出來。
作為國內最大的父母代籠養種雞養殖企業,民和股份已形成了以父母代肉種雞飼養和商品代肉雞苗生産為核心, 肉雞養殖、 屠宰加工與生物科技相結合的較為完整的迴圈經濟産業鏈,在行業調整週期內,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研發創新,為公司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公司不僅自主研發了肉種雞、商品雞全程籠養技術,其雞苗孵化也是世界領先的。
民和股份董事長孫希民對記者表示,近年來公司投資建設了糞污處理大型沼氣發電、糞污處理沼氣提純壓縮項目,創建了以微生物産業為中心的新型工業化農業。通過努力,公司研發的“新狀態”生物全能型生態肥目前已經在全國多數地區試點。
而在“種”上做足文章的益生股份,面對行業困局,公司也在積極的推動多元化發展以提升企業實力與抗風險能力。
益生股份董事長曹積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白羽肉雞這個優良品種,是世界各國的育種專家上百年持續不斷努力的結果,有著不可替代的基因優勢。白羽肉雞在中國的養殖歷史有30多年,但到目前為止,大量的祖代雞還得從美國、法國坐飛機到煙臺,希望國內的科學家能夠儘快攻破育種難題,而益生股份也願意為培育本土雞種下本錢。
在2015年剛剛登陸資本市場的仙壇股份,自公司成立以來就圍繞機制創新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推出“公司+農場+自養場”的經營合作模式,為應對行業寒冬,公司投入鉅資來改造養殖環境,不僅與農民利益捆綁在一起,公司也得到發展壯大,這種雙贏的模式還帶動了當地産業發展。
仙壇股份董事長王壽純對記者表示,公司通過肉雞立體養殖技術改造擴大養殖規模、降低養殖成本、提升盈利水準、減少環境污染,建設生態友好型養殖模式,未來公司還會加大産品深加工業務。
據記者了解,仙壇股份的定增方案目前正處在證監會反饋意見過程中,根據其募集資金的投向來看,包含熟食品加工項目的投資以及商品雞飼養立體養殖技術改造項目。
而在業內分析師看來,白羽肉雞行業走過4年的低谷期,隨著祖代雞去産能化的持續,以及行業內公司不斷的創新轉型,白羽肉雞産業走出行業低谷,即將迎來行業新的拐點。
行業拐點可期
在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咼于明看來,白羽肉雞不存在轉基因、使用激素等問題。相反,白羽肉雞是很優秀的營養産品,也是一種廉價的優質蛋白産品,其蛋白質含量在畜禽類産品中最高,為24%,而脂肪含量最低,為1%。同時,作為資源節約型産業,國家應該加大對白羽肉雞産業的扶持力度,行業內企業應通過科技創新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行業專家看來,白羽肉雞屬於朝陽産業,而目前所受到的“待遇”顯然有點不公平,白羽肉雞不管從營養價值還是節約資源方面,都應該被重視。
不過,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者的購買力在下降,而白羽肉雞産業的去産能化依然在繼續,企業的轉型目前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白羽肉雞産業何時能走出低谷,成為禽類産業中最受消費者“待見”的産品,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推進。從當前相關上市公司的舉措來看,通過行業內企業的努力,白羽肉雞産業走出低谷的時日可期。
安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與以往幾輪週期不同,此輪白羽肉雞産業週期是在經濟疲軟,消費不振的背景下發生的,但隨著國內去産能化提速,相關上市公司的低谷期已經過去,黎明正在來臨。
安信證券分析師表示,由於國家對美國、法國祖代肉種雞引種實施封關,當前國內祖代可引種源只剩下紐西蘭一處,但紐西蘭祖代肉種雞年産量僅20 萬套,完全無法滿足國內需要。這意味著2016 年國內祖代肉種雞産能去化進一步加速。
國聯證券分析師王承在研究報告中指出,2015年三季度白羽肉雞行情依然低迷,毛雞價格跌破5元/公斤,創7年來新低,雞苗價格也跌至0.5元/羽,父母代雞苗在10元/套左右徘徊,均處於成本線之下,行業虧損嚴重,但這種大幅虧損不可持續,去産能進一步加劇,預期將在後期有所反應,供給有實質性收縮,行業復蘇拐點已不遠。
同樣,東吳證券分析師馬浩博也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祖代肉引種量大幅低於均衡量,2016年雞價反轉確定。
白羽肉雞行業的去産能化使得行業供給得到收縮。在行業分析師對行業未來發展做出向好的研判的同時,白羽肉雞類相關上市公司也應該從多元化考慮,如何增加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也是擺在白羽肉雞類上市公司面前的難題,而産融結合正在被多元化發展的上市公司所青睞。
事實上,資本都有一雙可以借力飛翔的翅膀。農牧産業發展到今天,除了受外部影響因素較大外,其週期性等因素的疊加,導致其比較難得到銀行商業信貸或私募風險資本的青睞,但農牧産業卻是一個對資本需求極大的産業。農牧企業如何借力資本市場,做好産融結合這篇大文章,也正在被行業內企業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