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減持禁令即將到期 機構認為頂格減持概率低

  • 發佈時間:2015-12-30 01:43: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今年7月初,監管機構發佈公告,規定從即日起6個月內,A股大股東及高管不得減持股份。此禁令將在元旦後到期,近期已有包括牧原股份易聯眾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表達出減持意願。有券商研報稱,1月大股東潛在減持規模約在1.1萬元左右。但是,記者採訪的多家機構人士表示,在近期産業資本頻頻搶籌以及市場並未大幅回暖的情況下,大股東頂格減持的概率低,且目前市場對於該事件已經陸續有所反應,所以預料對市場造成的衝擊有限。不過,對於部分近期漲幅過高的中小市值股票,應警惕短期風險。

  頂格減持概率低

  中金公司發佈的最新研報表示,測算的1月份股東高管潛在解禁規模為1.1萬億元左右,佔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5.2%;一季度大股東和高管的解禁規模接近1.5萬億元,佔自由流通市值的7.1%。

  “陽光下沒有秘密。”北京大君智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呂長順表示,“如果大家都擔心減持解禁帶來的影響,那麼市場一定在這之前就調整到位了,解禁日當天反而應該表現正常。”他進一步解釋稱,近期市場的熱點恰恰落在産業資本增持的概念,包括證金公司在下跌中買了很多股票,保險公司最近也頻頻舉牌,所以除非大股東持有的股票佔比很高,否則如果此時減持,他們需要考慮股權分散甚至是公司易主的威脅,在這種擔憂下,大股東一般會比較“惜股”。另外,大股東減持一般是在牛市或者市場上漲過程中,一邊拉股價一邊減持,而不是一邊下跌一邊減持,“像今年4、5月時,那時是最好的減持時機,所以在目前點位並不高的情況下,大規模減持或者頂格減持的概率並不大。”

  北信瑞豐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高峰也認為,減持禁令到期對市場的影響總體來講是心理層面的,實際利空作用預料不大。當前的市場點位並沒有明顯高於禁令出臺時的點位,如果監管層擔心禁令到期會給市場帶來一定衝擊,也會公佈一些相應的措施進行對衝,所以當時減持禁令後還附上了一句話,即“到期之後減持本公司股份的辦法,另行規定”,這就預留了一定的調整空間,預計在1月8日之前會有一個具體的減持辦法出來,例如要求上市公司提前較長一段時間公佈大股東減持的數量或公佈其他限制性的措施,減緩市場的擔心。所以,他認為此事件的短期影響會小于大多數投資者的預期。

  申萬宏源在一份報告中也提到,三個邏輯使得大非解禁不構成A股市場的核心矛盾:首先,大非大概率是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即便減持仍受困“資産荒”,無法真正撤離股市;其次,管理層有能力引導大非解禁減持有序進行,市場賺錢效應減弱有違管理層當初限制大非賣出的初衷;另外,大非減持擇時加上市值管理動力提升,有助於緩和解禁對於股價的影響。

  中小創面臨壓力

  記者統計發現,在已公告大股東有明確減持意願的股票中,牧原股份是36隻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易聯眾則是19隻公募基金的重倉股,印紀傳媒羅頓發展分別被2和1隻基金重倉持有,國禎環保金貴銀業目前沒有公募基金重倉持有。

  “目前公告的或者有潛在減持動力的上市公司中,多以中小市值股票為主。眾所週知,近一年業績比較靠前的公募基金都十分熱衷於中小創,面臨減持壓力也會有所動作。加上每年年末藍籌都會有一波或大或小的藍籌行情,所以提前調倉換股也是比較常見的做法。我最近就騰出倉位買了一些電器、水電股,在市場中爭取不掉隊。”北京某中型規模的基金經理説。

  呂長順也提醒,除了上述原因外,近兩個月中小創上漲幅度比較大,所以在解禁日之前,不排除其持續震蕩的可能。“不過,對於專業投資人來説,最重要的還是看公司基本面,大股東減持不代表公司發展不好,這不是長期投資需要考慮的重點,只做短期避險考量。”他説。

  高峰稱,從積極的方面理解,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一般會選擇股價在高位的時期,等這波心理因素的影響完成後,且市場跟隨調整得較低,或許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買入時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