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六成上市公司業績預喜 凈利潤最高增幅3326.34%

  • 發佈時間:2015-12-24 10:16:4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時至年終,關於上市公司的年度業績開始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儘管2015年年報直到明年4月底才會正式出爐,但眼下上市公司陸續發佈的年度業績預告也足以給投資者重要的參考價值。根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12月22日,已有1083家上市公司公佈了2015全年度的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的公司數為659家,佔比達60.85%。

  業績預喜的公司分佈于資本貨物、材料、耐用消費品與服裝、技術硬體與設備以及食品、飲料與煙草等在內的22個子行業。依據Wind資訊的分類,業績預喜包含預增、略增、續盈、扭虧,相應公司數分別為200、246、139、74。Wind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共計159家企業本年度業績有望實現翻倍,其中包括冠福股份(002102.SZ)、巨龍管業(002619.SZ)等在內的10家企業年度凈利潤或可能實現10倍以上的增長。

  冠福股份10月27日首次披露2015年度業績預告,該公司全年度凈利潤約為1.8億元—1.95億元,凈利潤最大增幅達3326.34%。自7月6日起停牌的冠福股份于12月22日晚間宣告次日復牌,公司進行了5個多月的主營業務剝離事項終於塵埃落定。根據公司12月22日的晚間公告,冠福股份擬以4.3億元的交易價格將日用陶瓷、竹木製品等家用品製造與分銷業務和大宗商品貿易業務整體出售給同浮實業。冠福股份原先的主營業務包括日用陶瓷等家用産品的開發、生産和銷售,是國內重要的日用陶瓷生産商和供應商,但近些年來,公司主營業務出現虧損,致使冠福股份一度掙紮在退市邊緣,於是實現業務轉型成為公司繼續生存的唯一選擇。分析冠福股份轉型過程,不難發現,並購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業績提升。2014年10月,冠福股份斥資18億元並購醫藥中間體能特科技轉型大健康産業,而在停牌期間,公司再次積極實行並購,擬通過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香港瑞華藥業國際有限公司持有的寶眾寶達100%股權。

  巨龍管業本年度凈利潤最大增幅達2390.50%,凈利潤約為1.69億元—1.73億元,業績大幅預增的背後推手仍是並購。隸屬建材行業的巨龍管業是一家從事混凝土輸水管道研發、生産和銷售的科技企業,但自2013年起,公司的凈利潤就開始出現下降。同樣,並購成為公司改變業績下滑的首選途徑。在今年2月24日,巨龍管業停牌。停牌期間,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艾格拉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約30億元,進軍遊戲領域。本次收購也對公司的業績帶來直觀改善,根據其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幅達964.53%,而原因正是增加了艾格拉斯的營業收入。

  此外,本年度凈利潤最大增幅超1000%的還包括海王生物(000078.SZ)、奧特佳(002239.SZ)、江粉磁材(002600.SZ)、順榮三七(002555.SZ)、中關村(000931.SZ)、凱撒股份(002425.SZ)、明家科技(300242.SZ)以及山東如意(002193.SZ)。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如意,該公司2014年出現虧損,凈利潤為-0.02億元,今年則有望實現扭虧,凈利潤約為0.16億元—0.18億元。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在2015年的年度業績出現了危險信號。其中,119家企業更是首次出現虧損。

  中捷資源(002021.SZ)是目前凈利潤降幅最大的企業,其2015年凈利潤虧損約為3.99億元—4.01億元,凈利潤最大降幅為13394.08%。以縫紉機為主要産品的中捷資源在2015年遭遇了行業低迷的窘境,受此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明顯下降。為此,中捷資源於去年開始尋求轉型,在近10個月的停牌期內,該公司擬募集資金不超過81.9億元,用於收購江西金源95.83%股權、興邦資源60.00%股權,並投資若干項目,以實現向資源性行業轉型。不過,轉型所帶來的業績影響也是巨大的,根據公司三季報顯示,由於業務轉型所引發的破産子公司清算以及資産減值損失等均給公司的財務面帶來了負面影響。

  嘉凱城(000918.SZ)本年度預計首次虧損,凈利潤約為-23.00億元,降幅達6138.19%。該公司隸屬房地産行業,儘管目前地産銷售出現一定回暖,但地産投資並不樂觀。另外,就嘉凱城本身情況而言,公司房地産項目銷售規模大幅下降、稅務負擔及財務費用增加、戰略性城鎮化建設投入上升成為影響公司本年度業績的三大主因。

  在業績虧損嚴重的公司中,絕大部分公司都是年度業績首次出現虧損,具體包括華東數控(002248.SZ)、安納達(002136.SZ)、西部材料(002149.SZ)、康強電子(002119.SZ)、東方鋯業(002167.SZ)等,這些企業的年度凈利潤降幅均超過2000%。

  總而言之,外延式並購成為很多上市公司出現業績大幅增加的背後推手。不過,值得提醒的是,儘管並購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行業整合,促進産業結構優化並服務於實體經濟,但在出口、地産、企業盈利、壞賬等四大因素的制約下,目前實體經濟的發展依舊面臨著挑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