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入主萬業企業 浦東科投後手可期

  • 發佈時間:2015-11-18 10:32:32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從計劃出海收購境外資産,到終止重組更換大股東,萬業企業(11.08 停牌,買入)方案的變幻有些突然。不過,上證報記者從相關知情人士處獲悉,萬業企業一開始的重組對象之一就是浦東科投,此次終止重組並轉讓股權,更像是分步走,浦東科投入股或將留有後手。

  從産業資本的角度來看,浦東科投此次入股萬業企業更有著別樣含義:在並購大潮洶湧之際,PE、VC已經不甘於曾經的“綠葉”角色,它們正在從一級市場逐漸邁進二級市場。

  一套方案“分步走”

  “萬業企業原本就打算通過定增的方式引入浦東科投等重量級股東,同時收購境外積體電路企業股權。”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在其看來,“一勞永逸”的方案較為完整,但操作起來難度較大,尤其是收購境外資産,無論是法律問題還是技術問題,都過於複雜。公司已經停牌了5個月,仍無法拿出具體預案,只得先終止方案。

  “終止不代表徹底沒有資本運作,在符合各項監管政策的情況下,浦東科投將會有所動作,把原本想做的方案盡力完成。”該知情人士稱。

  記者還了解到,在2014年剛剛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浦東科投一直對資本市場心生嚮往,此前其曾與浦東國資委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有過深入洽談,但最終因種種因素未能成行。其此次跳出國資體系,選擇萬業股份,或許也説明瞭浦東科投的資本期待。

  抱有如此想法,浦東科投顯然不會拿下股權了事,此次其受讓股權很可能打開未來資本運作的空間。“未來將借助上市公司平臺,整合優質資産,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高上市公司價值。”

  行業競爭白熱化

  在業內人士看來,浦東科投如此急迫的叩響資本大門,還有一個深刻的行業背景因素。

  在政策的指引下,積體電路領域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資本密集化、技術密集化的趨勢愈加明顯。正因如此,行業內公司無不希望借助資本力量,並購獲取技術,完成産業佈局。

  就在一年前,浦東科投就曾高調宣佈,與中電投資共同完成對全球模擬與混合信號晶片供應商瀾起科技的收購。彼時,這項高達6.93億美元的收購被視為浦東科投佈局産業鏈的重要一步。

  “國內積體電路公司都在競相出海淘寶,從紫光收購展訊和銳迪科,到長電收購星科金鵬,一擲千金收購擁有核心技術的海外公司幾乎成了國內企業邁向世界前列的必選步驟。”滬上某行業分析師稱。

  其進一步分析稱,誰能拿出錢來買下資産,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先機,而最有效的籌資手段之一就是資本市場,日前同方國芯宣佈啟動800億元的超大定增計劃,也間接印證著行業的激烈競爭。

  或引領投資平臺上市

  此次股權轉讓方案中,浦東科投的“身份”格外引人關注。作為國資旗下的投資平臺,浦東科投一改此前戰略投資的角色,高調進場操刀運作,其深意值得思索。

  公開資料顯示,浦東科投目前主要從事並購投資、二級市場、股權投資三大業務板塊。其中,並購投資重點圍繞積體電路和醫療健康等高科技産業領域,開展跨境並購業務;股權投資則是圍繞智慧終端、雲計算、記憶體、智慧醫療設備、網際網路+、微創介入器械等領域開展;同時其也通過參與定向增發、配置型投資佈局二級市場。

  顯然,浦東科投已經在投資領域做得風生水起,其此次直接拿下萬業企業大股東之位,謀求更大運作平臺的同時,也希望在A股市場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有投行人士告訴記者,由於資本運作浪潮愈加洶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創投類機構進入資本市場,並擔當主要角色。“這樣既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做好資本佈局,又能夠真正把握公司發展節奏,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發展計劃。目前有些創投類公司已經做得很好,未來或許將有更多的創投公司成為A股上市公司的當家人。”

萬業企業(60064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