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10月至今有16家公司更名 頻繁更名成股價暴漲引擎

  • 發佈時間:2015-11-13 07:45: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楊欣  責任編輯:楊菲

  隨著A股近期走出反彈行情,上市公司更名的熱情也再度被點燃。

  據《證券日報》報道,10月份以來,有16隻個股更改股票簡稱,分別為:桑德環境、神農大豐、常發股份、茂業物流、雅致股份、棱光實業、丹甫股份、銀河投資、恒天天鵝、內蒙君正、萬昌科技、斯米克、巨輪股份、三星電氣、吳通通訊和易食股份。而16隻個股中有12隻在10月份以來累計漲幅均超同期大盤。

  不過,有投資者反映,上市公司這樣隨意更名,如果是資歷淺一些的新股民,很容易把這些更名的股票看成是次新股,這對股民來説是個很大的投資操作上的誤導。

  記者了解到,目前監管層對上市公司更名並無明確限制,只要經過公司董事會等法定程式,到工商局變更登記即可,因此,上市公司改名可以説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什麼行業熱,改名就往什麼地方靠。科技熱,就改某某科技;網路熱,就改某某網路;生物制藥熱,就改某某生物。

  在簡單改名後卻引來了股價的上漲,這或許是上市公司熱衷改名的重要原因。同花順數據顯示,上市公司發佈更名公告後,持股30天平均漲幅達10.07%,持股20天上漲概率達68.57%。

  今年上半年公佈更名公告的公司中,神州高鐵(原名寶麗來)在停牌之前已經創出了38.96元的歷史新高,二三四五(原名海隆軟體)和中國巨石(原名中國玻纖)分別創出了112.70元和35元的歷史新高。還有 3月19日由新世紀更名而來的聯絡互動,改名當天大漲7.28%,此後連續收穫3個漲停;熊貓煙花在今年3月23日晚間宣佈擬改名並開始停牌,但停牌前公司股價已被連續炒作至兩個漲停,達到36.71元/股的歷史高位。

  勿把更名股看做次新股 警惕迷信更名股

  資深老股民陳先生告訴記者,他炒股長達10年,至今很多改了新名字的老股票都認不出來究竟是哪一隻。“我印象中多次改名的浪莎股份,已經更改了12次公司名稱,幾乎每年改1次。如果是資歷淺一些的新股民,很容易把這些更名的股票看成是次新股,這對股民來説是個很大的投資操作上的誤導。”

  記者採訪一位資深股民鄺先生獲悉,曾經多次改名的中科雲網就為他賺到了不少錢。在中科雲網先後改名的過程中,他做了4次短線,平均每次能獲利10%,其中2014年12月18日,中科雲網等30多家上市公司被監管部門點名批評,隨後股價連續大跌,到12月23日跌停。股價最低只有5.31元,已經低於公司改名前的5.48元。鄺先生當天抄底,收穫了12月24日的意外漲停。“這種改名股實際上沒有什麼內涵,但是更名卻讓市場産生很多遐想,所以股價總是會出現許多炒作機會。”鄺先生對自己追逐更名股的操作方法樂此不疲。

  但實際上,並非所有更名股都能讓投資者嘗到甜頭。2014年11月12日,南方食品更名為黑芝麻,公司更名後股價不升反跌,公告第二天便跌去4%,隨後持續下跌,到今年1月5日已經下跌了3元多。如果在改名當天追進去的投資者,損失無疑是慘重的。

  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股票名稱本身是企業無形資産的一部分,公司頻繁改名不僅讓前期積累的知名度付諸東流,一味地追逐新概念還可能讓投資者難識真面目而遭到拋棄。

  而這種現象也引起了管理層高度重視。上交所近日發佈了四項臨時公告格式指引,其中包括變更證券簡稱,對於可能涉及“偽市值管理”行為的事項,加大了風險揭示力度。該指引規定,公司應當披露是否已從事相關業務、是否具有從業資質、是否有相關人才配備,其目的就是要求公司告訴投資者證券簡稱是否“名符其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