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股價“維穩”的那些事

  • 發佈時間:2015-07-31 04:4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賴梓銘  責任編輯:楊菲

  過去月余,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在市場對國家隊一舉一動密切關注之餘,上市公司或主動、或被動的展開股價“維穩”、“自救”也成為輿論焦點,種種輿情也為投資者開啟了獲知公司主要股東、高管層對公司信心、對股價看法的絕佳窗口。

  “維穩”表態 泥沙俱下

  大跌來得急又猛,在上市公司主要股東、高管層“維穩”股價的手段首先是表態。

  有公司選擇聯合發佈倡議。7月3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發佈“關於以實際行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與繁榮的倡議”,表示將“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積極採用回購、增持、暫不減持等一切可能的措施”。其中部分公司在倡議同時,發佈公告公佈增持計劃,亦有公司表示增持將導致短線交易。有市場人士將此解讀為“不減持倡議”。

  有公司選擇宣告回購。7月6日早間,萬科發佈公告,稱擬在100億元人民幣額度內回購公司A股,股價不超過7月3日收盤價。此舉獲得較多好評,認為“可能一分錢不花就把股價穩定住了”,實際上當日在大盤上漲2.41%的情況下,萬科股價上漲8.61%。

  7月8日股價暴跌創下階段新低後,承諾不減持成為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的要求,為鼓勵增持,證監會出臺規定允許滿足特定條件下大股東及董監高增持不受窗口期限制,在此之後,上市公司“維穩”股價變得有些“泥沙俱下”。

  由於“維穩”方式特殊,加之公司本是熱門公司,一些公司的“維穩”方案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7月16日,暴風科技以公告形式發佈董事長馮鑫對員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書。倡議書中,馮鑫稱,公司流通股份僅佔總股本25%,受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限制,董監高不能對公司股票進行回購及增持,但對增持公司股票、並持股6個月的員工,若因增持産生虧損,個人予以補償損失。

  此舉引起輿論爭議,有市場人士認為,倡議內容發內部郵件即可,沒有必要公告;亦有市場人士認為馮鑫混淆了流通股和社會公眾股、上市條件和退市條件,為自己的不願增持找了錯誤的理由。網路上曾一度流傳一份馮鑫增持一手公司股票的虛假公告,亦部分反映了市場對暴風科技股價的看法,倡議書發佈後至今,暴風科技股價再次跌去35.51%。

  樂視網則在7月27日發佈維護股價穩定公告,其中董事長賈躍亭承諾在上市公司償還借款後用於增持公司股份,並宣佈在一年內推出董監高及核心人員的增持計劃、籌備推出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輿論看法則略有爭議,有網友認為利好、“值得效倣”、“一舉多得”,有IT網路媒體稱其為“最強維穩計劃”、“賈躍亭‘中國好老闆’實至名歸”,亦有財經媒體將標題擬為“賈躍亭增持股權需待樂視還款”。

  還有公司高管因其“維穩”宣言引起爭議。中航工業微信公眾號于7月19日披露了董事長林左鳴接受《中國航空報》採訪的報道。報道中,林左鳴稱,“我們面臨著一場經濟戰爭,這是顯而易見、無需置疑的”,這場經濟戰爭“是衝著五星紅旗來的”,“準備了數十億真金白銀準備投入市場進行‘血拼’”。

  增持減持 牽動輿論

  表態歸表態,震蕩中上市公司為維護股價穩定所做的實質性動作最受關注,其中自然也包括“頂風減持”。

  7月15日,中國人壽因其在7月10日減持中信證券引起關注,網友戲稱“國家隊出了內奸”。次日中午,中國人壽公告稱,合計持有中信證券的股份數量佔中信證券總股本的比例均未達到5%,未違反證監會規定。中國人壽有關人士更對媒體表示,“中國人壽歷來講政治顧大局,堅決維護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近期一直積極加倉A股,將繼續增持A股。”

  高調“維穩”股價的中航工業因其子公司“違規減持”引起熱議。7月28日晚,中航資本公告稱,子公司接獲證監會調查通知,因涉嫌違規減持中航黑豹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相關公告與母公司中航工業董事長日前的言論形成“共振”,當晚受到輿論熱議、調侃。實際上,中航資本減持發生於6月,在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得減持之前。中航資本則在7月29日公告宣佈免去中航資本總經理楊聖軍職務。

  近日同樣因“違規減持”接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的公司還有很多,媒體也對這類公司做了大量報道。細讀報道可以發現,部分在公告中透露了被立案理由的公司的違規行為均發生在7月之前。證監會也于7月24日的新聞發佈會透露,上半年加大對大股東、董監高超比例減持未披露,違反承諾減持,短線交易等違法行為的監測工作。中航投資被查一事亦有接近監管層人士向媒體透露,被查原因可能是超比例減持未披露。

  不過,更多以真金白銀參與維護股價穩定的上市公司于近日涌現,實屬動蕩二級市場中的“正能量”。

  《證券時報》報道,自7月1日至25日,近800家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獲重要股東增持,共計約38.84億股,增持部分參考市值約為548億元。其中,萬科A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天城投太平洋5家公司重要股東增持規模居於前列。萬科A以159億元的增持金額居首。

  媒體也挖掘出一些增持一手至數手的公司董監高,比如梅雁吉祥蘇常柴A西藏發展等,相關高管增持金額均不超過千元,媒體將其戲稱為“一手哥”,此類報道轉載廣泛。交通銀行3位高管近日增持公司港股,總額不超過10萬元,同樣引來網友圍觀,被調侃“是不是漏了個萬字”。

  此外,亦有一些公司找到了不花錢維護股價穩定的秘訣。近日,隨著“國家隊”入場救市,部分公司通過公告、以及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或主動、或被動回應投資者詢問等方式,披露證金公司持有公司股票一事。媒體紛紛加以報道,亦有媒體總結出證金公司持股列表,相關公司不少在次日出現股價異動。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 賴梓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