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吸並股傳奇遭爆炒 溫氏股份首日飆漲2.4倍

  • 發佈時間:2015-11-03 07:24: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不只是溫氏股份吸並大華農(300186),此前申銀萬國換股吸並宏源證券路橋建設中國交建(601800)吸收合併、上電股份上海電氣吸收合併、太行水泥金隅股份(601992)吸收合併時,上市首日股價均大漲,前期“埋伏”的投資者都收穫了不菲的投資收益。

  有私募人士認為,吸收合併後,被吸並的上市公司實際上已變身為一家全新的上市公司,加上上市首日沒有漲跌幅限制,因此一些投資者是按新股上市溢價來對其進行炒作。這一投資邏輯在以後案例中會否繼續靈驗,頗值得關注。

  借道發行股份換股吸收合併大華農,溫氏股份11月2日如願登陸A股市場,並受到投資者熱烈追捧。公司股價以71.98元每股大幅高開後一度衝至75元,此後隨著潛伏獲利盤的大量涌出,股價出現震蕩回落,收盤報于每股55.31元,但當日漲幅仍高達242.48%。按收盤價計算,其2005億元的總市值已與中國鐵建大體相當,在A股位列第23名,甚至高於中信證券(600030)、萬科A等重型藍籌。

  除成就了兩千億元的市值規模外,溫氏股份上市首日的股價表現,也續寫了一些投資者對此類吸並概念股簡單卻有效的套利模式,即在吸收合併方案確定後對“老股”擇機實施潛伏,待首日上市拋售獲利。

  根據換股吸收合併方案,溫氏集團以16.15元/股(分紅後,下同)向大華農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以取得該部分股東持有的大華農全部股票。大華農確定的換股價格為13.03元/股,對應吸收合併的換股比例為0.8070,即換股股東所持有的每1股大華農股票可換得0.8070股溫氏集團所發A股股票(即溫氏股份).

  而從股價走勢來看,在大華農終止上市前夕,便有資金開始實施潛伏,以期博弈潛在的套利機會。具體來看,在10月8日至16日期間,大華農股價單邊上漲逾32%,最後一個交易日更是放量收于漲停。而以大華農終止上市前每股45.72元的收盤價計算,只有溫氏股份上市首日股價高於56.65元時,彼時以最高價買入大華農的投資者方能實現盈利。回看溫氏股份昨日股價一開盤便衝破了上述價格,從而為前期“潛伏者”提供了獲利了結的機會,而此前低價買入的投資者更是賺的盆滿缽滿。

  事實上,不只是溫氏股份吸並大華農,此前申萬宏源(000166)集團(原名“申銀萬國”)換股吸並宏源證券時,其當時股價表現同樣為投資者提供了類似套利機會。翻查股價走勢可知,宏源證券在終止上市前的六個交易日內大漲了75%。即便如此,申萬宏源上市首日逾30%的漲幅(首日開盤參考價是以宏源證券最後交易日收盤價為基準計算),還是令早期高價買入宏源證券的投資者“滿載而歸”。

  而回看更早案例,同為換股吸收合併運作,路橋建設(被中國交建吸收合併)、上電股份(被上海電氣吸收合併)、太行水泥(被金隅股份吸收合併)在終止上市前也出現過投資者以高於換股價的價格大筆吸籌的情形,而隨著中國交建、上海電氣、金隅股份A股上市首日股價大漲,前期高價“埋伏”的投資者也都收穫了不菲的投資收益。

  如今,這一投資邏輯在溫氏股份上再次得到應驗。“吸收合併後,被吸並的上市公司實際上已變身為一家全新的上市公司,加上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停,因此一些投資者是按新股上市溢價來對相關股票進行炒作。”有私募人士如此解釋稱。

  而隨著此類換股吸收合併運作模式的日益增多,上述投資邏輯在其他案例處會否繼續“靈驗”,頗值得關注。

溫氏股份(30049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