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換個馬甲推升股價? 今年來181公司“改名換姓”

  • 發佈時間:2015-10-26 07:53: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四季度剛過去12個交易日,未名醫藥(002581.SZ)、巨輪智慧(002031.SZ)、萬好萬家(600576.SH)等11家公司就紛紛發佈證券簡稱更名公告.

  10月22日,華訊方舟(000687.SZ)發佈證券簡稱變更公告稱,公司股票簡稱由“恒天天鵝”變更為“華訊方舟(000687.SZ)”。公告當天,華訊方舟股價以漲停收盤,好勢頭在次日得到延續,兩天累計漲幅17.18%。

  上市公司因更名而刺激股價大漲的案例在A股市場並不少見。

  上市公司“更名潮”愈演愈烈

  據統計,今年以來,共A股181家上市公司進行過股票簡稱變更,累計達186次。換而言之,平均每個交易日就有一家公司“更名換姓”。

  剔除因業績變動導致的上市公司ST“戴帽”和摘帽等被動更名外,主動更名的上市公司仍有133家之多。

  第一財經《財商》發現,與往年相比,上市公司對更名的熱衷有愈演愈烈之勢。

  歷史數據顯示,2013年上市公司累計更名169次,其中僅三成屬於主動更名;而在2014年發生的182次股票簡稱變更中,因ST帽子的變換被動更名的佔比不到一半,今年,僅上半年主動更名公司就已與去年全年的數量不相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市場深度回調,仍擋不住多家公司扎堆更名的熱情。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瘋牛行情中,“更名熱”刺激了相關公司的股價在短期內連續暴漲;三季度大跌中,主動更名公司扎堆或許是受到股價維穩的壓力。尤其是那些“莫名其妙”更名的上市公司,不排除為了抬升股價,人為製造熱點,迎合市場炒作的刻意為之。

  《財商》分別統計梳理了上市公司主動更名和被動更名前後的市場表現發現:因ST摘帽被動更名公司,因業績回暖,摘帽前後股價存在短期賺錢效應,反之被ST戴帽公司則需要投資者謹慎回避;主動更名公司中,整體存在短期暴漲的行情,如果主動更名公司兼具有借殼、重組等重大事項,則投資者參與的安全系數會大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更名的短線賺錢效應會受到同期大盤的影響,通常,市場處於持續向下的弱勢格局時,更名帶來的短期賺錢效應會大打折扣。

  更名緣由各異需甄別

  《財商》發現,近期的上市公司更名多以“轉型”為噱頭,熱衷走“國際化”、“潮流風”、“高精尖”路線。如“百圓褲業”變身“跨境通(002640.SZ)”、“江淮動力”更名為“智慧農業(000816.SZ)”,“大元股份”更名為“商贏環球(600146.SH)”。

  公司主動更名的行為雖然都是為了舊貌換新顏,但從更名緣由看,在“名副其實”、“突出重點”、“迎合熱點”之間仍存在不小差異,需要投資者仔細甄別。

  公司資産並購、重組或者大股東易主,導致公司主營業務變動,通常有必要更名確保“名副其實”。如長城動漫(000835.SZ)完成對四川聖達(000835.SZ)的借殼,隨後迎來更名。

  長城動漫2014年10月公告稱,法人代表變更,公司名稱由“四川聖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四川長城國際動漫遊戲股份有限公司”,同時,經營範圍增加了“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並成為主營業務。公司證券簡稱則在同年12月底由“四川聖達”變更為“長城動漫”。

  有些公司為了突出主營業務或新增業務的品牌價值而改名,希望達到“鶴立雞群”的效果。三星醫療(601567.SH)換掉“電氣”的標簽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三星電氣(601567.SH)10月14日公告稱,為使公司名稱能更契合公司轉型後主營業務的發展,公司證券簡稱自10月20日起由“三星電氣”變更為“三星醫療”。

  公告稱,公司已逐步形成醫療服務與電力産品雙主業格局,公司在醫療領域的投資已遠大於電力産品領域投資。因公司2015年正式轉型進入醫療服務領域,電力産品行業暫時仍處於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但醫療服務正成為拉動公司未來業務發展與業績提升的主要引擎。

  當然也存在一些為迎合熱點“畫餅充饑”的上市公司,公司實際主營業務並未發生相應改變,但為了追逐熱點,搶先披上潮流的“新馬甲”。

  今年7月16日,多倫股份(600696.SH)成功變身匹凸匹(600696.SH),公司中報顯示,公司推崇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並未有明顯表現,但並不妨礙公司堅持任性更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