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前三季凈利暴增34倍 斯太爾會計處理引爭議

  • 發佈時間:2015-10-19 07: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智  責任編輯:楊菲

  伴隨前期A股急跌,大批個股遭遇“腰斬”。在近期市場企穩的背景下,究竟誰是被錯殺的優質股成為焦點話題,而正在公佈的三季報業績順理成章地成為優質股的“試金石”。10月15日(上週四),斯太爾(000760)發佈了三季報預告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同比預增3479%,引發市場一片驚呼,但其會計處理細節也引來交易所關注和業內討論。

  補償款“催肥”業績

  斯太爾10月15日發佈公告稱,預計今年1~9月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2100萬元,同比上升約3479%,而該公司今年上半年還出現了4661.96萬元的虧損,因此,7~9月業績實現了“大逆襲”。斯太爾表示,預計7~9月盈利約6762萬元,去年同期為虧損88.26萬元。

  對業績的大幅增長,斯太爾總結了三方面原因:第一,公司針對行業政策大幅變動帶來的影響,調整經營規劃,加快推進柴油發動機國産化進程;第二,公司積極關注高性能柴油發動機及新能源動力領域上下游的投資機會,但新的利潤增長點尚未形成;第三,公司控股股東2014年度業績補償承諾履行完畢,公司確認了相關補償收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兩個月前,斯太爾公佈了《控股股東完成2014年度業績補償承諾》的公告。公告稱,控股股東英達鋼構7月24日向公司支付了6000萬元業績補償款後,又分別於8月10日、11日和14日向公司支付了5000萬元、2000萬元和2593.43萬元的業績補償款以及相應違約金49.76萬元。

  會計處理方式引熱議

  分析人士認為,根據斯太爾發佈的業績預告,並綜合此前與控股股東有關的業績補償公告內容來看,斯太爾7~9月業績逆襲背後,業績補償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恰恰是對業績補償款的會計處理引起了業內廣泛的關注,甚至是爭議。“我個人不是很認可這樣的會計處理”,昨日,一位就職于仲介機構的註冊會計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斯太爾在“業績變動原因説明”中,明確將“控股股東2014年度業績補償承諾履行完畢,公司確認了相關補償收益”作為業績變動原因之一,這樣的會計處理有待商榷。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目前並購案例中補償方式很多,大多采用股份補償,也有一部分採用現金補償。所謂業績補償,從本質而言,補償的是標的資産實際經營狀況與此前交易之時預測值的差異,或是與業績承諾之間的差額部分,而不是針對上市公司凈利潤。在實際的會計處理當中,上市公司收到現金補償之後,多采用計入資本公積的方式,不會直接影響凈利潤。

  記者注意到,智慧農業(000816,原名江淮動力)也曾出現因業績承諾未達標而收到現金補償的情況,但公司卻明確表示不影響凈利潤。

  智慧農業今年5月公告稱:明鑫煤炭2014年度實現凈利潤2427.2萬元,佔轉讓方東銀能源9000萬元承諾業績的26.97%。截至5月13日,公司已收到明鑫煤炭2014年度業績承諾補償款6572.8萬元。公司收到的關於明鑫煤炭2014年度業績承諾補償款將作為公司收購明鑫煤炭100%股權價款的調整,對公司利潤無影響。

  深交所連發三問

  事實上,在斯太爾上述業績預告公佈後,不僅引起了業內人士的討論,也立刻受到交易所關注。記者注意到,就在斯太爾業績預告公佈的第二天,深交所就發出《關注函》。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表示,斯太爾對業績變動原因的解釋是:“報告期內,根據重新簽訂的《利潤補償協議》,山東英達鋼結構有限公司以現金形式向公司全額支付了2014年度業績補償款,公司將取得的補償款確認為非經常性損益”深交所公司管理部對此表示關注,要求斯太爾就三個方面情況作出説明,並於10月19日前補充公告:

  第一,英達鋼構向上市公司支付2014年業績補償款共計1.55億元,公司將取得的業績補償款確認為當期損益的原因及會計準則依據,説明該項會計處理是否符合證監會會計部在《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監管問題解答》(2009年第2期)中有關規定;請公司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就以上事項發表專項核查意見。

  第二,公司將取得的業績補償款計入當期損益,是否符合市場會計處理慣例?如是,請説明具體案例。

  第三,請補充披露剔除業績補償款後公司實現的前三季度業績情況,柴油發動機項目、碳酸鋰項目及傳統車橋業務剝離對業績的具體影響金額,並就業績補償款會計處理的不確定性作出重點風險提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10月18日)晚間,停牌已久的斯太爾公告稱,公司終止籌劃重大資産重組事項,且表示由於公司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待公司披露回函後復牌。

斯太爾(000760)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