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珠江啤酒混改難題待解 48億定增方案如何落地

  • 發佈時間:2015-09-29 07:32:22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雖然是華南負有盛名的區域性啤酒企業,但在青島、雪花等一線啤酒巨頭圍剿下,珠江啤酒 (002461.SZ)的日子並不好過。

  8月底,珠江啤酒發佈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7.4億元,同比增長8.21%;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834.9萬元,同比增長27.81%。不過,珠江啤酒在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上超過5000萬元,説明主營業務並不樂觀。

  事實上,早在去年末,珠江啤酒董事長方貴權就為此業績打了預防針。“目前中國啤酒行業的發展及戰略格局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已呈現出集團化、專業化、地域分割的特徵。品牌競爭和區域競爭日益激烈。”方貴權説道。

  而對於珠江啤酒來説,國企“混改”計劃加速落地成為最重要的發展契機,2015年7月底發佈的珠江啤酒的48億元的定增方案,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公司未來的走勢。

  啤酒行業專家方剛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中國啤酒行業並未出現明顯的衰落趨勢,週期性的調整並未影響資本市場對企業的價值判斷,外資選擇此時增持國內啤酒企業,説明這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投資時機。

  百威英博參與珠啤“混改”

  高達48億元的定增方案如何落地,正影響珠江啤酒的未來走勢。

  7月底,珠江啤酒正式公佈其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預案。根據預案,珠江啤酒計劃向間接控股股東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國發”)、百威英博等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預計募資總額為48億元人民幣,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現代化行銷網路建設及升級項目等多個項目。

  本次發行完成後,廣州國發及其關聯方珠啤集團和永信國際佔公司的持股比例不低於52.83%,即不低於發行前廣州國發及其關聯方佔公司的持股比例。這意味著廣州國發繼續間接控股珠江啤酒,而廣州市國資委仍然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百威英博同樣現身此次珠江啤酒的定增方案中。據了解,百威英博計劃以16億元人民幣參與此次定增,在本次發行完成後,百威英博佔珠江啤酒的持股比例為29.99%,較發行前的25.62%上升4.37%。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百威英博宣佈完成對美國 AB公司的收購,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當時有條件地批准該項交易,但前提條件之一是不得增加百威英博在珠江啤酒原有28.56%的持股比例。

  雖然此次定增參與得到了商務部的批准,但百威英博需遵守“任何情況下不應達到30%或以上”的附加條件,此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免達到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的紅線。

  啤酒行業專家方剛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百威英博參與此次定增並不意外,“作為原有股東,百威英博的增持表明其繼續看好珠江啤酒的前景”。

  珠江啤酒證券事務代表王建燦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産商,其在中國增持任何一家啤酒企業的股份都有可能對市場公平競爭造成影響。

  “商務部對百威英博持股比例作出限制,是出於反壟斷方面的考慮。”王建燦表示,此前商務部已經宣佈同意百威英博參與增持,但這僅僅只是反壟斷方面的同意,百威英博作為國外戰略投資者,還需要得到商務部其他方面的審查。

  除了原有股東外,珠江啤酒的定增方案中還包括員工持股計劃。預案顯示,參加員工持股計劃的員工總人數為694人,涉及的資金總額不超過1.3億元,單個員工的認購金額起點為2000元,員工持股計劃設立後委託資産管理人管理。

  多元化轉型難題

  珠江啤酒此次募投項目包括現代化行銷網路建設及升級項目、O2O銷售渠道建設及推廣項目、啤酒産能擴大及搬遷項目、精釀啤酒生産線及體驗門店建設項目、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園區改造升級項目和資訊化平臺建設及品牌推廣項目等方向。

  王建燦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琶醍啤酒文化産業園有望打造成廣州市的新地標,同時也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因為需要變更土地的使用範圍,目前文化産業園項目仍在等待相關部門的審批。

  但2015年半年報顯示,珠江啤酒上半年實現營收17.4億元,同比增長8.21%;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834.9萬元,同比增長27.81%。不過,半年報顯示珠江啤酒在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上超過5000萬元。

  在調整業務結構上,珠江啤酒還推出了中高端産品,試圖提高公司毛利率水準。珠江啤酒市場部人士李嘉權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除了繼續大力投入電商平臺搭建外,珠江啤酒還會進行物流系統的改造和資訊平臺的建設,實現更好的個性化産品定制。

  與國外相比,國內啤酒行業的利潤非常薄,大部分啤酒企業都採取薄利多銷的市場策略,通過跑量的形式維持營收上的增長,但忽略了産品結構的不合理性,中高端市場一直被洋品牌佔據。數據顯示,國內高端啤酒的市場份額被百威、喜力、嘉士伯等進口品牌佔據超過七成,而國內企業只佔到市場總量的兩成。

  “國內啤酒消費已經進入理性消費階段,中高端産品的需求正在提升,未來幾年中高端啤酒消費將有較大增幅。”方剛認為,國內啤酒企業必須爭奪中高端市場份額,在行業結構性調整的大環境下,企業産品結構由低端向中高端發展才能保持競爭力。

  外資抄底

  自2014年以來,中國啤酒市場連續二十年來的增長被終結。截至今年6月,國産啤酒産量已連續13個月下跌,是近二十年來首次出現的持續性負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産量2456.91萬噸,同比下降6.17%。

  從各啤酒企業發佈的年報來看,啤酒行業的下滑態勢並未在第二季度得以遏制。以國內啤酒三巨頭為代表,青島啤酒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0.67億元,同比下降5.26%;凈利潤11.99億元,同比下降14.66%。燕京啤酒上半年實現營收70.38億元,同比下滑9.28%;凈利潤5.98億元,同比增長2.83%。雪花啤酒的銷售量也同比下降0.8%,為624.9萬升。

  “目前中國啤酒行業的發展及戰略格局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已呈現出集團化、專業化、地域分割的特徵。品牌競爭和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珠江啤酒董事長方貴權在去年的年度業績説明會上表示道。

  事實上,通過早年一系列的企業並購,國內的啤酒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已經較高,這也意味著留給珠江啤酒的發展空間日益狹小。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啤酒行業已經結束了跑馬圈地,此後行業爭奪的重點在於渠道的深度,不同産品匹配不同的市場,從深度進行延伸。

  雖然整體行業呈現下滑格局,但外資卻不約而同地選擇增持各大啤酒企業,“抄底”的意圖非常明顯。

  除了珠江啤酒外,最新半年報顯示,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均獲得摩根士丹利的增持。燕京啤酒2015半年報顯示,摩根士丹利是其第五大股東,期內增持超2564萬股。而青島啤酒也獲得青睞,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摩根士丹利中國A股基金持股比例為0.84%,而一季度為0.64%。

  由於A股市場出現大幅調整,不少股票已經跌出了相對合理的投資價值。方剛則認為,中國啤酒行業並未出現明顯的衰落趨勢,週期性的調整並未影響資本市場對企業的價值判斷,中國市場的地位依然重要。根據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的一項報告顯示,中國將在2017年趕超美國,成為世界消費額最大的啤酒市場。而按消費量計算,中國已經是最大的啤酒市場,上一年度中國市場消費的啤酒量是美國的兩倍多。

珠江啤酒(00246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