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董秘成"孫悟空" 七大分身不夠用

  • 發佈時間:2015-08-24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牟璇  責任編輯:楊菲

  上市公司董秘往往事務繁多身兼數職,堪比七十二變的孫悟空,面對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工作要扮演多重角色。

  他們身兼上市公司大管家、投資者出氣筒、股價急救師、各部門潤滑劑、公司戰略規劃師等多重角色……有時候,他們的一句話可能會讓股價起死回生。他們就是上市公司中與投資打交道最多的人——董秘。“2015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活動提名階段已進入尾聲,為了便於投資者為“最佳董秘”投票點讚,本組稿件將為您系統介紹上市公司董秘這一職位的多重角色。

  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在大眾眼裏是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也是上市公司與證券交易所之間的指定聯絡人。

  但董秘並不是一個輕鬆的差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上市公司董秘往往事務繁多身兼數職,堪比七十二變的孫悟空,面對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工作要扮演多重角色。下面就盤點一下董秘日常扮演的各種角色。

  一、優等生。首先,要擔任上市公司董秘,需要學習《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及證券事務代表資格管理辦法》,並且取得董事會秘書資格證書。因此,學渣可是不行的,不説是學霸,他們至少得是個優等生。

  二、百科全書。上市公司董秘同時也要有百科全書的功能,腦子裏要裝著《公司法》、《證券法》、《公司章程》、《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會計法》、《民法》……以及中國證監會發佈的一系列規範性文件。

  三、大管家。董秘作為公司資訊披露責任人,在上市公司內部扮演著大管家的角色,一方面需要跟各部門協調經營情況以及內部治理,另一方面要時刻監控公司股價是否正常、股東之間的股份變動是否合規等,督促董監高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一旦監管層認為有所不妥,首先要拿董秘是問。

  四、出氣筒。一接起電話就被劈頭蓋臉一通大罵,這對董秘們來説已經是家常便飯。由於公司的股價從來不可能只漲不跌,一旦遇到股價暴跌,憤怒的股民時不時會打上市公司的公開電話抱怨或責罵,而接電話的出氣筒往往是悲催的董秘。

  五、潤滑劑。在《公司法》對上市公司董秘的定義中,還提到了董秘需要負責公司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會議的籌備、文件保管及公司股東資料管理。因此,擔任好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的協調人也是董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六、急救師。世紀鼎利董秘在互動易上“已哭暈在鍵盤上”的留言,道出了董秘工作的無奈。上市公司若有緊急情況發生,例如股價暴跌,或者市場出現對股價産生嚴重影響的傳聞,董秘就需要出來“急救”股價,比如申請停牌,或者寫澄清公告、開發佈會。

  七、規劃師。董秘也是公司高管,需要參與公司內部治理,判斷公司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對公司在資本市場價值的認識和市值管理,以及公司兼併收購等重大事項,往往都需要董秘參與出謀劃策。

  提名通道

  口碑榜提名進入倒計時快來為您欣賞的董秘“點讚”

  如今,普通投資者也變得越來越專業,早已不滿足於從公告披露的資訊中單方面了解上市公司動態,更加渴望一個雙向交流的渠道。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董秘就成了投資者與公司溝通的一扇窗。“2015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活動提名階段即將進入尾聲,我們期待您為心中最優秀的董秘投票“點讚”。

  誰是您心中的“最佳董秘”

  伴隨著行情的劇烈波動,上市公司董秘辦的電話成了名副其實的“熱線”。證金公司的持股情況如何?公司穩定股價的措施有哪些?股價波動背後是否有特殊原因?這些都是投資者詢問的熱門問題。

  而面對投資者焦急的諮詢,各家上市公司董秘能否耐心細緻地解答,公平、公正、公開對待所有投資者,對於幫助大家做出更加理性客觀的決策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在近期行情大幅波動下,董秘體現的價值更大。

  正是因為認識到了上市公司董秘在資本市場的重要作用,本屆“2015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繼續設置了“最佳董秘”榜單,集合廣大普通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集體智慧,甄選出最優秀的上市公司董秘。

  需要指出的是,耐心解答投資者提出的疑問,只是“最佳董秘”必須具備的優點之一,因為董秘還肩負著推動董事會規範運作,在重大事件發生時積極主動與公眾、媒體溝通,維護上市公司形象,為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出謀劃策,維護廣大中小股東利益等多種職能。

  提名環節即將截止

  “2015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八大獎項提名的截止日期為8月31日,目前只剩一週時間,期待各位投資者熱情參與。

  為了讓廣大投資者更加便捷地提名,本次活動組委會開通了多個提名通道。第一種:投資者可直接通過電腦登錄“2015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官方提名通道(www.nbd.com.cn/features/576)提名。

  第二種:投資者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中搜尋“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或者“每經投資寶”(mjtzb2),或者“火山財富”(huoshan5188),關注上述任一微信公眾號後,根據引導完成提名。

  第三種:證券職業投資者社交平臺——淘股吧為本屆口碑榜活動提供鼎力支援,投資者也可登錄淘股吧官方網站(www.taoguba.com.cn)來支援自己認可的上市公司董秘。

  口碑榜活動組委會將在提名結束之後,綜合公眾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提名,匯總産生候選名單,每個榜單將入圍50家上市公司,並在《每日經濟新聞》報紙以及每經網上公佈,400家公司將參與包括“最佳董秘”在內的八大榜單的角逐。

  董秘樣本1

  優秀董秘談交流:一天飛兩地參加券商策略會

  一家明星上市公司的董秘A,由於其所在公司在行業內表現出眾,業績持續穩定增長,在資本市場持續受到投資者關注,不計其數的投資者希望與董秘交流。該董秘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中坦言,與投資者交流佔其日常工作的絕大部分時間。

  “趕場子”參加各種會議

  “剛擔任董秘的頭一年裏,我參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會議,主要是各個券商的策略會。由於賣方非常多,光大型的策略會就有10多場。而他們的策略會一般集中在差不多的時間段,季度、半年度、年度都會有,並且地點分佈在全國各地。因此就經常上午飛一個城市,下午又換到了另一個城市。”

  董秘A表示,隨著自己跟賣方研究員越來越熟悉,慢慢不用頻繁地參加各種會議,但大型的會議不能缺席。“飛來飛去已經成為董秘這個職業的常態,其他公司很多董秘也這樣,吃飯不定時、熬夜這些都是平常事。”

  但凡經營和管理上比較優秀的上市公司,更願意跟投資者交流溝通,而這些事務大部分由董秘完成。當然,積極真誠地與投資者溝通的董秘也往往能夠向市場傳遞一個良好的上市公司形象。

  披露中報後忙碌一整天

  董秘A談到,一旦遇上定期報告或重大事項的披露會更加忙碌。“例如我們剛剛披露中報,中報的編寫過程中,我也反覆修改、反覆錘鍊,確保其中內容能夠正確反映公司的情況。在發佈中報的當晚,就有券商馬上組織了電話會議,從晚上8點開始我就參與了電話會議。電話會議結束後,又有不少券商研究員打電話來,由於每家券商研究員對公司的了解程度不同,我跟各個券商研究員溝通完就已經11點過了,所以當晚我是11點多才吃的晚餐。”董秘A説。“第二天早上,一家大券商組織的60多人的調研團隊8點過就來參觀,由於人數比較多分了兩三批,既要取得滿意的參觀效果,又要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我一早就陪同參觀和講解。參觀完畢後就開始交流和回答問題。與此同時,公司本身還有一些事務需要處理,所以需要多方兼顧。”董秘A介紹。

  看似簡單的工作,卻需要很大的智慧和足夠的耐心,這對董秘確實是一項挑戰。董秘A在與記者的交流中提到:“一些投資者長期關注我們公司,會給我們提建議,比如哪有適合我們的項目,或者適合我們收購的企業,我們也都會考察和考慮。有時候,站在投資者的立場看待企業比從管理者角度看得更全面。”

  董秘樣本2

  優秀董秘談信披:寫公告是個技術活

  董秘B任職于一家傳統製造業的中小板上市公司,相較于董秘A所在公司,董秘B所在的公司受關注度相較低。儘管不是明星企業,董秘B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中也表示,每年會接待十多批機構的調研,並且由於公司近年來轉型和擴展業務,發佈公告特別多,因此基礎的信披工作量很大。

  信披文件需反覆推敲

  每一年,一家上市公司少説要發數十篇公告,多則上百篇,這些公告的信披任務無疑都落在董秘身上。

  董秘B強調:“一則簡單的公告,往往每句話、每個字都是經過反覆推敲的,要儘量確保表述完整正確且不被投資者誤解。”“機構投資者是非常專業和勤奮的,他們往往會把公司幾年的年報、半年報放到一起看,看前後幾年公司的發展思路是不是環環相扣,邏輯是不是經得起推敲,之前公司的承諾有沒有兌現,業績目標是不是達標。公司每年都會有新的事情發生,新的經營情況出現,但往往都是以往年的計劃作為基礎,如果不説明情況,會引起投資者質疑。比如有些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打電話詢問,為什麼你半年報裏提到了要做什麼事,但是年報裏就不提了?是不是忽悠投資者?”董秘B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説。

  “因此,編制定期報告,特別是半年報、年報,往往需要前後呼應,後一份報告要對前面一份報告有説明、有延展。同時,每個字眼都需要反覆斟酌,要考慮這樣的文字出來,對公司的股價和投資者的理解會不會有影響,投資者會不會有所誤解。”董秘B説。“當然,對於已經做了3年以上董秘的人,定期報告可能已經不是最難的了,最難的反而是定增、重大收購事項、股權激勵這些,由於很多都是以前從未寫過的公告,格式雖然大體一樣,但落實到具體事項,例如定增,其中的具體流程和別的公司還是有差別的,所以有的人説董秘只需要抄別人的公告就可以了,這個説法是非常不靠譜的,公告絕對不是八股文。我認為,有三分之一的公告可以按照八股文的套路來寫,剩下三分之二是非常考驗技術的。”該董秘表示。

  監管層重視互動易交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董秘B詢問,平時除了接待機構,面對個人投資者又是如何交流的?

  董秘B表示,互動易是除了公開電話外,與個人投資者比較直接交流的渠道。外界往往以為很多上市公司並不注重互動易中投資者的提問,但實際上監管層對於上市公司在互動易上的回答也是有要求的,甚至還會發佈統計報告。

  董秘B向記者表示,交易所要求公司提供董秘和證券事務代表的聯繫方式,一旦有人在互動易平臺上提問,董秘或證代的手機很快就會接到平臺的短信提示。“我們公司的流程是,證代把提問收集下來,然後列印出來提交給董秘作答,董秘如果不清楚就會詢問總經理或董事長,最後經過董秘、證代簽字確認,使用交易所專用的軟體給予投資者答覆。”“我們當地上市公司協會也會對互動易的回答情況進行監督,每季度或者每半年會出一個類似期刊的報告,統計近段時間回答問題最積極的五家公司、回答最少的公司。所以公司對互動易這種平臺還是非常重視的,並不是所謂的敷衍了事。”董秘B表示。

  據了解,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公開電話管理也是很嚴格的,證監局要求專人專接投資者電話,也會定期統計哪些公司接電話熱情、哪些公司連續打了三次電話沒人接。證監局有專門的人定期以投資者身份打電話檢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