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中遠中海合併調查 兩公司高層互調是提前佈局?

  • 發佈時間:2015-08-11 04:20: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編者按:8月10日,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旗下5家上市公司的同時停牌再次掀起了市場對於兩家航運巨頭的合併猜想,借鑒中國南北車的合併,有人稱之為“中國神運”將産生。在此消息的刺激下,昨日,中國中鐵中國聯通央企重組概念股放量漲停。央企改革到底以怎樣的方式展開,值得持續關注。

    8月10日,中遠集團(又稱:中遠)和中海集團(又稱:中海)旗下5家上市公司的同時停牌再次掀起了市場對於兩家航運大鱷的合併猜想。更有人將其與中國南北車的合併進行了多方面比較。

  8月10日下午,《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遠洋相關部門負責人,該人士並未向記者透露更多資訊,只是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不過,當記者詢問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的高層領導是否有互換的經歷時,中國遠洋相關部門負責人給予記者肯定的回答。“中遠集團現任董事長馬澤華不僅曾經從中遠調到中海待過,後來又回到了中遠。而且中海集團現任董事長、黨委書記許立榮就是從中遠調任過去的。”

  雖然兩集團高層互相調動並不能證明兩集團將會合併,但如果以南北車合併的事例來看,兩集團在領導層的交換也帶來了未來兩集團的合併預期。

  5公司同日集體停牌

  8月10日,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旗下的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集運中海發展中海科技5家上市公司當日集體停牌。對於停牌的原因,上述5家公司表示“獲悉公司控股股東擬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

  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同時籌劃重大事項,再次引起市場和投資者關於兩集團曾掀起的合併猜想。那麼,繼南北車合併成“神車”後,是否會因為航運業的整合而製造另一艘“神運”出來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5家公司停牌前,曾有媒體報道稱,中遠和中海兩大航運央企擬於近日聯合組建集團層面的“改革領導小組”。

  另據報道,在兩大集團之外,國務院國資委也將派人參與。消息人士稱,此次“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只是兩家央企整合的第一步,如果一切順利,完全整體合併預計在2017年前後。

  事實上,自2015年4月份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合併之後,外界對中遠和中海兩大航運央企的合併一直存有預期。不過,兩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對於兩集團的合併猜測公開澄清稱“尚無合併意向”。

  不過,對於上述關於兩集團擬聯合組建集團層面的“改革領導小組”報道,中遠和中海旗下的上市公司並沒有再次針對合併猜想進行澄清與否定。目前,僅有中海海盛因公司第一大股東變更為覽海上壽而于8月10日發佈澄清公告表示,“公司未收到第二大股東海運集團關於上述報道的通知,公司不存在上述媒體報道提及的相關整合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家公司8月10停牌前一個交易日皆出現漲停,不禁讓人懷疑是否有消息靈通者提前入場。

  對於中遠和中海兩集團合併的猜想,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中遠和中海作為航運市場的龍頭企業,市場影響力巨大,此番旗下上市公司集體停牌引發投資者無限遐想。上述上市公司集體停牌的真實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中遠和中海兩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停牌時間基本一致,可以推測應該是兩大集團將進行資産重組。但是具體的資産重組方式或與南北車直接合併有一定差異。”

  停牌引兩大航企集團合併遐想

  中海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等過段時間,集團將會有公開發言。

  在中遠與中海的公開發言還未披露的現在,已經有多家機構對兩集團的重大事項進行了各方面的猜測。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向記者分析:“兩大集團合併的可能性較大。一方面,當前正處於國企改革重要時期,而進行合併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另一方面,中遠和中海的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它們進行合併將有利於國企航運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它們將實現強強合作,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不論對國家還是企業都有較大利好。”

  瑞銀則認為,相信兩集團在母公司層面會有資産重組,而上市公司會重整資本結構,但過程或需時數年才完成。

  在傳統的航運板塊中,油運和幹散貨均有了央企之間的強強聯合,只有集裝箱運輸尚未出現任何動作。安信證券分析,中遠和中海若實現重組,規模化效應明顯的集裝箱運輸將是最核心的板塊。

  安信證券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基本可以斷定是集團層面的重組,不過由於涉及兩家集團旗下諸多板塊及A股H股多個上市主體,所以安信證券判斷集團層面先定方向,子板塊後續陸續跟進整合,整個重組過程最樂觀也要1年左右。

  有分析人士指出,集裝箱運輸是一種更注重規模化的運輸形態,從整合後的效果來看,對於綜合競爭力水準提升的成都也強于幹散貨及油運。而在該分析人士看來,集運也是衡量本輪重組是否成功的核心指標。

  一位接近中遠集團的人士向媒體透露,“並不是説成立機構就代表一定會合併,但至少合併已經是一種考慮。”

  領導層合併存阻礙

  雖然有南北車的成功合併事例在前,但也有人不看好中遠與中海的整合。

  “若是進行集團層面的合併,在整合上的難度較大,而且合併前期需要做大量準備工作。目前中遠和中海的實力基本勢均力敵,一旦在集團層面進行合併,或出現不同利益體,阻礙集團整體發展,步中外運和長航的合併後塵。”申正遠如是説。

  事實上,中外運和長航的合併已經被業內公認是失敗的案例,而其失敗的根本是領導層不合,雖然合併在一起,但卻貌合神離,沒有真正實現管理層的合併,更無法談業務的合併了。

  有業內人士分析,央企合併之後也將面臨領導層調整、管理模式整合等問題,兩家央企都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如果要完全合併在一起,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

  參考南北車的管理層合併可見,兩家集團對領導層的安排是一家當集團董事長,另一家則當上市公司董事長。而據熟悉公司管理層分配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對於其他中高層領導,則是兩集團管理層一人擔任正值,另一人擔任副職的崗位分配方式。

  雖然不知今後央企合併會如何分配,但南北車的合併無疑是個成功的參考案例。至於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會否採用這種合併方式,則要看兩家集團今後的進一步公告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