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不好做的工作” 今年以來383位董秘離職

  • 發佈時間:2015-07-27 02:31:25  來源:新京報  作者:尹聰  責任編輯:楊菲

  7月17日,焦作萬方董秘賈東焰,因為未經董事長批准同意發佈了停牌公告被公司解職。賈東焰的離職,趕在了一個特殊的時期。6月15日以來,圍繞停牌與復牌,上千家上市公司各盡其能。而這場停復牌大戲的幕後導演,是各家公司的董秘。

  作為資本市場上最活躍的群體,董秘兼“宣傳員、監督員、服務員、規劃員”等職責于一體,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一邊是高強度的工作和職業風險,另一邊是算不得豐厚的薪水,近年來,每年約有14%的董秘選擇離職。

  2015年以來,“董秘離職”的勢頭有增無減。今年前7個月離職的董秘已經超過以往的全年數量。

  A股連續下跌,直面投資者的董秘遭“謾罵”

  焦作萬方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稱,賈東焰未經董事長批准同意發佈了停牌公告,違反了《公司資訊披露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該規定為,“董秘擬發佈公告之前,均應首先向董事長電話請示擬發佈公告事項,然後將擬公告的草稿發送董事長,董事長批准後方可對外披露”。

  在停牌等臨時性公告發佈的程式上,焦作萬方上述規定,與大部分上市公司相同。具體的流程均是,董秘審核公告後提交董事長,董事長簽發核準後,再報送至交易所。

  賈東焰的“離職門”,備受關注。尤其是在上千家公司集體“停復牌”的大背景下,賈東焰“不幸”成為第一個因停牌“下課”的董秘。

  6月15日至7月初,由於A股的連續下跌,超過1000家上市公司爭相停牌。停牌理由多以“籌劃重大事項”、“籌劃員工持股”等一筆帶過。

  來自投資者的壓力,是促使上市公司作出停牌的原因。一些沒有及時停牌的公司,特別是直面投資者的董秘,受到了投資者的督促,甚至是“謾罵”。

  “做個良心企業,趕緊停牌。”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類似投資者要求董秘實施停牌的話語,達上百頁之多。

  對此,有的董秘向投資者致歉,“近期公司股價讓您失望,深感抱歉”。世紀鼎利的董秘更是稱,“暫時找不到合適的停牌理由”,“已哭暈在鍵盤上”。

  “那幾天接投資者的電話都要瘋了。”一位上市公司高管以“董秘不願被打擾”為由,婉拒了新京報記者的採訪。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一位上市公司董秘的話稱,股價下跌期間,一天接幾十個來自投資者的電話,“有的開口就罵人,祖宗十八代被問候了一遍”。

  等到大規模復牌時,外界發現,當初有些“董秘們”找到的停牌理由,“全是騙人的”。

  比如,有宣稱“收購資産”的公司,行情好轉後,並購談判就破裂了;另有宣稱籌劃員工持股的公司,行情好轉後便改稱,“員工遍佈全球,無法及時宣傳講解到位”。

  股價下挫期間,為停復牌煞費苦心的同時,部分董秘還要站臺為股價打氣。比如,暴風科技連續5個跌停板後,董秘畢士鈞對投資者説,“目前公司股價被低估”;股市大跌的7月3日,神州泰嶽董秘通過媒體喊話,“公司目前股票的價格,值得去擁有”。

  “這份工作實在是太不好做了”

  “上市公司的董秘,並不是外界看起來的那麼高大上。”7月23日,北京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對記者表示,他平常要處理很多瑣事,還要應對投資者和媒體。

  《公司法》對董事會秘書職責界定為:負責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會議的籌備、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東資料的管理,辦理資訊披露事務等事宜。

  在公司實際運營中,董秘所負責的事務,遠遠不止於此。

  “董秘是監督員,是宣傳員,是服務員,是公關員,是研究員,是規劃師。”曾任天橋百貨董秘的侯琦,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董秘既要有面對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專業素養,又要有面對股價下跌投資者急躁時的感同身受,還要有面對調研機構套取未披露資訊時的誠懇解釋等。

  中國中鐵董秘于騰群説過一句話,“你如果愛他,讓他去做董秘;如果你要恨他,也讓他去做董秘”。而在上交所組織的一次董秘資格培訓班上,學員們討論學習心得時感嘆,“董秘這份工作實在是太不好做了”。

  “不好做”的原因是,董秘“必須是公司最會講故事的人”,“對資本市場要高調説話,為公司籌措産業資本”;“對內要將資本變成産業,將現金變為利潤”;所以董秘“一邊要磕頭找錢,一邊要燒香花錢”,“這兩項工作都極不容易”。

  “董秘怎麼小心謹慎都不為過,同時為了滿足公司超常規發展,需要尋求大事和小節之間的火候和分寸。”天橋百貨前董秘侯琦在文章中寫道,董秘是在規則和發展的夾縫中生存的。

  在公司內部,董秘還得承受來自高層的壓力。一位董秘曾向媒體抱怨,每逢股價大幅下跌,董事長就會把他叫到辦公室訓斥。同時,寧夏一家上市公司董秘,也曾經舉例稱,在有些公司,“董秘在領導眼裏,除了花錢就是指手畫腳”,以致“董秘地位尷尬”。

  “心力交瘁”,出差和加班,之於董秘而言也很常見。煙臺冰輪董秘孫秀欣,曾在“我如何做好董秘”的報告中説,2002年,其累計出差200多天,夜以繼日地工作,“曾有兩次因時間緊迫而三天兩夜不眠”。

  一位家電企業的前董秘也曾回憶,他在牽頭與外資股東談判時,經常夜晚兩三點才離開辦公室,一早又得上班。

  一位IPO排隊公司的董秘,則告訴記者,券商編制預披露材料時,他全程跟下來,“400多頁的材料,哪句話在哪一頁,我記得清清楚楚”。

  年均14%的董秘離職

  長久以來的一種説法是,董秘已是資本市場上的“高風險”群體。

  今年2月底,亞盛集團董秘符繼軍因病去世,時年37歲。去年,亞盛集團共發佈了104份公告。而據媒體報道,符繼軍熬夜太多,工作壓力大,只有很少的時間可以照顧自己。

  健康之外,身坐敏感位置的董秘,也屢因違規違法受到調查。根據相關規定,董秘是防控上市公司內幕交易的負責人。但近年來,有的董秘卻成為參與違規的“知法犯法者”。

  2013年以來,即有姚記撲克前董秘姚曉麗、博盈投資前董秘李民俊等人,因涉及內幕交易而被提起公訴。此外,每年因各種違法違規事項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的董秘,也在數十人以上。

  與高壓力和高風險相對應,一些董秘的收入,遠不及外界想像的光鮮。

  同花順數據顯示,去年,薪酬收入最高的董秘,為萬科A的譚華傑。他去年從萬科A領取報酬488萬元。緊隨其後的是中集集團的于玉群、萬華化學的寇光武,兩人去年的薪酬,分別為478萬元和423萬元。

  2014年,A股共有135位董秘,從上市公司取得100萬元以上的收入。與之相比,每年還有119位董秘,在上市公司的薪酬,不足10萬元;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下的董秘,則有550人,佔上市公司總數的兩成左右。

  而去年薪酬在5萬元以下的董秘,也有32人。按這個數據折算,這32位董秘的月收入只有三四千元。

  “董秘離職潮”,漸成資本市場上躲不過的話題。有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A股每年約有14%的董秘,選擇離職。

  其中,2011年至2013年,每年分別有368位、334位和318位董秘,選擇離開上市公司。其中既有股票解禁套現後“瀟灑”離去的,亦有因公司局勢震蕩被迫去職的。

  “董秘離職”的勢頭,進入2015年後有增無減。同花順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已有383位董秘離職。也就是説,今年前7個月離職的董秘,已經超過了以往的全年數量。

  其中,以4月份離職的董秘數量最多,共有87位董秘離職。而自6月15日股市下跌至今,已有89位董秘離開上市公司。

  6月12日

  投資者:公司並購方面效率低,股民希望之火遲早被撲滅。

  世紀鼎利董秘:找項目好比找對象,咱不能太隨便了撒。

  6月24日

  投資者:本來一直看好世紀鼎利,但公司所作所為讓人寒心。

  世紀鼎利董秘:冤枉,我們一直安分守己啊。

  7月7日

  投資者:懇請停牌,不停牌出現股災。

  世紀鼎利董秘:暫時找不到真實合理的停牌依據,已哭暈在鍵盤上。

  7月23日

  投資者:建議中報大比例高送轉

  世紀鼎利董秘:災後重建,任重道遠,當務之急,提升業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