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牌事件頻發 7月近20家公司遭野蠻人敲門
- 發佈時間:2015-07-16 08:03:3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楊菲
來勢洶洶的“舉牌方”頻頻觸動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快進鍵”。昨日,被PE巨頭中科招商舉牌的大連聖亞停牌籌劃非公開發行,而中科招商的另一舉牌“獵物”天晟新材也在稍早前停牌籌劃資産收購。
據統計,7月份以來,已有近20家A股公司遭遇舉牌。“有時,停牌籌劃重大事項是公司面對舉牌者的應對之策。”某券商並購人士認為,與平穩市況下的舉牌潮不同的是,由於近期相關公司股價回調較深,此時也正是啟動資本運作的較好的時間窗口,對各方也可能形成共贏的結果,“倘若此時上市公司啟動資産注入或再融資,舉牌方雖可能無法達成控股或主導重組的目的,但獲利也會很豐厚。對普通投資者而言,由強勢的外部力量激活公司資本運作,也是件好事。”
啟動資本運作正當時
大連聖亞昨日公告稱,公司目前正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鋻於該事項存在不確定性,股票自7月15日起停牌。四天前,公司在關於維護股價穩定的公告中透露,控股股東將繼續尋找和培育適合注入上市公司的新項目,項目成熟時會抓緊啟動資産注入。
據一名接近公司的人士告訴上證報記者,作為一家滬市公司,大連聖亞上市十多年來甚至從未進行送轉股,總股本維持在9200萬股,最新市值還不到30億元,所以在二級市場上被私募資本密切關注。通過7月7日、8日兩天連續建倉,中科招商旗下中科匯通突然舉牌大連聖亞,對國資背景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不到30%)造成了一定壓力。
另一熟悉大連聖亞的投資者對記者表示,此前一些私募也主動與大連聖亞進行過溝通,建議公司進行資産收購或注入,但均未成行。大股東方面則在多年前就提出適時啟動資産注入,也一直未予兌現。“不過,經過前期股價回調,對大連聖亞控股股東而言,現在也是比較合適的啟動資本運作的時機。”
與大連聖亞相比,中科招商的另一“舉牌獵物”天晟新材應對更為迅疾。7月7日,中科匯通通過競價交易對天晟新材構成舉牌,後者次日便停牌籌劃重大事項。天晟新材隨後披露,此次重大事項確定為擬籌劃收購複合材料領域標的資産,涉及交易金額超過3億元,佔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凈資産總額的24.60%。從天晟新材的停牌時點看,其籌劃並購應該是早有意向,只是恰好遭遇舉牌事件,加速了資本運作的進度。去年末,公司控股股東曾計劃將投票權及相關權利委託給杭州順成,由後者主導公司的資本運作,但該“租殼”案例引發較大爭議,最後無果而終。
此外,7月9日,黃山國資委旗下的永新股份也停牌籌劃購買業務資産等相關事項,其同樣剛剛遭遇舉牌。據披露,由自然人宋向前管理的四家有限合夥企業以及一致行動人奧瑞金方面,從今年5月份以來一路增持,最新持股比例超過20%。正是外來資本的強勢舉牌,攪黃了公司6月停牌籌劃的定增事項。
“舉牌的資本也很聰明,選擇一些市值規模較小、存在很強轉型動力的公司。”一位券商並購人士説,從最近幾個案例看,與此前A股市場舉牌潮不同的是,不少公司停牌很快,且立即披露了籌劃的重大事項,應該是早有預案,只待時機。
抄底背後資本拉鋸戰
伴隨著A股市場的暴跌與反彈,本月以來,A股舉牌事件頻發,共有近20家公司遭“野蠻人”敲門。例如,私募大佬崔軍旗下的上海寶銀及其關聯方,合計增持新華百貨5.08%股份,構成第三次舉牌。博通股份被私募朱雀投資舉牌,劉益謙舉牌了有研新材和天宸股份,中科招商更是分批次舉牌了十家A股公司,成為抄底“先鋒”。
每一輪收購與反收購的背後,都是資本的博弈。例如,之前崔軍曾以公開信的形式向新華百貨全體股東力陳五項建議,並稱將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討論表決,這一高調行為招致上交所發函問詢,上海寶銀則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本次崔軍仍不懈進行第三輪舉牌,對抗姿態顯露無遺。
相對而言,中科招商雖然舉牌動作兇猛,但態度較為溫和善意。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表示,舉牌目的是想幫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培育新産品,把上市公司變成終端上的産業經營平臺,産業整合平臺。
對上市公司而言,最可怕的是不知敵友的外來者。比如,ST景谷就突然間迎來了新的大股東廣東宏巨。今年6月,廣東宏巨通過司法判決,從ST景谷原第二大股東中泰擔保手中獲得了所持ST景谷24.42%股份。7月9日,廣東宏巨增持400萬股,從而超越原大股東景谷森達,成為新任第一大股東。誰也不知道,來路不明的廣東宏巨將如何主導ST景谷的走向?
兩年無實質性重組動作的仰帆控股也處境忐忑。仰帆控股7月11日披露,中天係旗下的上海天紀投資和浙江恒順投資合計增持公司5.03%的股份,總計已持有仰帆控股15.08%的股份。目前,中天係和現任控股股東新一代科技持股比例僅相差2.42%。仰帆控股方面表示,並未和上述股東就增持一事進行過溝通。而2013年,正是中天係的棄權票,使得仰帆控股的定增未果。2014年底,仰帆控股曾停牌籌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收購上海凱迪集團100%股權,卻因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擱淺。
仰帆控股大股東顯然不會放棄控股權。公司此前在有關維護股價穩定的公告中表示,支援和鼓勵高管人員在股價出現大幅下跌時通過增持等方式穩定股價。同時,公司將在符合相關規定及條件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資産重組工作。
市場人士認為,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前一輪股價調整也提供了資本運作的好時機,不過,各方資本的利益訴求並不完全一致,明爭暗鬥的局面可能會持續。“由於舉牌方買入股票的成本低,已經收穫了不小的浮盈,可以進退自如,相對處於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