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二股東連吃兩場敗仗 丹化科技大股東掃貨鬥牛散

  • 發佈時間:2015-07-16 07:24:44  來源:新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牛散董榮亭執意攪局丹化科技(600844.SH)增發,遇到麻煩。近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已通過退出增發重獲投票權的丹化集團,一舉將它遞交的臨時議案全部否決。

  此前,耗資億元買股,被套近4年未獲理睬,董榮亭決定不再沉默。這位牛散接連向丹化科技發難,相繼遞交4份臨時議案,要求上市公司修改《公司章程》、縮減董事會人數、提高增發底價、修改募投項目。

  丹化集團還趁大盤暴跌之際兌現增持承諾,7月6日、7日連續兩天進場“掃貨”,買入均價不僅較上市公司增發底價便宜近12%,還抄了董榮亭的底。

  有了大股東強力“護航”,即便遭遇“破發”,丹化科技方面仍自信滿滿。

  7月13日,公司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增發當然要做,方案都已經交上去了,就等著證監會審核。”

  牛散受挫

  7月8日下午,丹化科技在鎮江市金陵潤揚大橋酒店召開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主要審議公司的2015年增發方案。

  表決結果顯示,九項議案中有三項遭否決,分別是“調高本次定向增發最低價格的提案”、“將募投項目表決方式由捆綁表決變更為單獨表決的提案”、“變更募投項目的提案”。

  這三項議案收到的反對票數皆為1.74億票。《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丹化科技的股東中,持股數量超過1.5億股的只有大股東丹化集團,由此可見,他們是反對的主力。

  丹化集團為什麼要投反對票?原來這三個議案全部來自二股東董榮亭。

  資料顯示,董榮亭,53歲,現為上海王朝酒店管理公司董事長;與“資本大鱷”劉益謙相似,他喜歡搞收藏,更愛玩股票。

  董榮亭介入丹化科技的時間較早。2011年三季度,他首次出現在丹化科技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之中,持股數量為1905.97萬股,排名第四。

  隨著股價持續下跌,董榮亭隨後進行了數次補倉操作,直到2014年11月踩過5%的紅線,構成一次舉牌。

  此時,他的持股數量已升至4022.63萬股,在股東名單裏排第二;A、B股皆有,持倉成本已難準確計算,但應該在10元/股之上。

  董榮亭耗資億元買股,被套近4年,在此期間,丹化科技卻沒有任何“表示”,甚至未曾進行過分紅,此舉終於惹惱了這位牛散。

  趁丹化科技籌劃增發之時,今年5月26日,董榮亭突然向上市公司遞交兩份臨時議案,要求將本次增發底價由6.80元/股調高至9.98元/股,同時修改《公司章程》,將董事會人數由9人縮減為5人。

  “調高增發底價對上市公司有利,可以接受,畢竟當時丹化科技的股價已超過13元/股。”招商證券化工分析師柴沁虎説,“但縮減董事會人數觸犯了大股東丹化集團的利益。在丹化科技現有的9位董事會成員中,除了3位獨立董事外,有4位來自丹化集團,董榮亭莫非要讓其中兩人失業?這種提案太情緒化。”

  董榮亭的舉動讓丹化科技始料未及,5月28日公司被迫停牌,直到6月2日才恢復交易。

  當天公司第三次修改了增發方案,決定將增發底價由6.89元/股調高至9.44元/股,部分滿足了董榮亭的要求;大股東丹化集團則放棄認購,改為從二級市場增持。

  丹化科技如此安排,其實意味著他們與董榮亭之間的矛盾已無法調和。

  7月13日,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承認:“停牌後我們曾找董榮亭溝通過,但他堅持要那麼做,還威脅要將增發方案否決。既然這樣,大股東只好放棄認購,拿回投票權,以防萬一。”

  丹化集團退出增發,實為明智之舉。

  在遞交的“修改《公司章程》議案”6月9日遭股東會否決之後,6月26日董榮亭再度發難,又相繼提交了兩份修改募投項目的臨時議案,於是便有了7月8日雙方的二次“交戰”。

  大股東抄底式增持

  丹化集團成功擊退牛散董榮亭,保上市公司定增方案順利“過會”,不承想還意外撿到便宜。

  6月15日至7月8日,A股市場出現快速調整,短短17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暴跌32.11%。

  由於遭遇的是系統性風險,丹化科技亦未能倖免。在此期間,公司股價從最高的16.53元/股一路下跌至7.57元/股,不幸“腰斬”;此價格也較其增發底價9.44元/股便宜近20%。

  丹化科技慘遭“破發”,丹化集團隨即啟動增持,連續兩天進場“掃貨”。

  7月6日、7日,該集團豪擲2753萬元從二級市場買入丹化科技330.15萬股,交易完成之後,持股數量已升至1.5億股,佔比19.28%。

  丹化集團增持意在兌現承諾。

  在退出丹化科技增發之時,他們曾承諾將在未來24個月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交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增持金額不低於2.5億元。

  細心的投資者可以發現,在丹化科技的增發預案中,丹化集團原計劃認購的金額正是2.5億元。另外,這次增持買入均價為8.34元/股,不但抄了董榮亭的底,還較上市公司增發底價便宜近12%。

  只是,丹化集團的增持並未讓股價有效止跌, 7月8日,丹化科技決定“隨大流”停牌,停牌理由是“籌劃員工持股計劃”。7月13日,公司又以“將員工持股計劃調整為管理層增持計劃”為由復牌,股價隨即漲停,收于8.33元/股。

  8.33元/股的收盤價較其增發底價便宜12%,仍屬“破發”,公司再融資事宜還會不會繼續推進?

  7月13日,《華夏時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上市公司詢問,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回應:“就等著證監會審核。”在被問到“為何不發增發材料受理公告”之時,該負責人透露:“這個不需要發公告。”

  丹化科技決定繼續推進增發,便讓外界有了抄底機會,只要買入價格低於9.44元/股,投資者便大有機會跑贏未來參與增發的機構。

丹化科技(600844)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