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分紅:“紅包”多多益善?

  • 發佈時間:2015-06-05 01:05: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最新的上市公司年報統計數據顯示,A股市場被詬病多年的“鐵公雞”現象終於得到了初步改善。

  截至6月1日,滬深兩市約有2000家上市公司發佈2014年度分紅實施方案或預案。其中,900多家公司已實施分配方案,合計現金分紅約1921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深市上市公司整體盈利總額和盈利水準有所提升。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3782億元,同比增長11.65%。

  那麼,問題來了,賺錢能力提高了,賺錢多了,分紅就越多越好嗎?

  A股市場迎千億級現金分紅

  又到一年分紅季,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悉數出爐,“我能分多少?”又成為投資者關注的話題。歷年來,分紅少、融資多曾被認為是A股市場的一大頑疾,安全套、感冒藥顆粒、艾滋病快速自檢試劑、雞尾酒等奇葩“分紅”頻頻遭遇股民吐槽。儘管由於種種原因堅持“一毛不拔”的上市公司依然存在,但是其他上市公司即將慷慨派發的千億級紅包或可撫慰一下等待多時的股民。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滬深兩市約有2000家上市公司發佈2014年度分紅實施方案或預案。其中,900多家公司已實施分配方案,合計現金分紅約1921億元。

  滬深交易所相關報告顯示,近年來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回報股東的意識和力度進一步增強,近兩年來,參與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佔比超過了七成,涌現出一批分紅穩定、可預期的高回報藍籌公司。

  Wind數據顯示,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金額呈現持續增長勢頭。2010年,1319家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合計5047億元;2013年,共有1879家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合計7629億元。

  專家認為,隨著監管部門對分紅政策的要求日趨嚴格,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加入到“分紅大軍”的隊伍中,分紅案例已經不再稀缺,“鐵公雞”變得越來越少。上市公司通過分紅來提高中小投資者的黏度,穩定投資者群體。

  一些上市公司當年的分紅總額甚至超過了當年獲得的凈利潤。英飛拓2014、2013年度合併報表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359萬元、6199萬元,但其近兩年分紅的數額分別為7068萬元、7074萬元。與上一年相比,合併報表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減少了2000多萬元,但是當年分紅額佔合併報表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比例從114.12%上升到了210.41%。

  從行業看,據深市上市公司已發佈的現金分紅計劃,分紅金額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房地産和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以最新公佈分紅方案的格力電器為例,該公司6月1日決定向股東現金分紅90多億元。2012年、2013年度該公司分紅派現分別超過30億元、45億元,近三年分紅總額超過165億元。

  滬市現金分紅最多的行業仍是製造業、金融業和採礦業。以多年蟬聯A股公司派現之最的工商銀行為例,2013年度該公司分紅為920億元,而預計2014年現金分紅金額仍將高達910億元。

  金融業“最土豪” 90余“鐵公雞”十年未分紅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近年來通過一系列引導和鼓勵現金分紅的措施,使得上市公司達到分紅條件卻不分紅的現象得到了較大的改觀,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金額不斷增長。但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比例和金額仍然較低,分紅板塊也有待優化,而一些上市公司連續十多年沒有分紅,被股民稱為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上交所報告顯示,受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不同行業分紅比例存在較大的差異,分紅板塊結構有待優化。過去幾年,金融業、採礦業和製造業的上市公司派發紅包最為慷慨。其中金融業持續多年穩居現金分紅榜榜首,而銀行類上市公司更是絕對主力。2013年度,僅“四大銀行”就貢獻了2502億元的現金紅利,佔滬市上市公司紅利總額的37.30%。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市場分紅主要來自於傳統行業的成熟期大型企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公司分紅比重較低,而宏觀經濟因素、業績變動和現金流下降等因素也會影響上市公司的分紅,一些上市公司“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向股東分紅。

  武昌魚萬鴻集團已經連續多年沒有進行現金分紅。2014年年報顯示,武昌魚公司近3年(含報告期)未分配利潤均為負數,因此未制定分配方案或預案、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或預案。而萬鴻集團則將2014年度實現的凈利潤用於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

  另外,一些上市公司沒有分紅的原因是沒有達到其公司章程規定的利潤分配條件。東方金鈺2014年年報顯示,經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審計,公司(母公司)2014年度實現凈利潤26266.34萬元,加上年初未分利潤-22487.46萬元,減去計提盈餘公積377.89萬元,累計未分利潤為3400.99萬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8.23萬元,未達到《公司章程》規定的利潤分配條件,公司擬定2014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也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此外,現金分紅與上市公司整體經營策略也有很大關係。一些上市公司會選擇持續穩定的分紅策略,以此吸引和鼓勵投資者長期投資。以工行為例,從2007年至今,該公司每年分紅逐年增長,年均增長率約為11.94%,為投資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相比之下,A股還存在不少長期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據報道,廣宇發展湖南發展等90多家公司最近10年來都一毛不拔。

  理性看分紅 “現金奶牛”也有掏空家底風險

  實體經濟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礎,資本市場又服務於實體經濟,二者高度相互依賴。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是提高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穩定性和可預期性的基礎,也是建立持續、透明、有效的現金分紅機制的保障。

  深交所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深市上市公司利潤總額及利潤率取得了較好增長。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合計3782億元,同比增長11.65%,其中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分別增長7.27%、17.71%和16.57%。在經歷了2012年的凈利潤下滑後,2013年、2014年上市公司盈利狀況持續改善。2014年深市92.2%的公司實現盈利,有367家公司凈利潤增長超過50%公司,比2013年增加125家。

  從盈利能力看,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為20.87%,較2013年略有上升,其中主機板、中小板分別為19.37%、21.44%,較上年小幅上漲;創業板毛利率33.12%,與上年持平,繼續保持在較高水準上。

  賺錢多了,分紅越多越好嗎?業內人士表示,應理性看待A股市場的現金紅包,現金分紅作為上市公司回報廣大股民的一種方式,有其積極的一面,但並非分紅越多就一定越有利於股民。

  “‘鐵公雞’也要區別對待,一些上市公司不進行分紅,但通過投資追求長期發展,更符合投資者的根本利益,而一些‘現金奶牛’雖然分紅不少,但長期看也有掏空上市公司的情況。”廣州一位老股民王先生告訴記者。

  財經評論家蘇培科表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比例和金額仍然較低,普通投資者大多以“低買高賣”等方法賺取利潤,成為我國股市投機盛行、波動劇烈以及“熊長牛短”等弊端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是近年來監管層一直鼓勵上市公司加大現金分紅力度的一個原因。

  首創證券研發部經理王劍輝表示,給股民現金分紅有利於股市保持穩定,也有利於吸引機構投資者加入,同時可培育價值投資理念,促進我國股市走向成熟。但也不是説上市公司不分紅就不好,分紅或者不分紅應當根據公司實際發展情況決定。“從長期看,如處於成長期的企業能夠抓住發展機遇迅速成長,反而更符合投資者的利益。”王劍輝説。

  格力電器一名機構股東説:“現在格力電器正在從單一的空調産品走向多元化經營,需要大量投資,可以適度減少分紅數量,把累積的利潤更多投入到開拓新市場、新技術上去,確保股東的長期持股收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