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借勢2025恐遭拖累 過度依賴單一産業
- 發佈時間:2015-05-23 07: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作為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終於公開發佈。敏感的家電巨頭早在此前就紛紛聞風而動,去年新晉千億營收陣營的TCL也在其列。
日前,TCL集團公告其旗下全資子公司與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簽署了《電影智慧家庭影院試點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保障試點合作的産品“同步院線”得到有力的市場推廣。
這是TCL智慧化轉型的又一步棋,劍指從單一的産品銷售模式過渡到産品+服務(內容)複合模式的野心,類似的動作還有很多。在“中國製造2025”的開局年,TCL集團在智慧化轉型上的謀篇佈局也逐步明朗化。中國工程院“製造強國戰略研究”課題組成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屈賢明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家電企業如要借助2025實現智慧化轉型,需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實現家電産品的智慧化;第二,實現生産過程的智慧化。此外,在服務和産業業態上也需要進行摸索,如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定制化生産、電子商務銷售模式等等。
TCL的戰略方向,能否真正實現智慧化轉型的落地,也是業內頗受關注的話題。
智造穩定核心産業地位
“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在於運用網路化、數字化的手段實現智慧化製造。據家電産業觀察家梁振鵬介紹,目前主流家電企業紛紛利用網際網路、工業資訊化手段改造自身製造流程,引入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等生産工具,以提升生産效率,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
TCL集團公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在“中國製造2025”背景下,將通過構建産業鏈垂直一體化優勢,深化“雙+”戰略轉型,加快完善全球業務佈局,並在企業工業化和資訊化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上述人士所指的“雙+”戰略,即是2014年TCL推出的“智慧+網際網路”及“産品+服務”的新型商業模式。彼時,TCL提出五年內成為全球智慧終端産品的主流廠商,智慧電視、智慧手機銷量達到全球前三,發展有ARPU值貢獻的1億家庭用戶和1億移動用戶的目標。
當記者問及轉型效果時,TCL方面多次提及“華星光電”項目,將其推到臺前。業內普遍認為,華星光電是目前TCL最拿得出手的業績板塊。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在集團凈利潤同比增長2.61%至7.54億元的大盤中,華星光電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68.9%至6.2億元,佔總體凈利潤的82%。
這與TCL在華星光電上的大幅投入不無關係。根據TCL方面提供的數據,五年間集團斥資649億元先後為華星光電投建了3條生産線,華星光電已連續八個季度關鍵經營指標位居行業首位。據了解,華星光電前段線生産車間正常生産已實現無人操作,可自動進行製程管理、物料管理、機臺管理、載具管理、搬送管理、異常報警管理等自動化、智慧化的操作流程。同時,在管理體制上採用可根據生産環節進行資訊匯總和分析管理的BI系統。
黑電基因的桎梏
TCL對華星光電的高度重視,源自垂直産業鏈佈局的野心。我國家電企業普遍未掌握核心零部件的製造工藝,受制于外企。華星光電面板將使TCL得以通過自主供應控製成本,進而提升利潤。另一方面,面板佔到了彩電整機價值的70%,是天然的現金奶牛。
不過福禍相依。作為一家千億級並形成了全産品矩陣的家電企業,TCL整體業績對華星光電的過度依賴,也為公司的持續性增長埋下了隱患。梁振鵬表示,以三五年為週期,液晶面板的銷售市場有波峰和波谷之分。2012年至2015年正值供不應求的上升時期,但很可能明年行業就將滑向供過於求的波谷,再現2009年全行業虧損的情景。
産品發展不均衡拖慢了TCL整體智慧化轉型的步伐。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表示,TCL的智慧化轉型速度處於行業中等水準,相對於海爾、美的、格力三大巨頭還有一定差距。“TCL的智慧化轉型更多集中在電視,但白電産品的力度仍有待提升。”他認為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智慧化轉型需要研發實力作為支撐,TCL的技術屬於中上水準。其二,除了彩電銷量巨大,TCL空調、冰箱等白電産品都屬於第二梯隊,手機並未進入主流行列,且以出口為主,因而無法像美的等巨頭實現(全品類)均勻發力。其三,相對於上述企業,TCL的盈利規模還存在差距,這直接導致其在研發、行銷推廣上力度相對較小。
TCL集團起家于通訊和黑電産品,先天基因也決定了企業在白電産品的製造上相對欠缺前端技術。同樣以經營黑電為主的海信,收購了科龍和容聲,而長虹則將美菱納入旗下。“漂白”是很多黑電企業破解單一營收渠道的戰術。不過從TCL下一步的戰略議程來看,白電並未躍上主流名單,未來的工作重點仍舊集中于華星光電面板和多媒體兩大業務板塊。
有業內人士分析,由於白電對TCL貢獻收益佔比有限,因此集團也不願意在資源上對白電有更多傾斜。
盈利模式革新
與TCL集團“智慧+網際網路”戰略轉型及建立“産品+服務”商業模式,最密切相關的板塊就是TCL多媒體。該子公司是TCL搭建智慧家居生態圈的切入點,此前主要從事電視整機製造。
據TCL介紹,通過新建、重組、並購及合作等方式,集團正快速建立網際網路應用和移動互聯網應用平臺。以TV+運營平臺搭建智慧電視生態圈,增強硬體入口優勢、發掘用戶價值的平臺經營戰略初見成效,網際網路業務的商業運營已具備基礎。
儘管在集團戰略上佔了前排,但與利潤貢獻巨頭華星光電相比,多媒體子公司近年在TCL內部有些“星光暗淡”。2014年,該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5.5%,是TCL唯一同比下滑的板塊。對此TCL多媒體CEO郝義如解釋稱,去年主要做基礎工作,今年才是發力的關鍵一年。
而今年一季度財報的出臺,也讓他松了口氣。TCL多媒體一季度實現營業額82.9億港元,同比上升5.0%;盈利4558萬港元,同比增長200%。不過有觀點認為,一季度的上漲並非是發力的顯現,而係去年業績基數不高所致。受彩電市場疲軟及價格戰的影響,2014年一季度TCL多媒體營收及凈利潤皆同比大幅下滑,其中銷售額78.89億港元,同比下降15.9%;凈利潤0.12億港元,同比下降93.1%。
近兩年手機等硬體端興起,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電視提供資訊和娛樂的功能,且更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導致電視大盤收縮。“相對於冰箱、洗衣機這類功能性白電,資訊化的黑電産品受智慧設備衝擊最甚。”劉步塵説。而雪上加霜的是,小米、樂視、360等網際網路企業也進軍家電圈搶食。前不久的新手機發佈會上,360董事長周鴻祎甚至大膽地提出了未來硬體免費的設想。網際網路企業正重構著産品的盈利模式。
對此,TCL瞄準了賣“內容”和賣“服務”的道路。目前TCL以TV+運營平臺以Launcher桌面為流量入口,集團整合一系列視頻、遊戲、教育和生活等內容和服務資源。此外,TCL全球播家庭院線、TCL智慧家庭公司及TCL文化傳媒公司已開展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內容投資及屏媒體運營業務。
生態圈的建設,有別於京東等渠道商建立的平臺模式,TCL意圖發揮工業製造優勢,借助核心單品,通過跨界合作建立行業細分生態系統。智慧家居的核心在於“互聯互通”,現階段不同品牌系統對接的難題,是平臺型生態圈最大的痛點。作為製造商,TCL更易於設置統一的標準並實施。
儘管在網際網路和家電圈,智慧家居是人人垂涎的大蛋糕,但尚未有一家企業摸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因此TCL多媒體藍圖雖美,仍需較長的過程去實現,對於其能否在短期內為集團貢獻利潤,業內人士普遍持懷疑態度。
説到底,無論是智慧製造還是轉型售賣服務及打造生態圈,患上“網際網路焦慮症”的家電巨頭在戰略的選取上大體都是“英雄所見略同”,執行力才是考量落地效果的關鍵。TCL在2025的風口下,究竟能飛多高,還需市場加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