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中國神船”要來了嗎:中遠中海合資巴西購船

  • 發佈時間:2015-05-21 08:40:15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中國神船”要來了?

  在停牌一天后,昨日中國遠洋中海發展雙雙公告,中國遠洋全資子公司中散集團與中海發展合資成立的聯營公司中國礦運與淡水河谷于5月19日(巴西時間)簽訂了購船協議,中國礦運購買淡水河谷的4艘超大型鐵礦石運輸專用船,購買價格為4.45億美元。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合同的內容在兩個方面超過了此前預期,一是淡水河谷和中國船公司合作的VALEMAX船舶總量;二是合同的運營主體即中遠和中海通過合資的形式去共同運營。

  更引來市場關注的是,二者合作成立聯營公司為中國遠洋和中海發展的重組提供了進一步的想像空間。

  訂購超預期

  一位行業分析人士5月19日下午預測,中國遠洋、中海發展雙雙停牌的原因大概率是與淡水河谷的礦砂船合約有關。

  該行業分析人士的觀點很快得到印證。當日晚間,中國遠洋、中海發展雙雙公告,中遠全資子公司中散集團與中海發展簽署《合資協議》,雙方同意在新加坡共同投資一家合資公司中國礦運,其中,中散集團持股51%,中海發展持有49%股份。

  公告顯示,5月19日(巴西時間)中國礦運作為買方和賣方淡水河穀子公司“VALESHIPPING”簽訂了購船協議,約定購買VALESHIPPING擁有的4艘超大型鐵礦石運輸專用船,購買價格共計4.45億美元。

  實際上,中國遠洋與淡水河谷的合作在預期之內,但中海發展的參與則在預期之外:中國遠洋在去年9月就已公告同淡水河谷的合作協議,但中海發展之前並未公告。

  去年9月,淡水河谷分別與中國遠洋和招商輪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未來中國遠洋、招商輪船為淡水河谷長期運輸鐵礦石,簽署了25年的合同。協議上,中國遠洋將訂造10艘大型礦砂船並向淡水河谷收購4艘即一共14艘Valemax型船;招商輪船則會訂造10艘。

  在海通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姜明看來,合同內容超過了預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淡水河谷和中國船公司合作的VALEMAX船舶總量;第二是合同的運營主體即中遠和中海通過合資的形式去共同運營。

  中國遠洋稱,簽署購船協議旨在優化本公司大型礦砂船船隊結構並提升船隊的整體競爭能力;中海發展亦稱,中國礦運簽署購船協議並經營鐵礦石海上運輸及相關幹散貨業務具備財務可行性,預期可獲得穩定投資收益。

  航運重組共振

  多家券商在4月發佈報告稱,判斷航運重組是大概率事件,重組方便是中國遠洋和中海發展。事實上,市場對此早有預期,並在二級市場有所表現。

  Wind資訊統計顯示,4月1日至30日,中國遠洋漲幅高達105.65%,中海發展則是在3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上漲了62.01%。

  “中遠和中海通過合資公司與淡水河谷購買Valemax型船,這與前期一直説的中遠和中海的重組産生共振,現在做了一件合作的事,讓市場不會有新的想法,那麼股價可能就會朝正面去反映。”姜明對本報記者稱。

  中國南北車合併的例子顯然讓對中遠和中海的合作充滿了想像力。

  而長達十年來,集運市場處在供過於求的狀態,行業收益率處於低位。近幾年的虧損積累了充分的改革理由,加上剛好處在國企改革的時點,航運業作為國改深水區有強烈的改革預期。

  分析人士指出,國企發展模式將從增量發展變為存量組合,建築、電力、鐵路等産能過剩行業的眾多央企還將面臨大規模的合併重組。

  具體到中國遠洋和中海發展,廣發證券(27.38, -0.39, -1.40%)在一份研報中稱,二者重組必將帶來顯著的協同效應,重組之後船隊結構也能進一步優化,減少內耗,同時航線能夠共用,內外貿相結合,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等。

  行業龍頭馬士基就是最好的例子。從1993年起,馬士基在15年間完成了5次並購,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降低對盈利的助力相當明顯。2013年,在其他集運企業紛紛虧損的情況下馬士基則取得38億美元的盈利,到了2014年則是52億美元的盈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