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板指9天飆漲600點 機構甘當“泡沫騎乘者”

  • 發佈時間:2015-05-21 08:28:2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5月20日,創業板指創下新高3471.95點,指數漲幅2.51%,而在過去9個交易日,創業板指飆漲600點,累計漲幅達到21.39%。

  “市場太火爆了,現在進入到自我強化階段,資金不斷往創業板涌過來。”5月20日,一位有10年從業經驗的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這一輪創業板的泡沫行情漲得讓他“心慌”,但他不敢做空。

  兩個月前,創業板指處於2000關口,機構內部上演劇烈的多空分歧。如今,面對3471點上方的創業板,機構已經不敢做空。

  “本輪牛市是資金推動下的趨勢,機構投資者增加自己原有的倉位配置來強化投資,中小板、創業板,以及概念股等會有進一步上漲空間。”深圳某私募大佬判斷,機構和個人資金的入市會推動創業板指數繼續創出新高。

  資金的自我強化

  5月20日,創業板指創下新高3471.95點,指數漲幅2.51%,成為A股市場走勢最強的板塊。

  “市場太火爆了,現在進入到自我強化的階段,資金不斷往創業板涌過來。”一位有10年證券從業的基金經理陳晨(化名)説,過去一個月,他管理的基金凈值增長了40%。如此迅猛的上漲,讓他自己都感到“心慌”。

  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凈值增長率超過40%的權益類基金有24隻,增長率超過30%的基金有115隻。同期,凈值漲幅低於1%的基金有98隻。基金錶現的差異,催生了投資者的“換基”行為。

  “我以前對創業板嗤之以鼻,但現在全換成了創業板風格的基金。”一位管理FOF産品的投資經理透露,5月上旬前,他管理的基金組合中全是低估值的藍籌風格基金,凈值增長比較慢。最近,他大刀闊斧換倉,全部換成重倉創業板的基金。

  除了存量資金調倉外,新發基金的增量資金更是集中流向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新興産業。

  據wind統計,3月1日至5月20日,成立的新基金募集規模達5229.14億元,百億基金開始頻頻出現。

  5月11日,中郵基金任澤松掌管的中郵資訊産業一天募集規模即達到126.02億。5月18日,富國改革動力發行一天,亦募集了120億的資金。

  “我剛買了中郵戰略新興産業,理由是中郵剛發了126億的新基金。”一位機構投資者解釋,新發的新興産業類風格的基金,基金經理建倉時會繼續買入看好的創業板股票,從而推動這些股票進一步上漲。

  在上述機構看來,5月以來,創業板進入了賺錢效應驅動的自我強化階段:新發基金募集百億規模,建倉買入創業板股票,推動這批股價繼續上漲。同期,老基金産生賺錢效應,吸引申購資金流入,又一次推高創業板股價。

  這種賺錢效應帶來的自我強化行為也出現在成長股風格為主的私募基金中。

  5月12日,潤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行的一隻陽光化産品成立,13日和14日兩天即完成建倉。截至5月20日,這只産品在6個交易日實現了21%的回報,客戶催著私募基金髮行新一期産品,再追加投資。

  “産品成立後,我們佈局了移動支付、汽車電子、養老醫藥等細分龍頭品種,這些公司的行業發展趨勢明朗,主營業務增長比較確定。”潤凡投資董事長呂猛説,未來一週,新一期産品成立後,建倉還是會選擇這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種。

  據wind統計,私募基金在5月以來發行産品數量達到463隻,合計募集規模為82億元。今年3月和4月,發行規模達到110億和179億。

  各路資金洶湧流入的結果是,創業板的行情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與想像。

  “行情發展到現在,我們之前提的改革、開放與創新三條邏輯已經出現了分化,創新成為了行情的獨木。”博時基金[微網志]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説,創新成長的行情出現新的變化,科技成長企業短期漲幅非常可觀,但流通市值在100億以上的標的並不多。

  泡沫騎乘者

  在機構看來,創業板狂飆的趨勢短期難以逆轉。

  “5月19日,京天利爆出重大利空,股價都沒有跌停,説明市場熱度很強。”某保險資管機構投資經理説,中小板指、創業板指早盤調整,但隨後V形反轉雙雙再創新高,説明資金還是涌向成長股。

  今年3月,創業板指在2000關口時,機構之間充滿了多空博弈。一位年輕基金經理在內部會議上説,“網際網路行情會漲得讓大家目瞪口呆,今年看多創業板指到2500點。”這話引來一群同事的哄笑。

  5月20日,創業板指報收3406.28點。相比兩個月前的2000點,指數向上攀爬了1406點,但此時,敢於看空、做空創業板的人已經很少。

  “即使部分投資者對創業板的估值有些擔憂,但敢於做空的人可能不多。”魏鳳春説,畢竟每次回調都能創出新高,這樣“永遠”復活的行情讓所有投資者都膽顫心驚,踏空就已經足夠令人沮喪。

  陳晨説,他內心知道創業板股票有泡沫,但現實的問題是基金在創業板的持倉比例都很高,他不敢提前撤離。“公募基金比的是相對收益,我不怕下跌,但我不能跟別人不一樣。”陳晨注意到,過去一兩個月,總有基金經理在左側猜測創業板見頂,提前減倉應對。但隨後都被逼著以更高的價格買入。

  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折騰後,無論內心是否真正看多成長股的基金經理,都已放棄了左側交易。

  “創業板的自我強化效應會肯定在未來某個階段被打破,但什麼時候出現,真不好説。”陳晨判斷,一旦正向迴圈的鏈條打破,創業板的調整會來得非常劇烈,回撤幅度可能會達到20%-30%。

  魏鳳春亦注意到,“現在活躍于創業板的投資者,除了少部分真正相信成長,更多的卻是泡沫的騎乘者。”而“堅定的成長投資者,面對創業板個股既不看K線,也不看所謂的基本面,而是拼信念。”

  “這種信念不是可以琢磨的行業顛覆、洗盤與擴張的邏輯,而是中國夢。中國要轉型,轉型靠新經濟,新經濟靠牛市,那麼牛市與新經濟就是天人合一。”魏鳳春預計,未來資金依然會集中在新經濟。

  “滬指這一輪行情的短期高點是4600-4700點,但創業板的估值沒有天花板,上漲空間沒法判斷。”深圳凱建宏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立松説。

  在趙立松看來,從估值角度看創業板的空間已經沒有意義,未來有兩個因素或許會改變這種強者恒強的運作狀態。一是政策對創業板的態度不再容忍,二是貨幣政策收緊。

  記者採訪了解到,機構一致預期,牛市至少會有再一次的確定性上漲機會,但總體看長牛、慢牛的可能性較小,暴漲暴跌的走勢可能性較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