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A股大象市值雄冠全球:南北車超波音 工行全球第一

  • 發佈時間:2015-04-20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在南北車整合的背景下,近來,中國南車中國北車雙雙出現9個交易日7個漲停板,累計漲幅超100%,截至上週五(4月17日),兩公司合計市值高達1421億美元,一舉超過市值1063.5億美元的波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實際上A股市場中風頭正勁的不僅是南北車,還包括工商銀行中信證券(、美的集團貴州茅臺中國人壽等,放在全球市場來看,這些公司的市值都靠前。那麼這些企業的未來前景如何,實力是否匹配其所擁有的市值呢?

  《《《

  製造業

  高鐵出海A股先行 南北車總市值超波音

  在過去的一週,南北車的市值突破1400億美元,超過飛機製造大亨——波音。

  公開資訊顯示,目前南北車合併的境內、境外反壟斷審查都已經完成,中國證監會的審核也已經通過,兩車正式合併指日可待。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南北車的市值雖走向了國際化,但存在國際市場份額不高等問題。

  南北車整合催生製造業巨頭

  記者根據南北車的股本結構以及上週五收盤價計算出,中國南車總市值達4547.7億元人民幣(約合734億美元),中國北車總市值為4258.6億元人民幣(約合686.3億美元),兩企業的總市值約為1421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南北車的總市值竟已超越波音的市值(1063.5億美元),更是超過了另外四家動車生産商西門子(1142億美元)、法國阿爾斯通(91億美元)、加拿大龐巴迪(67億美元)和日本川崎重工(63億美元)市值之和。如果把南北車拿到美股中排個座次話,其應該位列思科之後,排名第50位。在全球汽車、火車、飛機三大交通工具製造商中,南北車的對手只剩下日本豐田汽車(市值2384億美元)。

  南北車市值的突飛猛進,並非巧合。資料顯示,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均直屬於國資委,兩家公司主要從事鐵路機車車輛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及相關産品的設計製造,在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中具有很高的行業地位和行業影響力。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4年,中國南車實現營業收入1197.24億元,同比增長20.4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為53.15億元,同比增長27.61%;每股收益0.39元。同年中國北車實現營業收入1042.9億元,較上年增加70.5億元,增幅為7.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9億元,同比增長33.0%。

  此外,南北車的走出去戰略也在提速。4月15日,中國南車株洲所旗下子公司南車時代電氣,斥鉅資收購英國海事裝備公司(SMD)。據了解,SMD位於英國紐卡斯爾,是國際領先水準的工作級深海機器人和海底工程機械製造商。

  對外輸出仍需多管齊下

  眾所週知,南北車合併,將加速中國軌道交通裝備業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有力推動中國高端裝備業的産業升級。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雖然我國軌道交通裝備業的技術含量正與日俱增,但在由日、德等傳統強國建立的標準體系中,我國軌道交通裝備企業的話語權還不夠。

  東京大學副教授瀨田史彥曾表示,同以前相比,日本目前正面臨中國和南韓等亞洲國家發展帶來的激烈競爭。中國高鐵的“火爆”,讓過去以新幹線聞名的日本顯得有些後勁不足,但日本仍在不斷進行技術升級,新幹線列車的時速也超過了原來水準。

  此外,中國南車集團總裁劉化龍日前也曾直言,南車和北車整合後,從體量上看是行業內全球最大的企業,但南北車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還不是很高,所以目前對國際行業格局不會産生大的衝擊。

  這或可以從去年南北車與國際裝備製造業巨頭的業績情況對比看出端倪。例如2014財年,波音實現營收907.62億美元,凈利潤為54.46億美元,而南北車2014年的合計營收約合361億美元,凈利潤約合17.4億美元,兩者存在一定差距。

  有業內觀點就指出,在走向世界的路程中,中國高鐵裝備製造企業要成為真正強者,還要在創新、市場競爭等綜合方面下工夫,以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角色,擊敗日本、法國、德國等強勁對手。

  《《《

  銀行業

  工行市值雄居全球第一 行業增速放緩藏隱憂

  在過去的12個月裏,上證指數翻了一倍,從2014年4月的1997.64上漲至今年4月17日收盤時的4287.3。大盤藍籌股的攀升,無疑是推動這一波上漲的力量之一。

  在此過程中,銀行股脫下了“破凈”帽子,工商銀行繼續以3228億美元的市值穩坐世界第一大行寶座。

  工行市值超兩萬億人民幣

  從不久前國內各大銀行陸續披露的年報來看,2014年,工商銀行的凈利潤達到2763億元,同比增長5.1%,平均日賺7.6億元,蟬聯中國最賺錢公司。建設銀行的凈利潤僅次於工商銀行,為2278.3億元,每日凈賺6.24億元。

  此外,根據英國《銀行家》雜誌近日公佈的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名榜單來看,中國工商銀行以2076.14億美元的一級資本,蟬聯全球銀行首位。建設銀行的資本實力水準由第五位躍升至第二位,第三至第五名分別為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匯豐控股。

  據《銀行家》雜誌稱,工商銀行仍是全球資本實力最為雄厚的銀行。

  從市值上來看,截至上週五,工商銀行的總市值為2.01萬億人民幣,約合3244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銀行。富國銀行以2794億美元的市值緊隨其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07年7月,工商銀行取代花旗集團成為全球市值最高銀行,當時此舉被外界看成中國經濟力量崛起的一個里程碑。到2013年7月,富國銀行的市值一度超過工行,此後,受益於去年末以來的A股行情,如今工商銀行徹底穩坐市值最大銀行這一寶座。

  國內銀行未來增長或放緩

  雖然過去幾年,我國銀行業的業績不俗,工商銀行等大型銀行已成為全球頂尖銀行,但目前國內銀行業正面臨因撥備計提力度超預期等問題,業績增長放緩的狀況。

  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日前在公司2014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工商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利潤基數較大,已經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快速增長,工行2014年一年的利潤增量相當於2000年以後8年的總量;二是中國經濟“三期疊加”,銀行業也進入行業週期,企業的一些問題也會傳導到銀行;三是中國金融改革加速,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多種因素疊加也影響了銀行業績。“這些調整還在進行中,未來幾年中國的商業銀行還會感受到經濟下行和不良貸款的壓力”。

  金融問題專家溫彬曾表示,中國銀行業過去十年的飛速發展得益於中國經濟以及尚未市場化的利率,銀行業憑藉資産規模擴張就能盈利的時代已經結束,增速將放緩,甚至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去年6月30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佈的報告也指出,2014年中國銀行業整體規模放緩將成為常態,預計凈利潤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左右,而不良貸款的壓力日益累計成為2014年吞噬盈利的最大不確定性。

  華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羅毅表示,在已披露去年年報的銀行裏,除平安銀行維持高增速擴張外,其他銀行如預期出現“規模利潤增速放緩,不良風險釋放”。

  廣發證券的研報還預計,2015年,行業利潤增速進一步放緩至3%以下。

  《《《

  券業

  券商暖風頻吹中信市值猛追高盛

  A股去年11月下旬以來的這波大漲行情,促使券商股整體表現良好,其中龍頭企業中信證券更是漲勢如虹,目前總市值已然高達611億美元。

  在此市場背景下,一些投資者將中信證券的凈資産和凈利潤同海外頂級投行高盛、瑞銀等進行對比,得出的結論是中信證券市值過高,凈資産和利潤與高盛等投行不在同一比較線上。

  當然市場亦存在不同聲音,隨著近期滬深兩市成交量暴增,券商繼續加杠桿以及註冊制預期,中信證券的業績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快速釋放。此外,中信證券近年來在海外動作頻頻,體現出清晰的“走出去”戰略部署,這些都使投資者對中信證券的未來充滿期望。

  中信對外快速擴張

  目前,中信證券的總市值已達611億美元,暫列全球投行第四。中信證券日前披露的年報顯示,2014年,中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91.98億元,同比增長81.18%;實現凈利潤113.37億元,同比增長116.20%。而全球投行市值第一的高盛,2014年全年營業收入為345.3億美元,凈利潤為84.8億美元,同比增長5.5%,目前市值為891億美元。

  《融資中國》雜誌總編方泉就認為,儘管目前中信證券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準還落後於高盛,但中信證券的手續費收入正在迅速增長,如再適時完善新工具,在中國金融服務業全面升級的背景下,中信證券全球第一未必就是“虛妄”。

  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券商的業務結構正在變得越來越多元化,而海外券商由於去杠桿和監管加強,業務結構反而在收縮。結合杠桿比例的提高,國內券商的發展方向和海外券商完全不同。

  此外,近年來,中信證券的走出去戰略成為重要看點。早在2012年,中信證券就通過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以12.52億美元的總對價收購里昂證券100%股權,成為第一家控股海外跨國金融機構的中資金融機構。此後在歐洲,中信證券與法國農業信貸集團在覆蓋歐洲客戶方面達成了多項合作安排;在北美、南美、澳洲,中信證券均與當地的一些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如巴西本土最大投行BTGPactual,為中國客戶與這些地區資本市場的互動提供服務和解決方案。今年1月,中信證券再次斥資收購崑崙國際金融集團有限公司60%股權。

  國內證券業潛力大

  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但斌就指出,中國券商行業目前仍處於成長期,未來的空間還很大,而美國的證券行業已經處於成熟期,因此給處於成長週期的中信證券一點估值溢價是合理的。

  但斌還認為,A股市場和週邊市場存在著較大差異性,跨市場估值對於投資而言,並沒有太大參考價值,但隨著滬港通的開通,中信證券A股相對港股仍有溢價。“在經濟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A股迎來的這一波快速上漲,本就意味著泡沫的存在,券商的估值也存在一定泡沫。但券商是最有可能在牛市週期中通過盈利增速消化掉自身泡沫的板塊,因此如果對於牛市的判斷沒有改變,就應該看好券商板塊的相對配置價值”。

  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也曾表示,目前,我國券商還處於凈利潤率驅動階段,隨著競爭加劇,資本仲介和投資業務的發展會提高企業資産週轉率,進而驅動凈資産收益率維持較高水準。

  羅毅進一步指出,目前,A股的兩融業務規模、股票質押業務規模空前,收益互換在加速推進,預計未來2~3年,行業資本仲介業務將有23萬億元的空間,是行業盈利和凈資産收益率提升的重要動力。據了解,截至4月16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約為1.75萬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從美國投資銀行的發展演變看,美國投資銀行的凈資産收益率經歷了凈利潤率驅動、資産週轉率驅動和杠桿驅動的發展週期,凈資産收益率中樞在20%左右,巔峰時期一度達到49%。一旦中國券商行業的杠桿打開,券商的財務彈性將增大,國內券商的業績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快速釋放。

  羅毅則預計,在創新業務迅速發展下,資金需求進入加速期,將推動券商杠桿水準有效提升。未來2~3年,行業的杠桿水準將提升至4~6倍,凈資産收益率水準將提升至15%~20%。2015年,券商行業處於業務放量發展階段,盈利將會得到直接體現,行業盈利增幅或將超過50%。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