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市值蒸發千億 減持或致H股融資額劇減
- 發佈時間:2015-01-22 14:46:15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毛舒
中國網財經中心1月22日訊 (記者 毛舒)“精準套現哪家強,中國A股找中信!”曾紅極一時的網路名句,此時用在中信證券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在兩融核查的敏感時期,中信證券遭大股東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股份”)精準減持套現逾百億,減持後第二天又第一個跳出來唱空券商股,每件事情的時間節點把握的十分精準,像是在計劃之內,這不得不令人浮想聯翩。
市場認為,中信證券作為被處罰當事方,有條件比市場提前獲知被處罰的資訊,因此大股東的減持可能涉嫌內幕交易。
19日晚間,中信證券發佈公告對市場傳言進行了説明,稱母公司係通過網路報道知悉證監會的處罰,且事先並不知情且未收到任何處罰通知。而中信股份稱減持中信證券係公司正常的經營決策行為,關於中信證券融資融券業務受到處罰的情況,中信股份是1月16日收市後從公開渠道知悉的,事先並不知情。
這一澄清公告似乎並沒有説服公眾投資者,種種疑問的背後,投資者開始在二級市場瘋狂拋售,由於融資資金的杠桿效應,1月19日和20日兩個交易日連續跌停,從高點37.25元下來,中信證券市值蒸發逾千億元。
精準套現114億
證監會于2014年12月中下旬開始對45家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進行例行檢查,並於1月16日對12家公司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警示、責令整改或處罰。其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3家公司存在違規,涉及事由是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問題受過處理但仍未改正,且涉及客戶數量較多,對這3家公司採取暫停新開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幾乎與此同時,1月16日晚間中信證券發佈公告稱,收到第一大股東中信股份關於減持中信證券股份的通知,2015年1月13日-16日,中信股份減持中信證券合計3.48億股,粗略計算減持加權均價為32.66元每股,相當於套現114億元。
減持完成後,中信股份持有中信證券股份變更為18.89億股,持股比例由20.30%降至17.14%,但仍為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
正值兩融核查期間,大股東如此敏感時間窗口大幅減持引來外界強烈質疑。
不僅如此,在大股東減持第二天,中信證券研究所又及時站出來看空券商股,發表了題為《估值已處高位,政策信號將衝擊股價》的研究報告。中信證券稱A 股杠桿交易程度已超過可比市場,同時下調了證券行業評級至“中性”,並建議短期獲利了結,觀望市場後續趨勢。
有業內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兩個事件並不是同一部門所為,減持是大股東行為,而研究報告是研究所的行為,中信如此龐大的機構,各部門運作雖然在時間上有巧合,但不太好説是否存在內幕交易。但可以肯定的是券商估值確實是偏高的,從這個角度看大股東的賣出行為也是可以解釋的。”
股價暴跌影響H股募資額
儘管中信證券對市場的質疑進行了説明,但似乎“對處罰情況事先並不知情”的這一説法並不能讓公眾信服。而此番大股東減持時間不偏不倚正值中信證券H股擬增發融資期間,市場質疑中信股份減持A股疑似跨市場套利,同時也損害了公眾投資者利益。
2014年12月28日,中信證券發佈公告表示擬向不超過10名獨立於公司、並非公司的關連人士的合格的機構、企業和自然人及其他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5億股H股,發行價格擬不低於定價日前5個交易日H股收市價平均值的80%。中信證券表示將重點考慮引入與其有戰略協同的機構投資者作為發行對象。
中信證券A、H股在本週大跌後均有所反彈,按21日H股收盤價26.5港元計算可得,H股折合成人民幣為每股21.23元。有投資者算了一筆賬,此前中信股份減持中信證券A股3.48億股,若在H股市場再參與定向增發拿回來,則只需要73.88億元。持有的股份不變,卻能省下來40多億元。
不過對於這種説法,中信建投分析師認為,中信證券在H股增發公告中已明確指出“本次H股發行對象擬為獨立於本公司、並非本公司關聯方的投資者”。因此這一質疑 “不攻自破”。
儘管如此,中信證券大股東此次的減持行為依然讓正在籌劃的H股增發事宜披上了陰影。
記者發現,在中信證券大股東減持前5個交易日裏,其 H股收市價平均值為28.69港元,若按8折定價,H股定增價應為22.95港元;減持消息一齣,19日H股開盤即大跌,粗略計算,大股東減持後H股5個交易日股價平均值為25.16港元,若此時宣佈增發其定價應為20.13港元。按照15億股的發行計劃,中信證券將少融資42.3億港元。
據此,有投資資者認為中信證券大股東此次高位減持行為不僅損傷了市場信心,而且有損害上市公司公眾股東利益之嫌。
對此説法,中國網財經記者未獲得中信證券方面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