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工行今年將發450億境內優先股 去年凈利2763億

  • 發佈時間:2015-03-27 07: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今年,工行計劃發行450億元人民幣境內優先股,以及不超過400億元等值人民幣的二級資本工具。”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在3月26日的工行2014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正在履行相關審批,完成後擇機發行。

  資本充足率處在歷史最好水準

  儘管受到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但根據年報數據,工行的資本充足率處在該行歷史最好水準。作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截至2014年末,工行資本充足率為14.53%,比上年末提高了1.41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92%和12.19%,比上年末分別提高了1.35個百分點和1.62個百分點。

  姜建清介紹,工行目前的資本補充方式仍堅持以內源資本為主,即依靠利潤留存來補充資本。在最近三年中,工行共補充資本6248億元,其中內源性補充佔比88%。

  此外,工行表示也將從審慎角度出發,適當根據市場情況補充一部分外源資本。2014年,工行已成功發行200億元二級資本工具和350億元境外優先股。

  為了保持資本充足率的穩定性,姜建清透露,接下來將從四方面著手加強資本管理。第一,將加強對風險加權資産總量和結構的調整;第二,繼續加強發展低資本耗用業務;第三,加強經濟資本考核,讓資本壓力向各個經營機構傳導;第四,積極推進資産證券化,降低資本佔用。

   四因素導致凈利潤增速放緩

  然而,依靠利潤留存的內源性資本補充正面臨著一些壓力。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銀行業凈利潤增速普遍放緩。年報顯示,2014年工行實現凈利潤2763億元,比上年增長5.1%。實現基本每股收益為0.78元,比上年增加0.03元。每股凈資産增至4.33元,較上年增加0.7元,增長19.3%。

  針對凈利潤增速放緩的原因,姜建清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主要有四方面。首先,由於工行利潤基數巨大,2014年利潤數相當於從2000年之後8年利潤總額,僅2014年一年工行新增利潤達133.2億元,在如此大的總量基礎上,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高速增長。

  第二,中國經濟正處在三期疊加時期,中國銀行業也跟隨出現了行業週期。有些企業遇到一些困難,如面對結構調整、去庫存、去杠桿等情況,企業的一些問題會傳導到銀行。

  第三,為了穩定資産品質、消化不良貸款,工行也增提了撥備,相應多付出了一些成本。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末,工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13%,比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06.9%。“也就是説,1元錢的不良貸款有2.069元的撥備,這在全球也屬於較高水準。”工行行長易會滿説。

  第四,隨著金融改革提速,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金融脫媒、網際網路金融等影響也相互疊加,綜合起來對銀行盈利增長産生各種影響。

   打造多點支撐的盈利格局

  針對上述形勢,易會滿表示將繼續調整營業結構,轉變經營模式,創新業務,以增加盈利單元,實現盈利的可持續增長。

  從年報數據看,零售業務和海外業務已成為工行搶眼的利潤增長動力。

  2014年,工行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同比增長9%,凈利息收益率(NIM)提升了9個BP;零售業務經營貢獻佔比已達40%,個人客戶金融資産總額超過10萬億元;境外機構實現凈利潤折合人民幣151億元,同比增長35.6%,拉動集團利潤增長1.4個百分點,各綜合化子公司實現凈利潤35億元,增長29%,均大幅高於集團整體利潤增速。

  “此外,私人銀行、資産管理等業務的盈利也對彌補利潤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姜建清説, 金融市場部、投資銀行部、資産託管部、貴金屬等利潤中心去年對全行的營業貢獻超過1200億,增長了13%。

  同時,姜建清表示,國家的經濟轉型升級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大量機遇,如“一帶一路”等三大戰略的實施,新興的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等,其個人對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據悉,工行2015年的整個信貸增量安排基本與2014年持平,整個集團增量估計在10000億元到11000億元之間,但會跟隨産業轉移,以及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出一些結構上的調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