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東阿阿膠09年來10次漲價 董事長稱行業生存困難

  • 發佈時間:2014-09-16 08:13:37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漲價王”東阿阿膠又漲價了。該公司近日公告稱,將上調阿膠出廠價53%,零售價將做相應調整,這是今年8月東阿阿膠上調復方阿膠漿産品不超過53%後,對主打産品再一次調價,也是從2009年以來,東阿阿膠第10次上調價格,今年第二次漲價。

  而且,作為一個生産企業,東阿阿膠還在不停地大幅度拉抬原料價格。這件看起來不符合邏輯的事兒,公司這幾年一直在做。

  在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看來,這是件不得不做的事兒。阿膠主要原料的驢皮近年來不斷減少,如果驢沒有了,阿膠也就沒有了。

  加大原料支出

  東阿阿膠公告稱,作為阿膠主要原料的驢皮資源持續萎縮態勢未獲緩解。以提價保增長似乎成為東阿阿膠的“長期戰略”,近三年來,阿膠塊在2011年一次性提價60%,2012年累計提價50%,2013年淡季提價6%、旺季提價25%,2014年年初又提價19%。

  同時,中商情報網産業研究院教授袁健提供的數據顯示,2000年,市場上每張驢皮價格僅有20多元(每張驢皮約3.5~4千克),2010年這一數字已攀升至200元/張。2013年每張皮已飆升至600元左右,而到了今年更是漲到了1500元左右,近十多年來驢皮價格上漲了七十多倍。另一方面,阿膠市場需求以每年增長30%的速度增長,但是國內驢的存欄量卻以每年3.5%的速度遞減,2013年底,數量縮減至603.35萬頭。

  秦玉峰介紹説,如果驢皮價格、驢肉價格上不去,養驢的積極性就調動不起來,不但阿膠的産量上不去,甚至將來隨著毛驢的進一步減少,整個阿膠産業都面臨著生存問題。

  在過去的一年,因為驢皮價格的上漲,東阿阿膠增加原料採購支出2億多元,這等於減少了2億多的利潤。秦玉峰説:“這2億多起碼有一半以上到了養殖戶手中。利潤向上游養殖戶手轉机移,養驢規模才能擴大。”

  秦玉峰説,在可以預見的時間段內,東阿阿膠還會繼續提升毛驢的綜合價值。為此,東阿阿膠在原料採購成本方面還會大量支出。

  讓農戶得利

  為了增加毛驢的存欄數量,秦玉峰已經做了近10年的努力,也嘗試過多種模式。秦玉峰説,經過三個階段之後,養驢模式日漸成熟。

  第一種模式是東阿阿膠自己養驢。2005年前後,東阿阿膠先後在新疆喀什、伊犁和山東無棣建設了3個養驢示範基地。每個基地都有幾千畝土地,公司自己種植玉米,搞飼料,自己養驢。

  但這種模式很快歸於失敗。秦玉峰認為,用工業化生産的方式搞養殖業,公司付出成本太高。

  為了自己養驢,東阿阿膠外派了很多人。除了成本畸高之外,另外一件“小事兒”也促使秦玉峰下定決心撤離。

  有一次,秦玉峰去考察伊犁養殖基地。養殖基地的派駐人員趙康養了一隻貓,秦玉峰坐下之後,這只貓就不停地蹭他的腿,極其親熱。由此,秦玉峰想到了貓的孤寂。而趙康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每天面對的就是一群母驢,沒有人交流,以至於語言功能都有所喪失,説話結結巴巴。

  2007年前後,東阿阿膠將這3個地方的土地全部退給了當地政府,終止了這種模式。

  第二種模式是扶持農戶養驢,也就是政府、公司加農戶。這種模式也不成功。一來,農戶養驢規模不大;二來,即使養了,長不大就賣了,達不到阿膠生産對驢皮品質的要求。

  秦玉峰現在力推的模式是爭取資本能夠進入養驢産業。經過近年來價格拉抬,養驢的年綜合收益率在15%~20%之間,這對資本市場産生了較大的吸引力。

  “原來養毛驢掙不了多少錢,這兩年開始,驢皮、驢肉的價格都上來了,養驢比養馬賺得多。”原來養馬的巴林左旗後興隆地村村民韓其瑞告訴本報記者,他春天養了36頭毛驢育肥,50天出欄,凈賺2.4萬元,現在正準備增加到100頭。

  秦玉峰告訴記者,現在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養殖已經顯現,千頭戶、三千頭戶已經出現。

  秦玉峰此次內蒙古赤峰之行的目的,就是和當地政府研究毛驢規模化養殖小區的建設。

  “已經規劃了第一個規模為1萬頭毛驢的養殖小區。”巴林左旗旗長劉長學告訴本報記者,養驢産業已經成為巴林左旗的特色産業,近幾年該旗的毛驢存欄數量一直在上升,目前的存欄量已經達到17萬頭。

  秦玉峰下一步的計劃是把巴林左旗發展成為輻射周邊的通遼、朝陽等地區的養驢産業聚集區。如果能達到100萬頭的規模,僅飼料年需求就150萬噸,可達到30億元産值規模。這對當地政府很有吸引力。

  秦玉峰回到山東公司總部後,馬上要會見一批來自內蒙古某地的客人。該地已經完成了一塊面積為20萬畝草場的流轉,一家原來做房地産業務的公司將轉型投資數億元進行毛驢規模化養殖。

  “下一步,就是要發展‘資本養驢’。”秦玉峰説。

  公司盈利未受影響

  阿膠産業遇到的原料瓶頸並非個例。熊膽、鹿茸、冬蟲夏草等都面臨著原料窘境。

  雖然成本確有上升,但本報記者同時觀察到,細分品類中,阿膠及系列産品今年上半年毛利率65.94%,同比去年下滑5.47個百分點,毛利率明顯下滑,但自2010年密集漲價以來,東阿阿膠的阿膠及系列産品的整體毛利率不降反升,中報及年報顯示,從2011年到2013年中期間,此細分領域的毛利率都在70%以上,已遠遠高於該公司歷年毛利率的平均數。以2000年到2010年中報及年報的毛利率計算,歷年的平均毛利率是66.33%。 而在2009年到2012年間,原料來源驢的頭數並沒有明顯變化。

  目前,用於緩解原料緊張的措施仍未能完全落實。袁健認為,公司的原料基地進展緩慢,成唯一未完成的募投項目。東阿阿膠201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四個募投項目之一的“原料基地建設及改擴建項目”投資進度68.57%,但其他項目均已完成。“在原料建成並且産生效益之前,即使不考慮需求繼續增長的因素,3至5年內漲價很可能還將持續下去。”

  秦玉峰認為,解決問題的出路就在於發展生態産業鏈條,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利潤向上游轉移。

  “現在有很多企業進入了阿膠生産領域,對此,我們是持歡迎態度的。大家做吧,做著做著發現原料沒有了,自然就會著力於産業整體鏈條的培養。”秦玉峰説。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向記者表示,東阿阿膠的提價策略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提高毛利率,確保公司的利潤水準,另一方面會出現客戶流失、渠道囤貨兩大問題。

  對於存在消費者流失的問題,東阿阿膠相關負責人昨日向本報表示,此次調整後,從日服用成本來看,與其他滋補品相比,阿膠仍然極具性價比優勢,並承認,“阿膠價格的上漲可能會損失一部分消費者,但相較而言新增需求量更大。同時,公司還在通過擴大阿膠的品類等手段,豐富公司産品線。”

東阿阿膠(000423)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